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纹铜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774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螺纹铜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螺纹铜管,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壁上具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旋状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底壁厚T为0.1-0.15mm,所述齿条的齿高H为0.1-0.12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螺纹铜管,结构简单,底壁厚较薄、齿高较低,不仅有效降低了管内流阻,保证了冷媒在管材内部的流通,提高了热交换率,而且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内螺纹铜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螺纹铜管,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脑、手机和LED等行业中冷凝散热装置用的内螺纹铜管。
【背景技术】
[0002]内螺纹管作为一种高效传热元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微电脑、LED、手机等行业的散热方面,现有的内螺纹铜管普遍具有底壁厚较厚、齿高较高及耗材量大等特点,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脑行业(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产品结构朝向更轻薄短小,处理器朝向更高速高功率的方向发展。因此,内螺纹铜管向薄底壁厚、低齿高、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螺纹铜管,成型的管壁厚度薄,生产成本低,导热性能良好。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螺纹铜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壁上具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旋状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底壁厚T为0.1-0.15mm,所述齿条的齿高H为0.1-0.12_。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齿条的齿数n为60-120。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齿条的螺旋角P为0-5°。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齿条的螺旋角P优选为0°。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齿条的齿顶角a为5-25°。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齿条的齿顶角a优选为5-10°。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齿条的齿顶宽rl为0.03mm,所述齿条的齿底宽r2 为 0.02mm。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齿条的齿顶间距为0.09±0.02mm,所述齿条的齿底间距C2为0.05±0.02mm。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管体的外管表面粗糙度为0.02Ra,所述管体的外径为6mm,所述管体的管壁厚为0.15mm。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螺纹铜管,结构简单,底壁厚较薄、齿高较低,不仅有效降低了管内流阻,保证了冷媒在管材内部的流通,提高了热交换率,而且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内螺纹铜管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图1所示的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其中:
[0019]1、管体;2、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包括管体1,管体I的外管表面粗糙度为0.02Ra,管体I的外径为6mm,管体I的管壁厚为0.15mm。
[0022]管体I的内壁上具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旋状的齿条2,且齿条2的旋向为左旋,齿条2的底壁厚TS0.1-0.15臟,齿条2的齿高H为0.1-0.12mm。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内螺纹铜管减小了底壁厚和齿高,不仅有效降低了管内流阻,保证了冷媒在管材内部的流通,提高了热交换率,而且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3]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齿条2的齿数n为60-120,有效增大了管内的流通内表面积,减小了流阻,提高了传热性能,在内表面积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合理的设定齿条2的数目,较高的传热效率使得该内螺纹铜管更适于应用在微电脑、手机和LED等行业的冷凝散热装置中。
[0024]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齿条2的螺旋角0为0-5°,螺旋角越大,成型加工难度越大,生产效率低,在本实施方式中,齿条2的螺旋角P优选为0°,也就是说齿条2为直齿轮结构,生产制作方便。
[0025]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齿条2的齿顶角a为5-25°,齿条2的齿顶角a的优选范围5-10°,选择该范围的主要原因是齿顶角越大,虽然容易成型加工,但是管型单重较大,浪费材料,同时管内流通面积减小,压降大,影响换热性能。
[0026]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齿条2的齿顶宽rl为0.03mm,齿条2的齿底宽r2为
0.02mm。
[0027]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齿条2的齿顶间距Cl为0.09±0.02mm,齿条2的齿底间距 C2 为 0.05±0.02mm。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螺纹铜管,底壁厚较薄、齿高较低,结构简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管内流阻,保证冷媒在管材内部的流通,提高热交换率,而且能够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002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I)的内壁上具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旋状的齿条(2),所述齿条(2)的底壁厚T为0.1-0.15mm,所述齿条(2)的齿高H为0.1-0.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2)的齿数n为6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2)的螺旋角P为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2)的螺旋角P优选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2)的齿顶角a为5-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2)的齿顶角a优选为5-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2)的齿顶宽rl为0.03mm,所述齿条(2)的齿底宽r2为0.0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2)的齿顶间距Cl为0.09±0.02mm,所述齿条(2)的齿底间距C2为0.05±0.0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I)的外管表面粗糙度为0.02Ra,所述管体(I)的外径为6mm,所述管体(I)的管壁厚为0.15mm。
【文档编号】F28F1/40GK203489766SQ201320625089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朱胜利 申请人:昆山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