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932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罐装置,其蓄热换热装置安装在蓄热罐内,包括换热管和卡座,换热管为螺旋状的铜管,换热管通过卡座安装到蓄热罐内。其蓄热罐装置含有上述蓄热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罐装置,通过采用螺旋状的换热管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量,实现热量的存储与释放,并通过卡座将换热管固定在蓄热罐内,以降低换热管的震动。
【专利说明】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热量存储与释放的蓄热换热装置,以及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蓄热换热装置的蓄热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蓄热化霜排气加热模式中,排气热量通过蓄热材料转移至化霜阶段使用,实现了热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在热量转移过程中,铜管换热器负责把热量从铜管内的热量传递给蓄热材料。化霜阶段,又把蓄热材料的热量带出传递给系统。
[0003]因此,在蓄热罐有限的空间里,如何适当增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能提高换热量,是蓄热装置设计中必不可少的。
[0004]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小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换热与放热面积的蓄热换热装置,以及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蓄热换热装置的蓄热罐装置。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蓄热换热装置,安装在蓄热罐内,包括换热管和卡座;
[0007]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状的铜管;
[0008]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卡座安装到蓄热罐内。
[0009]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0010]所述换热管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
[0011]所述进口端与出口端位于远离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卡座连接的一侧。
[0012]其中,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直线部和螺旋部;
[0013]所述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进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旋部的一端连接;
[0014]所述螺旋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端连接。
[0015]其中,所述螺旋部以所述直线部为轴线呈螺旋状盘旋上升至所述出口端;
[0016]高温气态或液态物质通过所述进口端流入,通过所述直线部流入所述螺旋部,进行蓄热;
[0017]将被加热的气态或液态物质通过所述进口端流入,通过所述直线部流入所述螺旋部,进行放热。
[0018]其中,所述卡座设置有凹槽;
[0019]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0020]所述凹槽的圆弧形的直径与所述换热管的直径相适应。
[0021 ] 其中,所述换热管为外波纹管或外螺纹管。
[0022]还涉及一种蓄热罐装置,包括蓄热罐、蓄热材料和蓄热换热装置,蓄热罐内装有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包裹蓄热换热装置,所述蓄热换热装置为权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蓄热换热>J-U ρ?α装直。
[0023]其中,所述蓄热罐装置还包括上盖;
[0024]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蓄热罐的顶端;
[0025]所述上盖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多个卡槽;
[0026]所述蓄热罐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卡勾;
[0027]所述卡勾安装到所述卡槽内。
[0028]其中,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两个通孔;
[0029]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蓄热换热装置的换热管的直径相适应。
[00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31]本实用新型的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罐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采用螺旋状的换热管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量,同时实现热量的存储与释放,并通过卡座将换热管固定在蓄热罐内,以降低换热管的震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罐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3]图2为图1所示的蓄热罐装置的剖视图;
[0034]图3为图1所示的蓄热罐装置中换热管的轴测图;
[0035]图4为图3所示的换热管与上盖装配的立体图;
[0036]图5为图3所示的换热管的侧视图;
[0037]其中:
[0038]100-蓄热罐装置;
[0039]110-蓄热换热装置;
[0040]111-换热管;
[0041]1111-进口端;1112_ 出口端;1113_ 直线部;1114_ 螺旋部;
[0042]112-卡座;
[0043]120-蓄热罐;
[0044]130-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罐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6]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罐装置100包括蓄热罐120、蓄热材料(未示出)、蓄热换热装置110和上盖130,蓄热罐120内装有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包裹蓄热换热装置110,上盖130安装在蓄热罐120的顶端。
[0047]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上盖130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多个卡槽(未示出),蓄热罐120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卡勾(未示出),卡勾安装到卡槽内。上盖130与蓄热罐120通过卡勾与卡槽的配合,保证上盖130与蓄热罐120配合紧密,热量不易流失。
