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气轮机的过渡件冲击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302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燃气轮机的过渡件冲击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主题大体涉及燃气轮机,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器的过渡件的冲击套管。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典型地包括压缩机区段、燃烧区段和涡轮区段。压缩机区段对流入涡轮中的空气加压。从压缩机区段中排出的加压空气流入燃烧区段中,燃烧区段的特征可为在绕着发动机的轴线的环形阵列的周围设置的多个燃烧器。该多个燃烧器中的各个包括燃烧衬套,燃烧衬套限定燃烧器的燃烧室。因而,进入各个燃烧器的空气与燃料在燃烧衬套内混合且燃烧。热的燃烧气体从燃烧衬套流过过渡件,到达燃气轮机的涡轮区段,以驱动涡轮且 产生动力。燃气轮机的过渡件可构造为双壁式构件。具体而言,过渡件可包括冲击套管和设置在冲击套管的径向内部的内部管道。内部管道大体构造成将来自燃烧室的热气流输送到涡轮区段的第一级喷嘴。冲击套管大体构造成为内部管道提供冲击冷却。例如,冲击套管可限定构造成接收从压缩机区段中排出的加压空气的多个冷却孔。通常的情况是,内部管道的几何结构或形状需要冲击套管由构造成组装在内部管道的周围的两个或更多个区段形成。典型地,冲击套管的区段焊接到彼此上。但是,将冲击套管区段焊接到一起的エ艺常常是艰难的任务。此外,由于将区段焊接到彼此上,为了执行检查和/或修理而在现场拆卸冲击套管可为非常有挑战性和非常耗时的。因此,可容易地组装和拆卸的冲击套管在本领域中将是受欢迎的。

发明内容
将在以下描述中部分地阐述本发明的各方面和优点,或者根据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和优点可为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来学习本发明的各方面和优点。在一方面,本主题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过渡件的冲击套管。该冲击套管大体包括构造成包围过渡件的内部管道的一部分的第一壳体和构造成包围内部管道的一部分的第二壳体。另外,该冲击套管可包括限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基本平的接头。基本平的接头可包括构造成将第一壳体附连到第二壳体上的多个紧固件。在另一方面,本主题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过渡件的冲击套管。该冲击套管大体包括构造成包围过渡件的内部管道的一部分的第一壳体和构造成包围内部管道的一部分的第二壳体。另外,该冲击套管可包括限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接头。接头可包括构造成将第一壳体附连到第二壳体上的多个紧固件。另外,至少ー个通道可安装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ー个的内表面上。通道可大体包括固定到其上的多个带螺纹螺母。參照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结合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且附图与描述一起用来阐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说明书中 阐述了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本发明的完整和能够实施的公开,包括其最佳模式,说明书参照了附图,其中图I示出了燃气轮机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燃气轮机的燃烧器的横截面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各方面的冲击套管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各方面的双壁式过渡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示出了图4中显示的双壁式过渡件的横截面侧视图;以及图6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各方面的、用于将冲击套管的构件附连到一起的附连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图。部件列表10燃气轮机12压缩机区段14燃烧器区段16涡轮区段18 轴20燃烧器22燃烧壳体24燃气轮机壳体26 凸缘28内部流动套管30燃烧衬套32燃烧室34过渡件36冲击套管38内部管道40冷却孔42后部框架100过渡件102冲击套管104内部管道106第一壳体构件108第二壳体构件110径向间隙112冷却孔114 (内部管道104的)外表面116下游端
