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137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流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旋流式冷凝器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主要采用冷凝方式进行汽水分离,由筒体、集气室、进水 管、喷头、进汽管、集水室、出水管等组成的旋流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披露的冷凝器,其结构是用金属管装冷却水来冷凝管外蒸汽而达到冷凝 目的,所以在制作时需要耗费大量的金属材料,而且存在冷凝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高、冷凝速度快、用料省、制造简单的旋流式冷凝 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旋流式冷凝器由筒体、集气室、进水管、喷头、进汽管、集水 室、出水管等构件组成。采用这种结构后,工作时在设置在机体外的引风机的抽吸下,水蒸 汽从进汽管进入冷凝室,这时水从进水管进入经喷头喷出冷却冷凝室内的水蒸汽,经汽水 分离的干空气往上经集气室从出气管进入引风机排出机体外,从喷头喷出来的冷却水同水 蒸汽被冷却后的蒸馏水往下经集水室从出水管排出机体外。用这种方式进行汽水分离效率 高、速度快、耗材少、制造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纵向剖视构造示意图。图中1、出气管;2、集气室;3、冷凝室;4、进水管;5、喷头;6、进汽管;7、筒体;8、 集水室;9、出水管;10、脚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中筒体(7)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长形筒体,冷凝室(3)由筒体(7)和集气室(2)及 集水室(8)构成,集气室(2)设置在冷凝室(3)上端并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筒体(7)上端,集 水室(8)设置在冷凝室(3)下端并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筒体(7)下端。集气室(2)上端设置 有出气管(1)并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出气管(1)上端外接机体外的引风机上。出水管(9) 制成U形状设置在集水室(8)下端并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进汽管(6)设置在筒体(7)下 端并与筒体(7)呈切线方向角度设置及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进水管(4)设置在筒体(7) 中部并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喷头(5)设置在进水管(4)在筒体(7)内端的下方并用螺管 相互联接。筒体(7)下端设置有脚架并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当旋流式冷凝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在机体外的引风机的抽吸下,水蒸汽从进汽管 (6)进入冷凝室(3),这时水从进水管(4)进入经喷头(5)喷出冷却冷凝室(3)内的水蒸汽, 经汽水分离后的干空气往上经集气室(2)从出气管(1)进入机外引风机排出机外。从喷头 (5)喷出来的冷却水同水蒸汽被冷却后的蒸馏水往下流经集水室(8)再从出水管(9)排出 机体外,从而完成整个冷凝汽水分离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筒体(7)、冷凝室(3)、进水管、喷头(5)、进汽管(6)、出水管(9)构成的 旋流式冷凝器,其特征是筒体(7)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长形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冷凝器,其特征是冷凝室(3)由筒体(7)和集气室 (2)及集水室(8)构成,集气室( 设置在冷凝室C3)上端并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筒体(7)上 端,集水室(8)设置在冷凝室C3)下端并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筒体(7)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冷凝器,其特征是进水管(4)设置在筒体(7)中部 并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冷凝器,其特征是喷头( 设置在进水管(4)在筒 体(7)内端的下方并用螺管相互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冷凝器,其特征是进汽管(6)设置在筒体(7)下端 并与筒体(7)呈切线方向角度设置及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冷凝器,其特征是出水管(9)制成U形状设置在集 水室(8)下端并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
全文摘要
一种能够提供冷凝速度快、效率高、耗材少、制造简单的旋流式冷凝器。它是由筒体、冷凝室、喷头、进汽管、出水管、出气管等构成。冷凝室由筒体、集气室和集水室组成,筒体中部设置有进水管和喷头,作业时是通过喷水冷却来完成冷凝脱水技术。
文档编号F28B3/04GK102141346SQ201010112528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
发明者沈开宇 申请人:沈开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