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408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锅炉用热交换器,由于设计结构问题,造成内外管之间的流道狭窄,容 易产生水流高温燥音和结垢,同时在水盒内无分流片,造成管内水流分布不均勻,水管之 间的水温温差大,极易在管内产生结垢的现象,更为普遍的是肋片设计未考虑强化传热, 导致热效率低,不利于环保节能,表面未作防护处理,影响交换器的使用寿命,公开号为 C拟672M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两用壁挂式燃气热交换器”,是我国迄今为止多数壁挂炉厂 家使用的热交换器,其水流道狭窄,水盒内无分流片,造成水管间水温差异大,经常产生高 温燥音,同时在管内产生结垢现象,令用户和维修人员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用户冬天的取 暖需要;肋片设计未考虑强化传热,热效率较低,并且表面未作喷砂和防腐涂层,交换器寿 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涉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 器,使其能解决现有的壁挂锅炉用热交换器的高温水流噪音、管内结垢、寿命低、热效率不 高等问题,同时也能达到降低大气有害物质排放,节能环保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 换器,包括左水盒和右水盒,所述右水盒由相互隔开的右上腔和右下腔构成;右上腔与左水 盒间有至少三根相互平行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腔和左水盒的外管,所述右下腔与左水盒 间也有至少三根相互平行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腔和左水盒的外管,分别装在外管内的且 与外管间有与左水盒和右水盒连通的流道的内管,相邻内管伸出左水盒和右水盒的相邻端 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右水盒内还设有分扰流板;数片肋片装在外管。最优的,上述所述右上腔和右下腔各设有一块分扰流板,以保证进水时各管道的 进水量一致,以避免水流高温噪音和避免出水温度不均勻。上述肋片上的烟气流动方向上分布有烟气扰流孔,利用烟气扰流孔几何形状的不 连续性破坏气流边界层和增强烟气的扰动,在肋片周围形成涡流,以减小旁流现象,提高传 热效率。上述述右水盒横截面呈长方形或蝶形。上述外管横截面为长圆形或长椭圆形,上述内管横截面为长圆形,增大外管流道 的截面积,以减少高温噪音和结垢的产生,而且内管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节约成本;上述内管横截面为箭形,外管被内管的端点分割成至少四个部分,同时这种箭形 内管可增大内外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热底损失,降低传热热阻,提高传热率。本实用新型中,左水盒为上下两腔构成,可由模具成形和采用钎焊将两腔彻底隔 开(目前大多数用隔水板隔开),以杜绝两腔相互串水而形成高温串水噪音。[0011]最优的,本实用新型所有组件之间均用钎焊连接。最优的,本实用新型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并在表面浸涂硅树酯,经150°C -200°C烘 烤一小时,在本实用新型表面形成0. 02毫米左右的耐800°C以上的耐酸碱高温涂层,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可取消连接管和内管,由左水盒、外管、右水盒、连接而组成单回路 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通过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肋片吸收燃烧的热量,并传给外管, 外管流道通入冷水或使用液态工作介质吸收热量,使流道内的冷水或循环的液态工作介质 的温度上升,达到热交换的目的,该管接入室内的散热片,以供取暖用。流道内的循环介质 与内管充分接触,以实现热交换,将内管内的水加热,以作生活用水(洗浴,淘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热交换器比,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简单,避免高温和消除串 水噪音,减少管内结垢,提高交换器使用寿命,采用强化传热,提高换热效率,换热效率可达 95%以上,节能环保。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A-A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E-E结构示意图一。图4本实用新型的E-E结构示意图二。图5本实用新型的E-E结构示意图三。图6本实用新型的E-E结构示意图四。图中1.连接管;2.内管出水口 ;3.左水盒;4.肋片;5.外管;6.内管;7.分扰流 板;8.右水盒;8. 1.右上腔;8. 2.右下腔;9.外管出水口 ; 10.烟气扰流孔;11.外管流道; 12.外管进水口 ; 13.内管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包括左水盒3和右水盒8,右水 盒8由相互隔开的右上腔8. 