118第一侧部分120第二侧部分122第一安装凸缘124第二安装凸缘126 (壳体构件106的)顶端128 (壳体构件106的)底端130第一安装肩部132第二安装肩部134 凸缘开口136 肩部开口138紧固件140附连接头141 (冲击套管102的)侧部142向外延伸的弯曲部143 宽度(凸缘 122、124)144浮动螺母146带螺纹螺母148固持器152固持器基部154内表面156内表面158第一支架或通道160第二支架或通道161 侧壁162上游端/下游端164上游端/下游端166上游端/下游端168上游端/下游端170 唇缘172 唇缘174密封件176上游构件179紧固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例。以阐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方式来提供各个实例。事实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 将是,可在本发明中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例如,示出或描述成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另外的另一个实施例。因而,意图的是本发明覆盖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方案的范围内的这样的修改和改变。参照附图,图I示出了燃气轮机10的示意图。燃气轮机10包括压缩机区段12、燃烧区段14和涡轮区段16。燃烧区段14可包括在绕着燃气轮机10的轴线的环形阵列的周围设置的多个燃烧器20 (在图2中示出了其中的一个)。压缩机区段12和涡轮区段16可通过轴18来联接。轴18可为单个轴或联接在一起而形成轴18的多个轴节段。在燃气轮机10的运行期间,压缩机区段12将压缩空气供应给燃烧区段14。压缩空气与燃料在各个燃烧器20 (图2)内混合且燃烧,并且热的燃烧气体从燃烧区段14流到涡轮区段16,在涡轮区段16中,从热气中抽取能量来产生功。

参照图2,示出了燃气轮机10的燃烧区段14的燃烧器20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燃烧器20可大体包括固定到燃气轮机壳体24(例如压缩机排出壳体或燃烧包裹壳体)的一部分上的基本圆柱形的燃烧壳体22。凸缘26可从燃烧壳体22的上游端大体向外延伸。凸缘26可构造成使得端盖组件(未示出)可固定到燃烧壳体22上。如大体知道的那样,端盖组件可包括多个燃料喷嘴(未显示)。燃烧器20还可包括内部流动套管28和基本同心地布置在流动套管28内的燃烧衬套30。燃烧衬套30可大体限定基本圆柱形的燃烧室32,在燃烧室32中,燃料和空气被喷射和燃烧而产生热的燃烧气体。另外,流动套管28和燃烧衬套30两者均可在它们的下游端处延伸到双壁式过渡件34,过渡件34包括冲击套管36和设置在冲击套管36的径向内部的内部管道38。具体而言,燃烧衬套30可在其下游端处联接到内部管道38上,使得燃烧衬套30和内部管道38大体限定用于从各个燃烧器20流到燃气轮机10(图I)的涡轮区段16的热的燃烧气体的流径。此外,流动套管28可在其下游端处联接到冲击套管36上,使得流动套管28和冲击套管36大体限定用于从燃气轮机10(图I)的压缩机区段12中排出的加压空气的流径。例如,冲击套管36可限定构造成容许加压空气进入限定在内部管道38和冲击套管36之间的径向空间的多个冷却孔40。另外,如图2中显示的那样,冲击套管36和内部管道38的下游端中的一个或两者可联接到过渡件后部框架42上。如一般理解的那样,后部框架42可构造成成将过渡件34附连到涡轮区段16(图I)的第一级喷嘴(未显示)上,使得流过内部管道38的热的燃烧气体可被引导到涡轮区段16中。现在参照图3-6,根据本主题的各方面,示出了双壁式过渡件100的一个实施例,以及特别地示出了适于用于过渡件100的冲击套管102的一个实施例。具体而言,图3示出了冲击套管102的透视图。图4和5分别示出了过渡件100的分解图和横截面图,它们特别不出了冲击套管102的多种构件和/或特征。另外,图6不出了公开的冲击套管102的壳体构件106、108的附连特征的局部横截面图。公开的冲击套管102可大体构造成定位在过渡件100的内部管道104的径向外部。例如,冲击套管102可相对于内部管道104而设置成使得在冲击套管102和内部管道104之间限定径向空间或间隙110。因而,从燃气轮机10(图I)的压缩机区段12中排出的加压空气可被引导通过径向间隙110,以为内部管道104提供冷却。例如,可通过冲击套管102而限定多个冷却孔112,使得沿其外周缘流动的加压空气可被引导通过冲击套管102,以及可冲击到内部管道104的外表面114上。另外,如一般理解的那样,冲击套管102和/或内部管道104的下游端116可构造成联接到燃气轮机10的下游构件上,例如燃烧器20(图2)的后部框架42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显示的那样,冲击套管102包括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可大体限定对应于壳体构件106、108构造成围绕其而设置的内部管道104的部分(例如内部管道104的第一侧部分118和第二侧部分120)的形状或轮廓的形状或轮廓。但是,应当理解,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的形状或轮廓还可不同于内部管道104的形状或轮廓,以考虑有效的冷却构造和燃气轮机10内的可用封装。大体上,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可构造成附连到彼此上,使得一旦组装好后,壳体构件106、108大体包住内部管道104。因而,如所显示的那样,附连接头140可大体形成于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的交接部处,例如在壳体构件106、108的顶端126之间,以及在壳体构件126、128的底端128之间。应当理解,壳体构件106、108可大体具有设计成形成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适当的接头的任何适当的构造。但是,在本主题的若干实施例中,壳体构件106、108可构造成彼此交迭,使得限定在壳体构件106、108之间的附连接头140构造成搭接接头。