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燃烧蓄热体及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380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燃烧蓄热体及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燃烧蓄热体及燃烧器,燃烧器包括底座、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和用于喷出混合气体燃烧的燃烧蓄热体,底座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燃气入口和燃气仓、相互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空气仓,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包括多个燃气管道、多个空气管道、多个用于将燃气和空气混合的预混嘴,多个燃气管道分别与燃气仓连通,多个空气管道分别与空气仓连通,每个预混嘴对应与一个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连通,燃烧蓄热体包括本体和多个贯穿本体的通气孔,燃气管道、空气管道和预混嘴对应穿入通气孔内,预混嘴具有混合气出口,混合气出口与通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燃烧速度快,可大幅提高燃烧效率的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并使燃烧更为稳定。
【专利说明】一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燃烧蓄热体及燃烧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器,同时涉及在该燃烧器上使用的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和燃烧蓄热体。
【背景技术】
[0002]现在餐厅、食堂等燃烧器一般是鼓风式燃气燃烧器,采用鼓风增氧与燃气混合,为了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减少CO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在燃气进入灶头喷嘴点火前,先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再送入灶头点火燃烧。
[0003]现在的燃烧器一般都设置有单独的预混器或在燃烧器座内设置预混腔,空气和燃气在预混器或预混腔内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再从最上部炉头的喷嘴喷出,点火燃烧。这种结构的燃烧器,都是在燃烧器座内或进入燃烧器座之前进行预混,而且预混腔出来后的混合气体同时与炉头上的若干喷嘴连通,向整个炉头的喷嘴提供混合气体,致使热效率低,点火慢,而且燃烧不稳定,容易回火。
[0004]另外,在烹饪时,如果有食物残渣或汤、水等液体溢出锅外时,就会顺着灶头流下进入燃烧器座的内部,由于燃烧器座的底部是封闭的,液体会进入侧壁上的空气入口、燃气入口,造成燃烧器的堵塞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燃烧速度快,可大幅提高燃烧效率的燃气空气预混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速度快,提高燃烧效率的燃烧蓄热体。
[0007]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速度快,可大幅提高燃烧效率,并使燃烧更为稳定的燃烧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包括与燃气仓连通的燃气管道和与空气仓连通的空气管道,在所述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的顶部设置预混嘴,在所述预混嘴上设置有燃气腔、混合腔和混合气出口,所述预混嘴为倒置的三层台阶结构,所述燃气腔、混合腔、混合气出口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三层台阶上,所述燃气腔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混合腔与空气管道连通,所述燃气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通过过渡通道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预混嘴为三层圆台结构,每层的横断面呈梅花状,在每层圆台侧壁上的凹腔分别形成所述燃气腔、混合腔和混合气出口,最下层的圆台套接在所述燃气管道的顶部,中间层的圆台套接在所述空气管道的顶部,所述燃气管道套在所述空气管道的内。
[0011]进一步,在所述预混嘴的顶部还具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直径小于最上一层圆台的直径。
[0012]进一步,所述预混嘴为陶瓷材料的一体式结构。[00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0014]一种燃烧蓄热体,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本体的用于喷出混合气体的通气孔,相邻的所述通气孔之间通过通道相互串通。
[0015]进一步,所述通气孔的横断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0016]进一步,所述通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顶部并为向上敞口的凹槽结构。
[0017]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
