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8315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包括交换芯(1)、外管(2)、左端箱(3)、右端板(4)。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上述构件构成的装置,其中,交换芯为由方管钢经焊接围成的矩形管道,交换芯的外壁周边焊有由扁钢构成的散热凸筋,交换芯的内壁周边焊有由扁钢构成的吸热凸筋;外管为由内层、外层构成的矩形管道,交换芯固定于外管的管腔内;由外管的内壁与交换芯的外壁围成的通道称为外通道,交换芯的内管腔称为内通道,工作时,炽热烟气通过内通道将交换芯加热,用于鼓风助燃的空气被交换芯加热成热空气;利用方管钢、扁钢的表面积大来增加交换芯的热交换表面,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技术方案,使烟道热交换器达到了增加热交换表面、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是指串联在熔化炉的烟道与烟囱之间,用于吸收流经烟道炽热烟气中的热量将鼓风助燃的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的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用于烟道的热交换器多为铸造件,铸造件为了铸造时便于脱模,致使热交换表面小,热交换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热交换表面小、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交换芯、外管、左端箱、右端板构成的装置,其中,交换芯为由方管钢经焊接围成的矩形管道,交换芯的外壁周边焊有由扁钢构成的散热凸筋,交换芯的内壁周边焊有由扁钢构成的吸热凸筋;外管为由内层、外层构成的矩形管道,交换芯固定于外管的管腔内;由外管的内壁与交换芯的外壁围成的通道称为外通道,交换芯的内管腔称为内通道,工作时,炽热烟气通过内通道将交换芯加热,用于鼓风助燃的空气通过外通道被交换芯加热成热空气;利用方管钢、扁钢的表面积大来增加交换芯的热交换表面,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旨在使烟道热交换器达到增加热交换表面、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包括交换芯、外管、左端箱、右端板,其中:所述的交换芯为由方管钢经焊接围成的矩形柱状的管道;侧视投影,交换芯的管外壁均布焊有若干凸出的扁钢称为散热凸筋,交换芯的管内壁均布焊有若干凸出的扁钢称为吸热凸筋;所述方管钢为横截面呈矩形、中空薄壁的管状定型钢材;所述扁钢为横截面呈扁平矩形的带状定型钢材;
[0005]所述的外管为,由内向外,由耐火保温材料质的内层和钢质薄板的外层构成的中空矩形柱状的管道;外管的管外壁下面的右前角处设有凸出的、且与外管2的内腔相通的圆形钢管称为出风接口;
[0006]所述的左端箱为中心设有矩形通道、中空薄壁、矩形环状封闭的钢质箱体,左端箱的中心矩形通孔称为左内通道;左端箱的右侧箱壁临近且围绕所述左内通道处均布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分风孔,所述分风孔与左端箱的内腔相通;左端箱的上面的后边处设有凸出的、且与左端箱内腔相通的圆形钢管称为进风接口 ;
[0007]所述的右端板为矩形环状的钢质薄板构件;右端板的中心设有矩形通孔称为右内通孔;
[0008]交换芯位于外管的管腔中心,由外管的管内壁与交换芯的管外壁围成的通道称为外通道,由交换芯的内管腔和所述方管钢的管腔统称为内通道,左端箱封闭连接在外管的左端,右端板封闭连接在外管的右端,左端箱的所述左内通道的右口沿与交换芯的管外壁密封焊接连接,左端箱的右侧箱壁的外缘与外管的所述外层的左端密封焊接连接,右端板的所述内通孔的口沿与交换芯的管外壁密封焊接连接,右端板的左侧面与外管的所述外层的右端密封焊接连接。
[0009]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装置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0010]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0011]应用时,所述内通道经右端板的所述内通孔与熔化炉的烟道连接,内通道经左端箱的所述左内通道与烟囱连接;连接姿态可以是立式、卧式或倾斜连接。工作时,炽热烟气由右向左通过所述内通道将交换芯加热,冷空气由进风接口输入进入左端箱的内腔,再由分风孔均衡分配进入所述外通道,冷空气通过所述外通道时被交换芯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再由出风接口输出,用于对熔化炉进行鼓风助燃。
[0012]本装置利用表面积大的方管钢、扁钢来制作交换芯,使交换芯获得较之铸造件更大的热交换表面,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装置的所述耐火保温材料优选为岩棉板材。
[0013]上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交换芯、外管、左端箱、右端板构成的装置,其中,交换芯为由方管钢经焊接围成的矩形管道,交换芯的外壁周边焊有由扁钢构成的散热凸筋,交换芯的内壁周边焊有由扁钢构成的吸热凸筋;外管为由内层、外层构成的矩形管道,交换芯固定于外管的管腔内;由外管的内壁与交换芯的外壁围成的通道称为外通道,交换芯的内管腔称为内通道,工作时,炽热烟气通过内通道将交换芯加热,用于鼓风助燃的空气通过外通道被交换芯加热成热空气;利用方管钢、扁钢的表面积大来增加交换芯的热交换表面,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热交换表面小、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使烟道热交换器达到了增加热交换表面、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的轴测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的左视图;