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构件106可包括设置在壳体构件106的顶端126处的第一安装凸缘122和设置在壳体构件106的底端128处的第二安装凸缘124。类似地,第二壳体构件108可包括设置在壳体构件108的顶端126处的第一安装肩部130和设置在壳体构件108的底端128处的第二安装肩部132。壳体构件106、108的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可大体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组装在内部管道104的周围时,第一肩部130与第一凸缘122对准和交迭,并且第二肩部132与第二凸缘124对准和交迭,以便限定附连接头140。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然后可附连到彼此上,使得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大体在内部管道104的周围形成外壳构造。在若干实施例中,为了促进壳体构件106、108的交迭构造,第二壳体构件108可包括在附连接头140处的具有大体等于凸缘122、124的宽度143 (图6)的高度的略微弯曲部,以容许肩部130、132与凸缘122、124对准和交迭。具体而言,如图6中显示的那样,第二壳体构件108可包括在各个肩部130、132的基部处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弯曲部142,使得凸缘122、124可设置在肩部130、132的径向内部。备选地,第二壳体构件108可包括在各个肩部130、132的基部处的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弯曲部142,使得凸缘122、124可设置在肩部130、132的径向外部。在其它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第二壳体构件108不需要限定弯曲部14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构件108可只限定曲率半径,或可以别的方式具有略微大于或略微小于第一壳体构件106的曲率半径或径向尺寸的径向尺寸,使得在壳体构件106、108定位在一起时,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彼此交迭。另外,在本主题的若干实施例中,附连接头140可大体构造成基本平的接头。“基本平的”的意思是形成附连接头140的壳体构件106、108的部分的形状或轮廓可大体对应于在大体邻近接头140的区域中的冲击套管102的整体形状或轮廓。例如,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可大体构造成分别在各个附连接头140处形成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的形状或轮廓的延伸部。因而,如图3-4和6中显示的那样,第一凸缘122和第二凸缘124可大体限定与在邻近附连接头140的区域中的第一壳体构件106的轮廓(例如限定在第一壳体构件106的顶端126和底端128处的轮廓)基本相切和/或平行地延伸的直的或弯曲的轮廓。类似地,第一肩部130和第二肩部132可大体限定与在邻近附连接头140的区域中的第二壳体构件108的轮廓(例如限定在第二壳体构件108的顶端126和底端128处的轮廓)基本相切和/或平行地延伸的直的或弯曲的轮廓。另外,如所显示的那样,当附连时,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可构造成基本平行于彼此而延伸。因而,当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在内部管道104的周围定位成外壳构造时,相对于冲击套管102的整体形状或轮廓,附连接头140可大体具有基本平的构造。应当理解,在其中附连接头140构造成基本平的接头的实施例中,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的对应的轮廓可大体有所变化,这取决于附连接头140沿着冲击套管102的外周缘而被限定所处的位置。例如,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可构造成使得沿着冲击套管102的侧部141来限定附连接头140。在这种实施例中,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可大体限定与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的侧部141的轮廓基本相切和/或平行地延伸的直的或弯曲的轮廓。仍然参照图3-6,壳体构件106、108可大体构造成使用任何适当的机构来在附连接头140处固定到彼此上。但是,在本主题的若干实施例中,壳体构件106、108可构造成以无焊缝的方式附连到彼此上。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凸缘122和第二凸缘124可限定多个凸缘开口 134,该多个凸缘开口 134形成大体对应于由限定在第一肩部130和第二肩部132中的多个肩部开口 136形成的螺栓孔型式的螺栓孔型式。具体而言,限定在第一安装凸缘122中的各个凸缘开口 134可构造成在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定位在内部管道104的周围时,与限定在第一安装肩部130中的肩部开口 136中的一个对准。类似地,限定在第二安装凸缘124中的各个凸缘开口 134可构造成与限定在第二安装肩部132中的肩部开口 136中的一个对准。因此,凸缘开口 134和肩部开口 136可大体构造成使得紧固件138可设置成通过对准的开口 134、136,以便容许第一壳体构件106附连到第二壳体构件108上。