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流板与蒸发器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905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均流板与蒸发器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流板与一种蒸发器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冷领域中,特别是空调,制冷剂的均匀分配一直是换热器厂家不断研究的问 题,制冷剂的均匀分配也是影响换热器效率的主要因素,对于管排数非常多的换热器更是 尤为重要,由于重力作用制冷剂在进入换热管以前容易产生换热器下部分制冷剂液体多, 而上部分制冷剂气体多的分层现象,分层导致换热器上部换热管的利用率非常低,进入各 换热管内的制冷剂流量也不均匀,过热度难控制。现有的均流装置是在薄板上焊接毛细管。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要在薄板上焊接毛细管,在焊接 毛细管的时候,容易焊堵,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换热管里面没有制冷剂分配,使制冷剂分配不 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均流板与蒸发器及制冷设备,能够解决由于要在薄板上 焊接毛细管,在焊接毛细管的时候,容易焊堵,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换热管里面没有制冷剂分 配,使制冷剂分配不均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均流板,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 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开口大于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的长 度小于第二部分。 优选地,第一通孔的第一部分呈圆锥形,第二部分呈圆柱形。 优选地,均流板厚度是16-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蒸发器,包括文丘里管;管箱,具有空腔, 空腔与文丘里管的一端连接;以及上述的均流板,其设置在空腔中,其中,第一通孔的第二 部分与空腔连通;换热管,其与第一通孔的第一部分连接。 优选地,管箱与均流板之间还设有垫片。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还包括管板,其与均流板连接,管板具有与第一 通孔的第二部分连通的第二通孔,换热管穿过第二通孔而与第一通孔的第一部分连通。 优选地,均流板与管板焊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采用上述的的蒸发器。 因为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均流板,其具有独特的通孔结构,所以克服了由于要
在薄板上焊接毛细管,在焊接毛细管的时候,容易焊堵,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换热管里面没有
制冷剂分配,使制冷剂分配不均问题,进而达到了均匀分配制冷剂的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均流板的一个实施例结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均流板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的一个实施例局部连接结构;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均流板与管板的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均流板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均流板3,其具有多个第一通孔100,每个第一通孔100包括相连通的 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其中,第一部分10的开口大于第二部分20,且第一部分10的 长度小于第二部分20。该结构由较厚的板材加工而成,优选地,均流板厚度是16-20mm,在 该较厚的板材上加工一定数目的第一通孔IOO,其第二部分20的作用是均流,其第一部分 10的作用是与伸出管板2的换热管1有效配合,开设第一通孔100第一部分10的一侧与管 板能够有效配合,解决了液体流过均流板3后倒流的现象,在干式蒸发器中采用该结构可 以有效分配进入多排管中的液体,使流体均匀地分配到上下排管的换热管1中,充分利用 换热管1的换热面积,强化换热,提高换热系数,稳定控制过热度,提高机组性能系数。 如图2所示,优选地,第一通孔100的第一部分10呈圆锥形,第二部分20呈圆柱 形。这样第一通孔100的第一部分10可与伸出管板2的换热管1有效配合,第一部分10 与管板的有效配合,解决了液体流过均流板3后倒流的现象,同时使液体在进入换热管1产 生散发,使其均匀地喷射在换热管1里。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蒸发器,包括文丘里管6 ;管 箱5,具有空腔51,空腔51与文丘里管6的一端连接;以及上述的均流板3,其设置在空腔 51中,其中,第一通孔100的第二部分20与空腔51连通;换热管l,其与第一通孔100的第 一部分10连接。 结合参见图3,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还包括管板2,其与均流板3连 接,管板2具有与第一通孔100的第二部分20连通的第二通孔200,换热管1穿过所述第二 通孔200而与第一通孔100的第一部分10连通。在该结构中,制冷剂通过文丘里管6进入 管箱5的腔体中,优选地,垫片4位于管箱5与均流板3之间,其作用是使均流板3与管板 2的接触面有效地贴合在一起,管板2的作用是稳固固定换热管1。进入管箱5的腔体中的 制冷剂通过均流板3的第一通孔100的第一部分10,当流体流出该第一部分IO后经过具有 一定斜度的第一通孔100的第二部分20时产生散发,产生散发后的液体直接喷射进入换热 管l,均流板3上的每一个第一通孔100对应着一根换热管l,而且均流板与管板2贴合的 比较紧,这样可以使进入换热管1中的液体不产生倒流作用而直接向前流动,且均流板3能 够使换热器的上下排管分配到相同的液体,这样就可以使整个换热器的换热管1都分配到 相同的液体,从而充分地利用了换热管1的换热面积,达到提高换热系数、稳定地控制过热 度的目的。 如图所示,优选地,换热管1与换热器连接,这样,制冷剂可以通过换热管1直接流入换热器中。 优选地,均流板3与管板2焊接在一起。这样,配合紧密,不易发生位置偏移,从而,
有利于第二通孔200与第一通孔100的对准,使得制冷剂的流动更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采用上述的的蒸发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因为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均流板,其具有独特的通孔结构,所以克服了由于要
在薄板上焊接毛细管,在焊接毛细管的时候,容易焊堵,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换热管里面没有
制冷剂分配,使制冷剂分配不均问题,进而达到了均匀分配制冷剂的效果,在干式蒸发器中
采用该结构可以有效分配进入多排管中的液体,使流体均匀地分配到上下排管的换热管
中,充分利用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强化换热,提高换热系数,稳定控制过热度,提高机组性能系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均流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第一通孔(100),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二部分(20)。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均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0)的第一部分(10) 呈圆锥形,所述第二部分(20)呈圆柱形。所述第一部分(10)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 (20)的轴向长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3)厚度是16-20mm。
4. 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丘里管(6);管箱(5),具有空腔(51),所述空腔(51)与所述文丘里管(6)的一端连接;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流板(3),设置在所述空腔(51)中,其中,所述第 一通孔的第二部分(20)与所述空腔(51)连通;换热管(l),其与所述第一通孔(100)的第一部分(10)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5)与所述均流板(3)之间还 设有垫片(4)。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板(2),其与所述均流板(3) 连接,所述管板(2)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部分(20)连通的第二通孔(200),换热管 (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00)而与所述第一通孔(100)的第一部分(10)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3)与所述管板(2)焊接在一起。
8. —种制冷设备,采用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流板,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开口大于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部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蒸发器,包括文丘里管;管箱,具有空腔,空腔与文丘里管的一端连接;以及上述的均流板,其设置在空腔中,其中,第一通孔的第二部分与空腔连通;换热管,其与第一通孔的第一部分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采用上述的的蒸发器。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均流板,其具有独特的通孔结构,克服了由于要在薄板上焊接毛细管,在焊接毛细管的时候,容易焊堵,导致制冷剂分配不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均匀分配制冷剂的效果。
文档编号F28F9/22GK201476675SQ2009201697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6日
发明者刘华, 叶绍勇, 张孝进, 胡东兵, 黄智强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