[0048]进一步地,为了节约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蓄热罐120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出来。
[0049]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上盖130上还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蓄热换热装置110的换热管111的直径相适应,便于对蓄热罐装置100进行蓄热与放热。
[0050]本实用新型的蓄热换热装置110,安装在蓄热罐120内,包括换热管111和卡座112,换热管111为螺旋状的铜管,换热管111通过卡座112安装到蓄热罐120内。
[0051]蓄热罐装置100在进行加热时,高温高压的排气会增加换热管111的进口端1111的震动和应力,因此,根据换热管111自身结构设计相应的固定装置即为卡座112。
[0052]本实用新型的蓄热换热装置110通过采用螺旋状的换热管111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量,同时实现热量的存储与释放。卡座112固定安装在蓄热罐120内,换热管111固定在卡座112上,以降低换热管111的振动。
[0053]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换热管111包括进口端1111和出口端1112,进口端1111与出口端1112位于远离换热管111与卡座112连接的一侧。
[0054]进一步地,换热管111还设置有直线部1113和螺旋部1114,直线部1113的一端与进口端1111连接,另一端与螺旋部1114的一端连接,螺旋部1114的另一端与出口端1112连接。
[0055]螺旋部1114以直线部1113为轴线呈螺旋状盘旋上升至出口端1112。这样,在进行热量存储时,可以实现热量由下而上,由于热运动具有向上传递的趋势,可以保证在竖向上加热上层的蓄热材料。
[0056]进一步地,进口端1111、出口端1112、直线部1113与螺旋部1114为一体。
[0057]高温气态或液态物质通入,通过进口端1111流入换热管111,通过直线部1113流入螺旋部1114,高温气态或液态物质在蓄热罐120内通过换热管111的铜管壁传递给蓄热罐120内的蓄热材料,热量被蓄热材料保存下来,实现蓄热的功能。
[0058]当需要使用蓄热材料所保存的热量时,只需将被加热的气态或液态物质通过进口端1111流入换热管111,通过直线部1113流入螺旋部1114,蓄热材料保存的热量即可隔着换热管111的铜管壁,把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给管内的被加热的气态或液态物质,由此实现了放热的过程。
[0059]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卡座112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凹槽的圆弧形的直径与换热管111的直径相适应。通过卡座112降低换热管111蓄热时的震动,要求卡座112与换热管111配合紧密,即卡座112的凹槽与换热管111具有一样的弯曲弯度,卡座112的凹槽的圆弧直径应与换热管111的直径相适应,保证换热管111与卡座112配合紧密。
[006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换热管111为外波纹管或外螺纹管。外波纹管或外螺纹管制成的换热管111可以增加传热速率。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直径至少为9.52以上的铜管加工制成外波纹管或外螺纹管的换热管111。
[0061]上述实用新型的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罐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采用螺旋状的换热管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量,同时实现热量的存储与释放,并通过卡座将换热管固定在蓄热罐内,以降低换热管的震动。
[006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热换热装置,安装在蓄热罐内,其特征在于: 包括换热管和卡座; 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状的铜管; 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卡座安装到蓄热罐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 所述进口端与出口端位于远离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卡座连接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直线部和螺旋部; 所述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进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旋部的一端连接; 所述螺旋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部以所述直线部为轴线呈螺旋状盘旋上升至所述出口端; 高温气态或液态物质通过所述进口端流入,通过所述直线部流入所述螺旋部,进行蓄执.将被加热的气态或液态物质通过所述进口端流入,通过所述直线部流入所述螺旋部,进行放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蓄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座设置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凹槽的圆弧形的直径与所述换热管的直径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为外波纹管或外螺纹管。
7.一种蓄热罐装置,包括蓄热罐、蓄热材料和蓄热换热装置,蓄热罐内装有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包裹蓄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换热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蓄热换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盖; 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蓄热罐的顶端; 所述上盖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多个卡槽; 所述蓄热罐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卡勾; 所述卡勾安装到所述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两个通孔; 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蓄热换热装置的换热管的直径相适应。
【文档编号】F28F1/00GK203672212SQ20132086577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冰军, 周中华, 韩雷, 吴会丽, 李俊峰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