大体上,公开的紧固件138可包括本领域已知的任何适当的紧固件。例如,在若干实施例中,紧固件138可包括多个带螺纹紧固件,例如带螺纹螺栓、螺钉等。在备选实施例中,紧固件138可包括铆钉、销、夹、螺栓、托架、杆和任何其它适当的机械紧固件和/或附连机构。另外,紧固件138可构造成使用任何适当的机构来固定在开口 134、136内。例如,紧固件138可使用螺母、固持销、固持杆、粘合剂等来固定在开口 134、136内。但是,在本主题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各个紧固件138可使用浮动螺母144来固定在开口 134、136内。如一般理解的那样,浮动螺母144可包括可动地设置在笼、框架或其它固持器148内的带螺纹螺母146。例如,如图6中显示的那样,带螺纹螺母146可设置在固持器148内,使得在带螺纹螺母146和固持器148的基部152之间限定间隙。因而,带螺纹螺母146可相对于固持器基部152在这种间隙内运动或以别的方式浮动。此外,除了能够朝固持器基部152运动以及运动远离该固持器基部152之外,带螺纹螺母146还可构造成垂直于固持器基部152运动或以别的方式浮动。因而,在通过开口 134、136插入带螺纹螺母146时,带螺纹螺母146可移置或可以别的方式运动成与紧固件138对准。因此,在将紧固件138附连到带螺纹螺母146上时,各个浮动螺母144可大体提供内部柔性,从而简化凸缘122、124与肩部130、132的盲附连。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浮动螺母144可大体具有本领域已知的任何适当的浮动螺母构造,并且因而,不需要具有本文示出的和上面描述的确切构造。
在若干实施例中,多个浮动螺母144可安装在冲击套管102内,使得当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定位在内部管道104的周围时,一个浮动螺母144大体与各对对准的凸缘和肩部开口 134、136对准。例如,如图5和6中显示的那样,浮动螺母140可沿着第一凸缘122和第二凸缘124的内表面154而设置。备选地,在其中肩部130、132设置在内凸缘122、124的径向内部的实施例中,浮动螺母144可沿着第一肩部130和第二肩部132的内表面156 (图6)而设置。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浮动螺母144可单独安装到冲击套管102的内表面上,例如凸缘122、124的内表面154。例如,各个浮动螺母144的固持器148可直接附连到凸缘122、124的内表面154上(例如通过将固持器148焊接到内表面154上,或者以别的方式将固持器148紧固到内表面154上)。备选地,浮动螺母144可聚集或集合到用于附连到安装凸缘122、124的内表面154上的共用的支架或通道158、160中。例如,如示出的实施例中显示的那样,第一伸长的通道158和第二伸长的通 道160可大体分别固定到第一凸缘122和第二凸缘124的内表面154上,例如通过将伸长的通道158、160焊接到内表面154上,或者以别的方式将伸长的通道158、160紧固到内表面154上。在若干实施例中,各个伸长的通道158、160可大体构造成限定对应于其所附连的冲击套管102的部分的形状或轮廓的形状或轮廓。因而,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伸长的通道158可在第一凸缘122的上游和下游端162、164(图5)之间大体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可包括限定大体对应于第一凸缘122的弯曲轮廓的弯曲轮廓的基部180。类似地,第二伸长的通道160可在第二凸缘124的上游和下游端166、168(图5)之间大体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可包括限定大体对应于第二凸缘124的弯曲轮廓的弯曲轮廓的基部180。因而,伸长的通道158、160可大体固定成与冲击套管102的内表面基本齐平。应当理解,在备选实施例中,伸长的通道158、160不需要构造成完全在第一凸缘122和第二凸缘124的上游和下游端162、164、166、168之间延伸。例如,伸长的通道158、160可仅部分地在上游和下游端162、164、166、168之间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或更多个伸长的通道158、160可固定在各个凸缘122、124的上游和下游端162、164、166、168之间。此外,如图3和5-6中显示的那样,各个伸长的通道158、160可大体包括安装到各个通道158、160的基部180上的多个浮动螺母144。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动螺母144的固持器148可焊接或以别的方式紧固到各个基部180上。另外,应当理解,浮动螺母144沿着各个通道158、160的间隔可大体分别对应于限定在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中的凸缘开口 134和肩部开口 136的间隔。因而,当伸长的通道158、160固定到壳体构件106、108中的一个的内表面154、156上且壳体构件106、108定位在内部管道104的周围时,可将一个浮动螺母144大体设置成与各对对准的凸缘开口 134和肩部开口 136对准。应当理解,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作为浮动螺母144的备选方案,诸如带螺纹螺母146的多个带螺纹部件可固定到伸长的通道158、160上。另外,如图3和6中特别地显示的那样,在一个实施例中,伸长的通道158、160可构造成包括基本垂直于各个通道158、160的基部180而延伸的侧壁161。备选地,伸长的通道158、160可简单地构造成安装板,并且因而,不需要包括示出的侧壁161。还应当理解,作为对使用紧固件138和浮动螺母144 (或带螺纹螺母146)的备选方案,可使用各种其它适当的附连方法来以无焊缝的方式将第一凸缘122和第二凸缘124附连到第一肩部130和第二肩部132上。例如,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可折压到一起或使用粘合剂或其它适当的结合材料来附连到一起。
