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339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冷凝装置,一种冷凝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方的进气口和设于壳体下方的出液口;所述壳体为外壳体和内壳体双层机构,所述内壳体上方设有出液口,内壳体底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内壳体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转轴,搅拌叶片和电机组成;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内壳体腔内并外接于电机,所述搅拌叶片上固定在转轴上;外壳体侧面设有气压测量装置,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阀。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于内壳体的搅拌装置不断对冷却液进行搅拌,增加了散热速度,提高了蒸汽的冷凝速度;通过设于外壳体上的气压测量装置,方便对壳体内的气压实时监控,在气压过大或者过小时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种冷凝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化工生产过程中,冷凝是一些化工药品制备中的重要环节,将温度极高的蒸汽接入冷凝装置中,通过冷却蒸汽冷凝成液体排出,将液体收集即为所需化工药品。现有技术中的冷凝装置,对于冷却液仅仅做的是一般运用,即通过循环逆流带走热量的方式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冷却液的利用不够充分,从而冷凝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装置,该装置通过搅拌冷却液达到充分利用冷却液,提高冷凝效率的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方的进气口和设于壳体下方的出液口 ;所述壳体为外壳体和内壳体双层机构,所述内壳体上方设有出液口,内壳体底部设有进液口 ;所述内壳体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转轴,搅拌叶片和电机组成;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内壳体腔内并外接于电机,所述搅拌叶片上固定在转轴上;外壳体侧面设有气压测量装置,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阀。
[0005]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于内壳体的搅拌装置不断对冷却液进行搅拌,增加了散热速度,提高了蒸汽的冷凝速度;通过设于外壳体上的气压测量装置,方便对壳体内的气压实时监控,在气压过大或者过小时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为进气口,2为出液口,301为外壳体,302为内壳体,4为出液口,5为进液口,6为转轴,7为搅拌叶片,8为电机,9为单向阀,10为气压测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凝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方的进气口 I和设于壳体下方的出液口 2 ;所述壳体为外壳体301和内壳体302双层机构,所述内壳体301上方设有出液口 4,内壳体301底部设有进液口 5 ;所述内壳体302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转轴6,搅拌叶片7和电机8组成;所述转轴6设于所述内壳体301腔内并外接于电机8,所述搅拌叶片7上固定在转轴6上。
[0010]进一步的,外壳体301侧面设有气压测量装置10,气压测量装置10能对外壳体301腔体内的气压进行实时监控,在气压过大或者过小时进行及时调整,极大地保证了生产安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阀9,单向阀9的设置使得气体不能逆向跑出壳体,保证了生产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凝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方的进气口和设于壳体下方的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外壳体和内壳体双层机构,所述内壳体上方设有出液口,内壳体底部设有进液口 ;所述内壳体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转轴,搅拌叶片和电机组成;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内壳体腔内并外接于电机,所述搅拌叶片上固定在转轴上;外壳体侧面设有气压测量装置,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阀。
【文档编号】F28B1/02GK204007189SQ20142007207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发明者】赵济彦 申请人:赵济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