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72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式布风装置。
技术背景近年来,我国迅速成为世界上开发和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技术的主要国家。由热工研究院设计、哈锅制造的国产200MW CFB机组正在江西分宜电厂建设。39台引进ALSTOM技术的300MWCFB机组正在制造。2005年,随着内江白马电厂300MW等级的循环流化床电站的并网运行,世界上的三大主要CFB技术流派的炉型,芬兰Ahlstrom Pyropower的Pyroflow型、德国Lurgi型、德国Babcock的Circofluid型,在中国发电领域都建立了运行业绩。在电力行业中,CFB锅炉的数量占行业锅炉总数的三分之一,容量上约占8%,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燃烧方式。但商业运行显示,现有的135MW CFB锅炉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可用率尚须提高。CFB作为一种燃烧技术,还需要在理论和设计上进行探索,有所突破,以提高其生命力和竞争力。
CFB锅炉的经济性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达不到设计值,而且低于同容量同煤种的煤粉锅炉;飞灰可燃物高,供电煤耗大;第二,多数CFB电站的厂用电率偏高,系统设计需要优化。送风系统耗能相对突出;其中,布风系统设计有趋向于高阻力布风设计的倾向。
现行布风装置设计为布风板上开一定数量的孔,然后安装上风帽。运行过程中,布风装置的通风面积是固定不变的,而CFB锅炉实际运行要从冷态启动开始,经过低负荷过程,达到额定负荷。为了安全点火,尽量节约启动燃料和取得低的稳定的无助燃油负荷,以满足机组调峰运行的需要,必然要尽量降低一次风量以减少热量损失,同时,在小风量下,为达到物料的均匀流化,在布风设计上,需要选用通风面积小、布风阻力大,布风均匀性好的小孔径布风结构。
高负荷时,一次风量已经非常大,气固混合强烈,物料流化不存在困难,实际上,这时已经没有物料分界面了。此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地将热量带出密相区。一次风是主要的吸热介质。为了克服高风量下的布风阻力,在布风设计上,需要选用通风面积大、布风阻力小的大孔径布风结构。但是,由于风道布置等原因,流场不均匀的问题经常出现;如风量控制不当,低风量下流化均匀性便出现问题,由此经常引发结焦事故。
CFB锅炉低负荷工况与高负荷工况对布风设计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由于风阻力与风速的二次方成正比。现行布风系统设计有趋向于高阻力布风设计的倾向。大型CFB的布风阻力高达10kPa,占到总阻力的40~50%以上。由于一次风量在CFB锅炉配风中占到50%~60%的风率,因此造成的阻力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送风阻力损失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式布风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以及设置在布风板上的风帽,其特点是,在布风板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调节件,调节件通过支架与推动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推动杆上还套装有膨胀节;调节件为套装在布风板进风口内的环状结构;调节件为锥形结构;调节件的下端为圆盘上端为锥形结构,且在调节件上还开设有槽口;调节件为平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以及设置在布风板上的风帽,其特点是,在布风板的进风口下端设置有调节件,此调节件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浮子的梯形空腔。
本实用新型在布风装置上增加一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的调节件改变布风装置的通风面积,形成通风面积可以调节控制的布风调节装置,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布风装置各通风口的大小,实现对布风装置阻力的调节控制,改善布风装置的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b)是调节件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调节件1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b)是调节件1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5以及设置在布风板5上的风帽6,在布风板5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环状结构的调节件1,调节件1通过支架2与推动杆3相连接,且在推动杆3上还套装有膨胀节4。
其工作过程如下锅炉启动时,执行机构将推动杆3向靠近布风板5进风口的方向移动即向上移动,带动推动杆3上的支架3以及支架2上的环状结构的调节件1向靠近风口的方向移动,从而减少调节件1与风帽6的通流面积,直到把通风口面积减小到最小,以便增加布风均匀性;当负荷增加要求风量同时增加进,执行机构将推动杆3向离开布风板5进风口的方向移动即向下移动,带动推动杆3上的支架2以及支架2上的调节件1向离开布风板5进风口的方向移动,增加调节件1与风帽6的通流面积,以便降低通流面积处的风速,减小阻力;当负荷增加到额定工况或最大工况时,调节件1移动到风帽6的最远端即最下部位置,布风板5和风帽6的通风口完全打开;当负荷减小时要求风量同进减小,执行机构将推动杆3向靠近布风板5进风口的方向移动,带动推动杆3上的支架2以及支架2上的调节件1向靠近布风板5进风口的方向移动,减小调节件1与风帽6的通流面积,逐渐提高通流面积处的风速,维持布风均匀性,当负荷减小到最低负荷工况时,调节件1移动到风帽6的最上端,布风板5和风帽6与调节件1间的通流面积减少到最小,以维持最低稳然负荷工况时的布风均匀性。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件1的下端为圆盘上端为锥形结构,为了使调节件1不会堵死布风板5的进风口在该调节件1上开设有“十”字形槽口7,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件1为锥形结构,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5以及设置在布风板5上的风帽6,在布风板5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平板结构的调节件1,为了使调节件1不会堵死布风板5的进风口在调节件1上开设有槽口7,调节件1通过滑动支架2与推动杆3相连接,且滑动支架2上套状有膨胀节4,在滑动支架2的下端设置有托架8。