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还可包括在它们的上游端162、166处从壳体构件106、108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对应的唇缘170、172对。大体上,沿径向延伸的唇缘170、172可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壳体构件106的唇缘170固定到第二壳体构件108的唇缘172上时,设置在燃烧器20(图I)的上游构件176和壳体构件106、108的上游端162、166之间的密封件174 (图5)恰当地接合,以及/或者在交接部处施加足够的力。另外,在本主题的若干实施例中,例如通过将唇缘170、172构造成当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定位在一起时基本平行于彼此而延伸,可将第一壳体构件106的沿径向延伸的唇缘170的定向构造成匹配或对应于第二壳体构件108的沿径向延伸的唇缘172的定向。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沿径向延伸的唇缘170、172可构造成基本垂直地从壳体构件106、108的顶端126和底端128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应当理解,唇缘170、172可大体从壳体构件106、108的顶端126和底端128以任何适当的角度向外延伸。还应当理解,第一壳体构件106的唇缘170可大体构造成使用任何适当的机构来附连到第二壳体构件108的唇缘172上。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唇缘170、172可限定开口 178,开口 178构造成接收适当的紧固件179(例如螺栓、螺钉、铆钉、销、其它机械紧固件等),以将唇缘170、172附连到彼此上。备选地,可使用各种其它适当的附连方法来将唇缘170、172附连到彼此上,例如通过使唇缘170、172折压到一起或通过使用粘合剂或其它结合材料来将唇缘170、172附连到一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容易地理解,除了本文描述的构造之外,可在本主题的范围内使用各种其它冲击套管构造。例如,一个或多个肩部130、132可设置在第一壳体构件106上,而一个或多个凸缘122、124可设置在第二壳体构件108上。另外,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凸缘122、124不需要设置在肩部130、32的径向内部。具体而言,在若干实施例中,肩部130、132可设置凸缘122、124的径向内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肩部130可构造成设置在第一凸缘122的径向内部,而第二肩部132可构造成设置在第二凸缘124的径向外部。此外,应当理解,第一壳体构件106和第二壳体构件108不需要构造成使得限定在凸缘122、124和肩部130、132处的附连接头140形成于冲击套管102的顶端126和底端128处。相反,壳体构件106、108可构造成使得附连接头140形成在沿着冲击套管102的外周缘的任何位置处,例如在冲击套管102的侧部141或中心上。另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冲击套管102可包括不止两个壳体构件。例如,冲击套管102可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壳体构件,壳体构件构造成附连到彼此上,以便包住内部管道104。本书面描述使用实例来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并且还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发明的可授予专利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其它实例。如果这样的其它实例包括不异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的结构元素,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无实质性差异的等效结构元素,则这样的其它实例意图处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燃气轮机(10)的过渡件(100)的冲击套管(102),所述冲击套管(102)包括 构造成包围所述过渡件(100)的内部管道(104)的一部分的第一壳体(106); 