1和右下腔8. 2构成,由模具成形和采用钎焊将两腔彻底隔开 (目前大多数用隔水板隔开),以杜绝两腔相互串水而形成高温串水噪音。右上腔8.1与左 水盒3间有至少三根相互平行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腔8. 1和左水盒3的外管5,右下腔 8. 2与左水盒3间也有至少三根相互平行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下腔8. 2和左水盒3的外管 5,分别装在外管5内的且与外管5间有与左水盒3和右水盒8连通的流道的内管6,相邻内 管6伸出左水盒3和右水盒8的相邻端通过连接管1连接,数片肋片4装在外管5。左水盒 3上设有内管进水口 13和内管出水口 2,右水盒8的右上腔8. 1上设有外管出水口 9,而外 管进水口 12则设在右水盒8的右下腔8. 2上。右上腔8.1和右下腔8. 2各设有一块分扰 流板7。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右水盒8为蝶形,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右水盒8还可 为长方形。[0026]如图2所示,肋片4上的烟气流动方向上分布有烟气扰流孔10,利用烟气扰流孔 10几何形状的不连续性破坏气流边界层和增强烟气的扰动,在肋片4周围形成涡流,以减 小旁流现象,提高传热效率。如图3-图5所示,外管5横截面为长圆形或长椭圆形,内管6横截面为长圆形或 箭形,当内管6呈箭形时,外管5被内管6的端点分割成至少四个部分,同时这种箭形内管 6可增大内外管5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热底损失,降低传热热阻,提高传热率。在本实用新型中,水经外管进水口 9进入,经分扰流板7分流后进入右水盒8的右 下腔8. 2,再均勻进入与右下腔8. 2连接的三个外管流道11,再由三个外管流道11进入左 水盒3,水在左水盒3内汇合后,再流经另外三个外管流道11进入右水盒8的右上腔8. 1, 右上腔8. 1的热水经分扰流板7扰流后形成温度均勻一致的水经外管出水口 9流出。而在 内管6中,水经内管进水口 13进入,流经内管6、连接管1后由内管出水口 2流出,内管6的 热量主要由外管5的水传递。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包括左水盒C3)和右水盒(8),其特征在于所述右 水盒(8)由相互隔开的右上腔(8. 1)和右下腔(8. 2)构成;右上腔(8. 1)与左水盒(3)间 有至少三根相互平行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腔(8. 1)和左水盒(3)的外管(5),所述右下 腔(8. 2)与左水盒( 间也有至少三根相互平行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下腔(8. 2)和左水盒 (3)的外管(5),分别装在外管(5)内的且与外管(9)间有与左水盒(3)和右水盒(8)连通 的流道的内管(6),相邻内管(6)伸出左水盒C3)和右水盒(8)的相邻端通过连接管(1)连 接,所述右水盒内还设有分扰流板(7);数片肋片(4)装在外管(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腔(8.1)和 右下腔(8. 2)各设有一块分扰流板(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4)上的烟 气流动方向上分布有烟气扰流孔(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水盒(8)横截 面呈长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横截面 为长圆形或长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横截面 为长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节能多功能热交换器,包括左水盒和右水盒,所述右水盒由相互隔开的右上腔和右下腔构成;右上腔与左水盒间有至少三根相互平行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腔和左水盒的外管,所述右下腔与左水盒间也有至少三根相互平行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腔和左水盒的外管,分别装在外管内的且与外管间有与左水盒和右水盒连通的流道的内管,相邻内管伸出左水盒和右水盒的相邻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右水盒内还设有分扰流板;数片肋片装在外管。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简单,避免高温和消除串水噪音,可减少管内结垢,提高交换器使用寿命,采用强化传热,提高换热效率,换热效率可达95%以上,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F28D1/04GK201852488SQ2010202926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6日
发明者何仁举, 顾旭超 申请人:成都市飞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