其工作过程如下锅炉启动时,执行机构将推动杆3向靠近布风板5进风口的方向水平移动,使滑动支架2上的调节件1位于布风板5的进风口下方,这时,布风板5的进风口面积减小到最小,以增加布风均匀性;当负荷增加时要求风量同时增加,执行机构通过推动杆3带动滑动支架2以及支架2上的调节件1向离开风口的方向移动,减少调节件1对布风板5进风口的通流面积的阻拦,打开布风板5的通风口,降低通流面积处的风速,减小阻力;当负荷增加到额定工况或最大工况时,调节件1移动到布风板5进风口的最远端,布风板5和风帽6的通风口完全打开;当负荷减小到最低稳然负荷工况时,调节件1移动到最靠近布风板5进风口的方向,布风板5和风帽6与调节件1间的通流面积减少到最小,以维持最低稳然负荷工况时的布风均匀性。
实施例5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托架8为楔形结构,滑动支架2的下端设置与托架8的斜面相配合的垫块,且推动杆3与滑动支架2铰接,为了使调节件1不会堵死布风板5的进风口在该调节件1上开设有“十”字形槽口7,其它连接关系是实施例4。其工作过程是通过执行机构带动推动杆3及与推动杆3相连接的滑动支架2和调节件1沿楔形托架8的斜楔面滑动,从而实现布风板5进风口的风量调节。
实施例6,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5以及设置在布风板5上的风帽6,在布风板5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平板结构的调节件1,调节件1通过支架2与推动杆3相连接,且支架2上套状有膨胀节4,在支架2的下端设置有托架8。
其上作过程为锅炉启动时,执行机构通过推动杆3转动使支架2与调节件1向靠近风口的方向转动,位于布风板5进风口下方,且靠近风口,对进风口加以遮盖,这时,通风口面积减小到最小,以增加布风均匀性;当负荷增加时要求风量同时增加,执行机构带动推动杆3转动使支架2以及支架2上的调节件1沿离开布风板5进风口的方向向一侧转动,减少调节件1对布风板5进风口的通流面积的阻拦,以降低通流面积处的风速,减小阻力;当负荷增加到额定工况或最大工况时,调节件1转动到布风板5进风口的最远端,布风板5和风帽6的通风口完全打开;当负荷减小到最低稳然负荷工况时,调节件1转动到布风板5进风口的下方,对进风口加以遮盖,这时,通风口面积减小到最小,提高通流面积处的风速,以维持最低稳然负荷工况时的布风均匀性。
实施例7,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5以及设置在布风板5上的风帽6,在布风板5的进风口下端设置有调节件1,此调节件1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浮子9的梯形空腔。
其工作过程为锅炉启动前,布风板5的进风口无风量通过,这时,调节件1中的浮子9在重力作用下处于调节件1的底部;在锅炉启动后,进风首先要经过调节件1的空腔并在克服浮子9的重力后,使浮子9开度随风量增大而自动开启,当负荷增加到额定工况或最大工况时,浮子9的开度自动开启到最大值;当负荷减小时,随着风量减小,浮子9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向下移动,减小浮子9的开度和通流面积;当负荷减小到最低稳然负荷工况时,调节件1中的浮子9在重力作用下处于调节件1的下部。提高通流面积处的风速,以维持最低稳然负荷工况时的布风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根据锅炉需要风量的大小通过调整调节件1的开度实现了对布风板5和风帽6风量的调节,从而改善了布风装置的性能。
权利要求1.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5]以及设置在布风板[5]上的风帽[6],其特征在于在布风板[5]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调节件[1],调节件[1]通过支架[2]与推动杆[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推动杆[3]上还套装有膨胀节[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节件[1]为套装在布风板[5]进风口内的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节件[1]为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节件[1]的下端为圆盘上端为锥形结构,且在调节件[1]上还开设有槽口[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节件[1]为平板结构。
7.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5]以及设置在布风板[5]上的风帽[6],其特征在于在布风板[5]的进风口下端设置有调节件[1],此调节件[1]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浮子[9]的梯形空腔。
专利摘要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节布风装置,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布风板以及设置在布风板上的风帽,在布风板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调节件,调节件通过支架与推动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调节件改变布风装置的通风面积,形成通风面积可以调节控制的布风调节装置,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布风装置各通风口的大小,实现对布风装置阻力的调节控制,改善布风装置的性能。
文档编号F23C10/20GK2864381SQ20052010585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9日
发明者党黎军 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