构造成包围所述内部管道(104)的一部分的第二壳体(108);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106,108)之间的基本平的接头(140),所述基本平的接头(140)包括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壳体(106)附连到所述第二壳体(108)上的多个紧固件(13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6)包括至少一个凸缘(122,124),并且所述第二壳体(108)包括至少一个肩部(130,132),所述至少一个凸缘(122,124)在所述基本平的接头(140)处附连到所述至少一个肩部(130,1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122,124)和所述至少一个肩部(130,132)各自限定多个开口(134,136),所述多个开口(134,136)构造成接收所述多个紧固件(13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122,124)设置成在所述基本平的接头(140)处基本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肩部(130,1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122,124)和所述至少一个肩部(130,132)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在所述基本平的接头(140)处与所述冲击套管(102)的轮廓基本相切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套管(102)进一步包括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106)和所述第二壳体(108)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154,156)上的多个带螺纹螺母(146),所述多个紧固件(138)包括构造成固定在所述多个带螺纹螺母(146)内的多个带螺纹紧固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带螺纹螺母(146)中的各个构造为浮动螺母(14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带螺纹螺母(146)聚集在安装到所述内表面(154,156)上的至少一个通道(158,160)内。
9.一种用于燃气轮机(10)的过渡件(100)的冲击套管(102),所述冲击套管(102)包括 构造成包围所述过渡件(100)的内部管道(104)的一部分的第一壳体(106); 构造成包围所述内部管道(104)的一部分的第二壳体(108); 限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106,108)之间的接头(140),所述接头包括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壳体(106)附连到所述第二壳体(108)上的多个带螺纹紧固件(138);以及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106)和所述第二壳体(108)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154,156)上的至少一个通道(158,160),所述至少一个通道(158,160)包括附连到其上的多个带螺纹螺母(14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40)构造成基本平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6)包括至少一个凸缘(122,124),并且所述第二壳体(108)包括至少一个肩部(130,132),所述至少一个凸缘(122,124)在所述接头(140)处附连到所述至少一个肩部(130,13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122,124)和所述至少一个肩部(130,132)各自限定多个开口(134,136),所述多个开口(134,136)构造成接收所述多个紧固件(138)。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122,124)设置成在所述接头(140)处基本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肩部(130,132)。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122,124)和所述至少一个肩部(130,132)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在所述接头(140)处与所述冲击套管(102)的轮廓基本相切地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套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带螺纹螺母(146)中的各个构造为浮动螺母(14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气轮机的过渡件冲击套管。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10)的过渡件(100)的冲击套管(102)。冲击套管(102)大体包括构造成包围过渡件(100)的内部管道(104)的一部分的第一壳体(106)和构造成包围内部管道(104)的一部分的第二壳体(108)。另外,冲击套管(102)可包括限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106,108)之间的接头(140)。接头(140)可包括构造成将第一壳体(106)附连到第二壳体(108)上的多个紧固件(138)。
文档编号F23D14/46GK102620294SQ20121002775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
发明者K·C·贝尔索姆, R·M·迪钦蒂奥, R·R·彭特科斯特 申请人:通用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