[0017]图4是图1去除右端板4后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中A部的引出放大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21]图中:交换芯1、散热凸筋11、吸热凸筋121、外管2、内层21、外层22、出风接口 23、左端箱3、分风孔31、进风接口 32、右端板4、内通道01、外通道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包括交换芯1、外管2、左端箱3、右端板4,其中:所述的交换芯I为由方管钢经焊接围成的矩形柱状的管道;侧视投影,交换芯I的管外壁均布焊有若干凸出的扁钢称为散热凸筋11,交换芯I的管内壁均布焊有若干凸出的扁钢称为吸热凸筋121 ;所述方管钢为横截面呈矩形、中空薄壁的管状定型钢材;所述扁钢为横截面呈扁平矩形的带状定型钢材;
[0023]所述的外管2为,由内向外,由耐火保温材料质的内层21和钢质薄板的外层22构成的中空矩形柱状的管道;外管2的管外壁下面的右前角处设有凸出的、且与外管2的内腔相通的圆形钢管称为出风接口 23 ;
[0024]所述的左端箱3为中心设有矩形通道、中空薄壁、矩形环状封闭的钢质箱体,左端箱3的中心矩形通孔称为左内通道;左端箱3的右侧箱壁临近且围绕所述左内通道处均布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分风孔31,所述分风孔31与左端箱3的内腔相通;左端箱3的上面的后边处设有凸出的、且与左端箱3内腔相通的圆形钢管称为进风接口 32 ;
[0025]所述的右端板4为矩形环状的钢质薄板构件;右端板4的中心设有矩形通孔称为右内通孔;
[0026]交换芯I位于外管2的管腔中心,由外管2的管内壁与交换芯I的管外壁围成的通道称为外通道02,由交换芯I的内管腔和所述方管钢的管腔统称为内通道01,左端箱3封闭连接在外管2的左端,右端板4封闭连接在外管2的右端,左端箱3的所述左内通道的右口沿与交换芯I的管外壁密封焊接连接,左端箱3的右侧箱壁的外缘与外管2的所述外层22的左端密封焊接连接,右端板4的所述内通孔的口沿与交换芯I的管外壁密封焊接连接,右端板4的左侧面与外管2的所述外层22的右端密封焊接连接。
[0027]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装置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0028]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0029]应用时,所述内通道OI经右端板4的所述内通孔与熔化炉的烟道连接,内通道01经左端箱3的所述左内通道与烟囱连接;连接姿态可以是立式、卧式或倾斜连接。工作时,炽热烟气由右向左通过所述内通道01将交换芯I加热,冷空气由进风接口 32输入进入左端箱3的内腔,再由分风孔31均衡分配进入所述外通道02,冷空气通过所述外通道02时被交换芯I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再由出风接口 23输出,用于对熔化炉进行鼓风助燃。
[0030]本装置利用表面积大的方管钢、扁钢来制作交换芯1,使交换芯I获得较之铸造件更大的热交换表面,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装置的所述耐火保温材料优选为岩棉板材。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烟道热交换器,包括交换芯(I)、外管(2)、左端箱(3)、右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换芯(I)为由方管钢经焊接围成的矩形柱状的管道;侧视投影,交换芯(I)的管外壁均布焊有若干凸出的扁钢称为散热凸筋(11),交换芯(I)的管内壁均布焊有若干凸出的扁钢称为吸热凸筋(121);所述方管钢为横截面呈矩形、中空薄壁的管状定型钢材;所述扁钢为横截面呈扁平矩形的带状定型钢材; 所述的外管⑵为,由内向外,由耐火保温材料质的内层(21)和钢质薄板的外层(22)构成的中空矩形柱状的管道;外管(2)的管外壁下面的右前角处设有凸出的、且与外管(2)的内腔相通的圆形钢管称为出风接口(23); 所述的左端箱(3)为中心设有矩形通道、中空薄壁、矩形环状封闭的钢质箱体,左端箱(3)的中心矩形通孔称为左内通道;左端箱(3)的右侧箱壁临近且围绕所述左内通道处均布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分风孔(31),所述分风孔(31)与左端箱(3)的内腔相通;左端箱(3)的上面的后边处设有凸出的、且与左端箱(3)内腔相通的圆形钢管称为进风接口(32); 所述的右端板(4)为矩形环状的钢质薄板构件;右端板(4)的中心设有矩形通孔称为右内通孔; 交换芯(I)位于外管(2)的管腔中心,由外管(2)的管内壁与交换芯(I)的管外壁围成的通道称为外通道(02),由交换芯(I)的内管腔和所述方管钢的管腔统称为内通道(01),左端箱(3)封闭连接在外管(2)的左端,右端板(4)封闭连接在外管(2)的右端,左端箱(3)的所述左内通道的右口沿与交换芯⑴的管外壁密封焊接连接,左端箱(3)的右侧箱壁的外缘与外管⑵的所述外层(22)的左端密封焊接连接,右端板⑷的所述内通孔的口沿与交换芯(I)的管外壁密封焊接连接,右端板(4)的左侧面与外管(2)的所述外层(22)的右端密封焊接连接。
【文档编号】F28D7/10GK203550688SQ201320718255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金佩瑾 申请人:宁波佳比佳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