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64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机、沉浸机等机器设备需要冷却时,大都会使用制冷机或冷 却塔来冷却,虽然它们能起到较好的制冷效果,但冷却塔体积较大,制冷机 用电较多,因此对注塑机、沉浸机这类中小型设备而言,相对成本较高,不 利于其推广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该换热系统通过制 冷部件冷却液体循环管路中的液体,液体再经过待冷却热源并对其实行冷 却,设计十分简单,与制冷机、冷却塔相比,具有节能、节约场地、节约成 本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 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的液体循环管路,所述液体循环管路至少受一个换热 组件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内液体的制冷 部件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冷凝器与制冷部件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 体管路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制冷部件为冷媒储液罐,液 体循环管路包括一穿设在冷媒储液罐内的液体管道,液体管道的一端通过泵 与待冷却热源的进液管连通,液体管道的另一端与待冷却热源的出液管连 通;
所述冷凝器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上管道的上端相互连通, 上管道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连接在一上管道的上端与冷媒 储液罐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连接在另一上管道的下端与冷媒储液 罐的上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所述液体循环管路包括循环水 箱,循环水箱的出液管通过泵与待冷却热源的进液管相通,循环水箱的进液 管与待冷却热源的出液管相通,换热组件的制冷部件设置在循环水箱水面下 方;
4所述制冷部件由冷媒储液罐和蒸发器组成,冷媒储液罐的一端与下行冷 媒液体管路连接,冷媒储液罐的另一端通过蒸发器与上行冷媒气体管路连 接..
所述冷凝器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上管道的上端相互连通, 上管道的下端也相互连通,蒸发器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下管道,下管道 的上端相互连通,下管道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连接在一上 管道的上端与一下管道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连接在另一上管道的 下端与冷媒储液罐之间,冷媒储液罐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另一下管道的上端 连通;
上述两方案中,冷凝器的一侧还可设有冷却风扇。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部件冷却液体循环管路中的液体,液体再经过 待冷却热源并对其实行冷却,设计十分简单,与制冷机、冷却塔相比,具有 节能、节约场地、节约成本等优点。
2. 本实用新型可在冷凝器的一侧加设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可将冷凝器 周围的热量速度散到大气环境中,加速了冷媒气体与冷媒液体之间的转化。
3.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冷却要求,增加插设在循环水箱内的换热组件。
4. 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内上管道的设计结构,不但增加了散热面积, 同时也使各管道的均匀散热,避免了一根式直行管道或一根式弯折形管道散 热不均的情况(一根式管道一般进口处的散热量最大,其后方部分的散热量 逐渐递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实施例 一的示意图2为
图1加设冷却风扇后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4为图3加设冷却风扇后的侧视图。
其中100待冷却热源;110进液管;120出液管;
200液体循环管路;210液体管道;220泵;230循环水箱;231出液管; 232进液管240泵;
5300换热组件;310制冷部件;311冷媒储液罐;312冷媒储液罐;313 蒸发器;3131下管道;320冷凝器;321上管道;330上行冷媒气体管路; 340下行冷媒液体管路;
400冷却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如
图1和图2所示, 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 却热源100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100的液体循环管路200,所述液体循环 管路200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300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300包括用 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200内液体的制冷部件310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320, 冷凝器320与制冷部件310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和下行冷 媒液体管路340。
所述制冷部件310为冷媒储液罐311,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一穿设在 冷媒储液罐311内的液体管道210,液体管道210的一端通过泵220与待冷 却热源100的进液管IIO连通,液体管道210的另一端与待冷却热源100的 出液管120连通。
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 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 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 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上述冷凝器 320内上管道321的设计结构,不但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也使各管道的均 匀散热,避免了一根式直行管道或一根式弯折形管道散热不均的情况(一根 式管道一般进口处的散热量最大,其后方部分的散热量逐渐递减)。
所述冷凝器320的一侧可加设冷却风扇400,冷却风扇400可将冷凝器 320周围的热量速度散到大气环境中,加速了冷媒气体与冷媒液体之间的转 化。
该实施列适用于对不适宜直接冷却的液体,如腐蚀性强的液体、油类、 漆类、食品类。工作时,冷媒储液罐311内的冷媒介质受液体管道210内液 体温度的作用蒸发成冷媒气体,冷媒气体通过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进入冷 凝器320冷却后形成冷媒液体,并经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返回冷媒储液罐 311内,以此循环工作,以实现对液体管道210内液体的冷却。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 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100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100的液体循环管路200,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300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300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200内液体的制冷部件310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320,冷凝器320与制冷部件310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
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循环水箱230,循环水箱230的出液管231通过泵24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相通,循环水箱230的进液管232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相通,换热组件300的制冷部件310设置在循环水箱230的水面下方。
所述制冷部件310由冷媒储液罐312和蒸发器313组成,冷媒储液罐312的一端与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通过蒸发器313与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
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蒸发器313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下管道3131,下管道3131的上端相互连通,下管道313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2之间,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与蒸发器313的另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连通。上述冷凝器320内上管道321的设计结构,不但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也使各管道的均勾散热,避免了一根式直行管道或一根式弯折形管道散热不均的情况(一根式管道一般进口处的散热量最大,其后方部分的散热量逐渐递减)。
所述冷凝器320的一侧可加设冷却风扇400,冷却风扇400可将冷凝器320周围的热量速度散到大气环境中,加速了冷媒气体与冷媒液体之间的转化。
该实施列适用于对循环水需要冷却的场所,直接对水进行冷却。工作时,蒸发器313内的冷媒介质受循环水箱230内水温的作用蒸发成冷媒气体,冷媒气体通过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进入冷凝器320冷却后形成冷媒液体,并经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返回冷媒储液罐312及蒸发器313内,以此循环工作,以实现对制冷部件310内液体的冷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釆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100)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100)的液体循环管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300)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300)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200)内液体的制冷部件(310)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320),冷凝器(320)与制冷部件(310)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310)为冷媒储液罐(311),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一穿设在冷媒储液罐(311)内的液体管道(210)。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道(210)的一端通过泵(22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连通,液体管道(210)的另一端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连通。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循环水箱(230),循环水箱(230)的出液管(231)通过泵(24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相通,循环水箱(230)的进液管(232)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相通,换热组件(300)的制冷部件(310)设置在循环水箱(230)的水面下方。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310)由冷媒储液罐(312)和蒸发器(313)组成,冷媒储液罐(312)的一端与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通过蒸发器(313)与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蒸发器(313)包括多根纵向 间隔设置的下管道(3131),下管道(3131)的上端相互连通,下管道(3131) 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 端与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 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2)之间,冷媒储液罐(312)的另 一端与蒸发器(313)的另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连通。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7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扇(4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的液体循环管路,所述液体循环管路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内液体的制冷部件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冷凝器与制冷部件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部件冷却液体循环管路中的液体,液体再经过待冷却热源并对其实行冷却,设计十分简单,与制冷机、冷却塔相比,具有节能、节约场地、节约成本等优点。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1273786SQ200820035729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8日
发明者庄惠忠, 王玉富 申请人:吴江市华安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