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344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包括:烟囱(1)、支撑构件(2)、脱硫塔(3)、脱硫塔入口烟道(4)、烟气空冷器(5)、除雾器(6)、烟气加热器(7)、氧化风机(8)、氧化空气联络管(9),其特征在于:烟囱(1)支撑于支撑构件(2)上,脱硫塔(3)位于烟囱(1)下方,脱硫塔(3)的出口与烟囱(1)底部连通,脱硫塔入口烟道(4)上设有烟气空冷器(5);脱硫塔(3)内设有除雾器(6),除雾器(6)的上方设有烟气加热器(7),烟气加热器(7)的入口与氧化风机(8)的出口管道连接,烟气加热器(7)的出口管道与脱硫塔(3)下部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占地面积减小、系统阻力减小、脱硫风机电耗降低、机组运行可靠性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火力发电厂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石灰石一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或称脱硫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吸收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后,结晶形成二水石膏。经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浓缩、脱水,使其含水量小于10%,然后用输送机送至石膏贮仓堆放,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再经过换热器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入大气(也有不加热升温直接排放的)。由于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通过循环泵反复循环与烟气接触,吸收剂利用率很高,钙硫比比较低,脱硫率可大于95%。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烟气脱硫、加热、排放装置相互独立布置,占地面积大,设备拥挤;烟道流程迂回曲折,系统阻力大,不得已在吸风机出口又串联了一级增压风机。包括增压风机在内的大量脱硫耗电设备的增加使火力发电厂自身耗电量大幅度增加,净输出电能减少,机组的供电煤耗显著增加;增压风机的增设,同时其旁路烟气挡板的取消还使得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可靠性进一步降低;由于增压风机故障而导致的机组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将增加。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火力发电厂石灰石一石骨法脱硫系统耗电量大、设备可靠性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包括:烟囱(I)、支撑构件(2)、脱硫塔(3)、原烟气烟道(4)、烟气空冷器(5)、除雾器(6)、烟气加热器(7)、氧化风机(8)、氧化空气联络管(9),其特征在于:烟囱(I)支撑于支撑构件
(2)上,脱硫塔(3)位于烟囱(I)下方,脱硫塔(3)的出口与烟囱(I)底部连通,原烟气烟道(4)与脱硫塔(3)连接,其上设有烟气空冷器(5);脱硫塔(3)内设有除雾器(6),除雾器
(6)的上方设有烟气加热器(7),烟气加热器(7)的入口与氧化风机(8)的出口管道连接,烟气加热器(7)的出口管道与脱硫塔(3)下部连接,该出口管道还设有至相邻脱硫塔的氧化空气联络管(9)。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其益效果是:脱硫塔位于烟囱下方,设备占地面积减小,烟道及烟囱筒体长度缩短,烟气的流动阻力大大降低,因而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增压风机以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可靠性,同时可大幅度降低脱硫厂用电耗;采用氧化风机出口的热空气作为热源,在使脱硫后的净烟气得到加热的同时,也降低了氧化风机出口的空气温度,因而脱硫氧化空气可以不用或少用减温水,有利于减少脱硫废水;在脱硫塔上位布置的烟气加热器较现有技术的回转式烟气换热器而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烟气阻力损失,同时避免了原烟气向净烟气侧的泄露问题。烟囱设置于脱硫塔上部还克服了现有技术脱硫后烟道及烟?的酸液腐蚀问题。烟气空冷器采用自然通风冷却,降低了脱硫塔入口的烟气温度,有利于烟气脱硫反应的进行和提高脱硫效率而不需要消耗任何机械动力;在脱硫塔入口可以少用或不用减温水,一可以减少脱硫废水,二可以降低烟气阻力,有利于烟气进塔后的扩散及与喷淋而下的脱硫浆液的充分接触而提高脱硫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0007]图中:1_烟@,2_支撑构件,3-脱硫塔,4-原烟气烟道,5-烟气空冷器,6-除雾器,7-烟气加热器,8-氧化风机,9-氧化空气联络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09]参见图1,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包括:烟囱(I)、支撑构件(2)、脱硫塔(3)、原烟气烟道(4)、烟气空冷器(5)、除雾器(6)、烟气加热器(7)、氧化风机(8)、氧化空气联络管(9),其特征在于:烟囱(I)支撑于支撑构件(2)上,脱硫塔(3)位于烟囱(I)下方,脱硫塔(3)的出口与烟囱(I)底部连通,原烟气烟道(4)与脱硫塔(3)连接,其上设有烟气空冷器(5);脱硫塔(3)内设有除雾器(6),除雾器(6)的上方设有烟气加热器(7),烟气加热器
(7)的入口与氧化风机(8)的出口管道连接,烟气加热器(7)的出口管道与脱硫塔(3)下部连接,该出口管道还设有至相邻脱硫塔的氧化空气联络管(9)。
[0010]锅炉烟气通过原烟气烟道(4)经过烟气空冷器(5)降温后进入脱硫塔(3),脱硫后的净烟气沿脱硫塔(3)向上流动,经过除雾器(6)除去携带的雾滴后,继续向上流动经过烟气加热器(7),净烟气被加热后进入烟? (I),最终从烟? (I)顶端排入大气。
[0011]烟气加热器(7)为表面式换热器,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多组,且可采用烟气、蒸汽、热空气等多种热源;在此,氧化风机(8)出口的热空气进入烟气加热器(7)的管侧,将热量传递给经过脱硫后的净烟气后,其温度降低,通过与脱硫塔(3)下部连接的管道进入脱硫塔(3)下部与脱硫塔(3)内的配气母管(图中未示出)连接;参见图1,对于双塔共用烟囱系统而言,与脱硫塔(3)下部连接的氧化空气管道之间设有氧化空气联络管(9)。
[0012]烟气空冷器(5)是由若干个截面较小的平行烟道支路组成的(图中未示出),相邻的烟道支路之间形成了空气的自然对流通道,以起到对原烟气的冷却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包括:烟囱(I)、支撑构件(2)、脱硫塔(3)、脱硫塔入口烟道(4)、烟气空冷器(5)、除雾器(6)、烟气加热器(7)、氧化风机(8),氧化空气联络管(9),其特征在于:烟囱(I)支撑于支撑构件(2)上,脱硫塔(3)位于烟囱(I)下方,脱硫塔(3)的出口与烟囱⑴底部连通,脱硫塔入口烟道⑷上设有烟气空冷器(5);脱硫塔(3)内设有除雾器出),除雾器出)的上方设有烟气加热器(7),烟气加热器(7)的入口与氧化风机(8)的出口管道连接,烟气加热器(7)的出口管道与脱硫塔(3)下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脱硫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加热器(7)的入口与氧化风机(8)的出口管道连接,烟气加热器(7)的出口管道与脱硫塔(3)下部连接,该出口管道还设有至 相邻脱硫塔的氧化空气联络管(9)。
【文档编号】F23J15/00GK203731451SQ201420082192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发明者】石福军 申请人:石福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