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070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热泵式热水器都使用了水冷式换热器来制备热水,同时取代冷凝器的 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现有的水冷式热交换器主要有管壳式和板式两种结构。管壳式热交 换器由管束和壳体构成,水在壳内流动,冷媒在管内流动,以反向对流的方式进行热交换, 其缺点是壳体内流体的行程短,换热效率不高,出水温度低,无法满足需求,而且这种热交 换器的体积庞大,成本高。板式热交换器由压制专门形状的波纹板片拼装面成,板片间嵌装 非金属密封垫,大量的板片及密封热层叠使行波纹片间形成许多通道,二种不同温度的介 质在间隔的通道中流动进行热量交换,它的缺点是流体的流动阻力较大,需求大功率的输 送泵才能令流体在热交换器中通过,使用成本较高,此外,这种热交换器的制造工艺复杂, 装配要求高,制造不方便,从而导致产品的价格也极昂贵。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容易与热水 器其它设备配套安装的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管体为套管式结构,内层为冷媒通 道,外层为水流通道;所述管体由内向外卷绕成螺旋盘状。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器由至少两层螺旋盘状管体串联或并联组 成。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管体外发泡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管体由内向外卷绕成螺旋盘状,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方 便,生产成本低;此外,采用螺旋盘状结构的热交换器可以绕在水箱的周边,也可以放置在 设备下部,而且中部还可留有安装其它控制部件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成套设备的 结构更紧凑;进一步,为了适用范围更广,本设计的热交换器可采用两层或者多层螺旋盘状 管体串联或并联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体1外端放大示意图;图3是多层螺旋盘状管体并联结构示意图;图4是多层螺旋盘状管体串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至图4所示,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管体1为套管 式结构,内层11为冷媒通道,外层12为水流通道;管体1由内向外卷绕成螺旋盘状。上述 结构的热交换器在制造时不需要非常精密的设备既可绕制而成,生产时十分方便。在实际 应用时,螺旋盘状的热交换器既可缠绕于水箱的表面,也设于水箱的下部,螺旋盘中间的空 间还可用来放置电磁阀、泵等其它部件,使设备的空间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与传统同样功 率的热水器相比,产品的体积更小。根据不同的功率需要,本设计的热交换器本设计的热交换器可采用两层或者多层 螺旋盘状管体串联或并联组成。此外,也可在管体1外发泡有保温层,制成具有保温层的独立式热交换器。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类似的技术方案 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的管体(1)为套管式结构,内层(11)为冷媒通道,外层(12)为水流通道;所述管体(1)由内向外卷绕成螺旋盘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 由至少两层螺旋盘状管体串联或并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管体(1)外发泡 有保温层。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式螺旋盘状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管体为套管式结构,内层为冷媒通道,外层为水流通道;所述管体由内向外卷绕成螺旋盘状,本产品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此外,采用螺旋盘状结构的热交换器可以绕在水箱的周边,也可以放置在设备下部,而且中部还可留有安装其它控制部件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成套设备的结构更紧凑;进一步,为了适用范围更广,本设计的热交换器可采用两层或者多层螺旋盘状管体串联或并联组成。
文档编号F28D7/10GK201724583SQ20102025830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4日
发明者林志辉 申请人:林志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