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帘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024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湿帘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或降温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湿帘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各种形式的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将流体热量相互传递的热交换设备。 其工作方式都是将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按各自确定的路径分别输入换热器,完成热量相 互交换,如;液/液、气/液、气/气的热量相互传递;但热损失较大,换热效率不高。此外, 已有的各种形式的换热器采用的材料都必须是既要耐腐蚀,又要导热好的金属或非金属材 料,这给换热器的选材和制造增加了很多麻烦,同时其产品成本也难以降低。另外,已有的湿帘是以多层波纹纤维叠合物构成的,因其有良好的吸水性能、质地 结实、耐腐蚀不变形,且换热面积为表面积的上百倍使其蒸发降温效率高达80%以上,降温 效果显著、绿色环保、经济适用,而在蒸发式降温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湿帘 仅是一个单纯的纤维叠合物,作用原理是通过扩大气液接触面积进行气、液交换以实现降 温,因此其用途仅限于对空气加湿或通过加湿进行降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帘式换热器,采用内含导热管芯体的湿帘为部 件,以弥补现有换热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已有湿帘的特性和优点,将其内部设置有导热管作为带湿帘 的换热器的核心部件,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换热器,并且以此实现在两种以上流体间相互 传递热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湿帘,其特征在于该湿帘内部设置有导热管,且该导 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管路的进接口与出接口,并在该湿帘的上方设有向湿帘 布液的布液装置,下方设有收集湿帘流液的接液装置。上述湿帘的进风或出风方向上设有风机。上述湿帘是中空的筒状结构、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或弧状体结构等。上述布液装置是布液盘或喷头等。上述导热管是盘管、列管或螺旋管等。上述导热管是金属管、石墨管、陶瓷管或玻璃管等。上述导热管中的金属管外涂有防腐层。显然本实用新型能输入包括导热管内冷介质或热介质、液体、气体三种不同性质 和不同温度的流体,并按各自确定的方向和路径运动,实现同时对三种不同性质和不同温 度流质的相互热交换,换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因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热 质交换设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含风机)。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体结构示意图(未含风机)。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湿帘为圆柱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未含风机、导热管)。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湿帘为弧状体结构以及风机的示意图(未含导热管)。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为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为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为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湿帘;2、导热管;3、进接口 ;4、出接口 ;5、布液装置;6、接液装置;7、风
机,8、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湿帘1,其特征在于该湿帘1内部设置有 导热管2,且该导热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管路的进接口 3与出接口 4,并在该 湿帘1的上方设有向湿帘布液布液装置5,下方设有收集湿帘流液的接液装置6。如图1、5所示,上述湿帘1的进风或出风方向上设有风机7,加设的风机7可以加 快湿帘1表面溶液的蒸发,以及水蒸气的迅速扩散,从而提高降温或升温速度。如图1 5所示,上述湿帘1是方体结构、中空的筒状结构、弧状体结构或圆柱体 结构等,应视具体需要选择湿帘1的形状结构。如图1 4所示,上述布液装置5是布液盘或者布液装置5是喷头等,所选用的布 液盘或喷头应确保能够对湿帘1均勻布液。如图1 3、6 8所示,所示,上述导热管2是盘管、列管或螺旋管等,就材质而言, 导热管2可以是是金属管、石墨管、陶瓷管或玻璃管等。考虑到金属管防腐的需要,上述导热管2中的金属管外涂有如图6所示的防腐层。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采用方体湿帘1,以及外表面涂有防腐层8的金属盘管式导热管 2,将该导热管2包入湿帘1或在批量生产时直接将导热管置于湿帘1中;以设置在湿帘1 上方的布液盘作为向湿帘1布洒溶液的布液装置5,以设置在湿帘1下方的接液盘作为承 接湿帘1流液的接液装置6,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考虑到提高换热效率,在湿帘 1的出风方向上设置风机7。还可以在布液装置5设置用于向其加液的管路;在接液装置6 设置用于排液的管路。将这种构造的换热器应用于空调的除湿器时,可将导热管2通入制冷剂,即可做为热泵的蒸发器或冷凝器使用。实施例2采用如图4所示的中空筒状湿帘1,并以环状的布液盘作为布液装置5,接液盘作 为接液装置6 ;以及如图8所示的外表面涂有防腐层5的金属螺旋导热管2,将导热管2包 入湿帘1中,再将风机7安置于湿帘1的上方、环状布液盘的中心。此时,进风面为湿帘1的 外表面,出风面为湿帘1的内表面;将进接口 3和出接口 4与外部热泵的制冷剂管路连接,即可作为溶液式空调的除湿器使用。实施例3 采用如图5所示的弧状湿帘1,以及石墨盘管或列管的导热管2,将导热管2置于 湿帘1中,可将列管式导热管2弯成与弧状湿帘1相一致的曲率;以喷头作为布液装置,以 该弧状湿帘1的内圆弧面作为进风面,并在进风方向安置风机,再将导热管2通入冷质即可 对管内冷质、管外气体、流液三种介质的热交换。显然,以湿帘1和导热管2共同处理空气, 比单纯使用普通湿帘时换热效率更高。实施例4将实施例1所构建的方体式湿帘换热器除去风机7,并将进接口 3与出接口 4分别 连接外部的海水管道,即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凉水塔内部的湿帘式换热器应用。
权利要求一种湿帘式换热器,包括湿帘(1),其特征在于该湿帘(1)内部设置有导热管(2),且该导热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管路的进接口(3)与出接口(4),并在该湿帘(1)的上方设有向湿帘布液的布液装置(5),下方设有收集湿帘流液的接液装置(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湿帘(1)的进风或出风方向上 设有风机(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帘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湿帘(1)是中空的筒状 结构、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或弧状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帘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布液装置(5)是布液盘或 喷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帘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管(2)是盘管、列管或螺旋管。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帘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管(2)是金属管、石墨管、陶瓷管或玻璃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帘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管(2)的金属管外涂有防 腐层(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或降温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湿帘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湿帘,其特征是该湿帘内部设置有导热管,且该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管路的进接口与出接口,并在该湿帘的上方设有向湿帘布液的布液装置,下方设有收集湿帘流液的接液装置。可在湿帘的进风或出风方向上设有风机;并视具体需要选择湿帘的形状结构。上述导热管是盘管、列管或螺旋管等,材质可以选用金属管、石墨管、陶瓷管或玻璃管等。显然本实用新型能输入包括导热管内冷介质或热介质、管外液体、气体三种不同性质和不同温度的流体,实现同时对三种不同性质和不同温度流质的相互热交换,换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热交换设备。
文档编号F28D5/00GK201589552SQ20092028174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守亮, 孙始财, 田志昶, 聂勇, 袁堂坤, 顾洁 申请人:青岛海科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