[0018]—种燃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燃气入口和燃气仓、相互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空气仓,还包括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和用于喷出混合气体燃烧的燃烧蓄热体,所述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包括多个燃气管道、多个空气管道、多个用于将燃气和空气混合的预混嘴,多个所述燃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燃气仓连通,多个所述空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空气仓连通,每个所述预混嘴对应与一个所述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连通,所述燃烧蓄热体包括本体和多个贯穿本体的通气孔,所述燃气管道、空气管道和预混嘴对应穿入所述通气孔内,所述预混嘴具有混合气出口,所述混合气出口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0019]进一步,在所述预混嘴上设置有燃气腔、混合腔和混合气出口,所述预混嘴为倒置的三层台阶结构,所述燃气腔、混合腔、混合气出口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三层台阶上,所述燃气腔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混合腔与空气管道连通,所述燃气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通过过渡通道连通。
[0020]进一步,所述预混嘴为三层圆台结构,每层的横断面呈梅花状,在每层圆台侧壁上的凹腔分别形成所述燃气腔、混合腔和混合气出口,最下层的圆台套接在所述燃气管道的顶部,中间层的圆台套接在所述空气管道的顶部,所述燃气管道套在所述空气管道的内。
[0021]进一步,在所述预混嘴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直径小于最上一层圆台的直径。
[0022]进一步,所述燃烧蓄热体中相邻的所述通气孔之间通过通道相互串联。
[0023]进一步,所述通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顶部并为向上敞口的结构。
[0024]进一步,所述通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燃气管道、空气管道和预混嘴的直径。
[0025]进一步,在所述燃烧蓄热体的外周套装一个护罩,所述护罩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向中心凸出的的多个凸台,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所述本体底部搭置在所述凸台上。
[0026]进一步,在所述护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向中心凸出的定位台,所述燃烧蓄热体上相应设置有多个内凹的定位凹槽,所述燃烧蓄热体与所述护罩之间通过耐火泥粘接在一起。
[0027]进一步,在所述燃烧蓄热体的一侧设置高压点火瓷针,所述瓷针插入燃烧蓄热体内与通气孔连通,所述瓷针的另一端接高压线。
[0028]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燃烧蓄热体及燃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9](I)用于燃气和空气混合的预混嘴设置在接近燃烧器顶部的位置,燃气和空气直接在燃烧器的顶部位置进行预混,不提前预混,可以达到抗回火、使火焰更为稳定的目的,同时也使得燃烧效率得以较大的提高。
[0030](2)预混嘴与通气孔之间形成一个型腔,该型腔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产生温室效应,使混合气体的温度很快上升到1400度,大大提高了燃烧速度。
[0031](3)燃烧蓄热体的若干通气孔之间通过相通道相互串联,在点火时,只要有一个通气孔的顶部燃烧,就可以迅速蔓延至整个燃烧蓄热体的表面,燃烧速度与现有的燃烧器相比提高数倍。
[0032](4)燃烧蓄热体上的通气孔直径要大于燃气管道、空气管道和预混嘴的直径,如果出现溢锅等现象时,水或液体就会进入通气孔并顺着通气孔向下流,且从护罩底部的排水通道流出,可以有效避免水或液体等堵塞通气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35]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蓄热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空气预混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7]图5是本实用新型预混嘴结构示意图;
[0038]图6是图5的剖面图;
[0039]图7是图5的A-A剖视图;
[0040]图8是图5的B-B剖视图;
[0041]图9是本实用新型护罩结构示意图;
[0042]图10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安装在灶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3]如图1至图10所示,底座1,燃气空气预混装置2,燃烧蓄热体3,本体3a,通气孔3b,通道3c,燃气入口 4,燃气仓5,空气入口 6,空气仓7,燃气管道8,空气管道9,预混嘴10,燃气腔11,混合腔12,混合气出口 13,过渡通道14,圆筒状结构15,护罩16,凸台17,排水通道18,定位台19,定位凹槽20,支撑架21,锅体22,燃烧器23,瓷针24。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一个底座1、燃气空气预混装置2和燃烧蓄热体3。
[0046]底座I上设置有燃气入口 4、燃气仓5、空气入口 6和空气仓7,燃气入口 4和燃气仓5连通,空气入口 6与空气仓7连通,燃气入口 4与燃气阀(图中未示出)的燃气出口连接,空气入口 6与鼓风机(图中未示出)的出风侧连接,鼓风机的进风侧连接燃气空气同步调节装置,燃气仓5设置在空气仓7的下方,燃烧蓄热体3安装在底座I的上方。
[0047]如图1至图3所示,燃烧蓄热体3包括本体3a和多个贯穿本体的通气孔3b,相邻的通气孔3b之间通过通道3c相互串联,通道3c设置于本体3a的顶部并为向上敞口的结构,在点火时,只要有一个通气孔3b的顶部燃烧,就可以迅速蔓延至整个燃烧蓄热体3的表面,燃烧速度与现有的燃烧器相比提高数倍。本实施例中,燃烧蓄热体3优选采用陶瓷材料。
[0048]如图1和图2所示,燃气空气预混装置2包括多个燃气管道8、多个空气管道9和多个预混嘴10,预混嘴10用于将燃气和空气进行混合,再送入燃烧蓄热体3内点火燃烧,预混嘴10优选采用耐高温特殊陶瓷的材料。
[0049]多个燃气管道8相互平行地垂直安装在燃气仓3的上方,多个燃气管道8的底部与燃气仓5连通,燃气管道8穿过空气仓7向上延伸,多个空气管道9相互平行进垂直安装在空气仓7的上方,空气管道9的底部与空气仓7连通。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将燃气管道8套在空气管道9的内部,燃气管道8和空气管道9套装后对应穿入燃烧蓄热体3的通气孔3b中,燃气管道8的直径小于空气管道9的直径,燃气进入燃气管道8,空气进入空气管道9与燃气管道8之间的间隙中,在每个燃气管道8和空气管道9的顶部安装一个预混嘴10,预混嘴10也位于通气孔3b的内部,而且安装在通气孔3b的接近顶部的位置。
[0050]如图3至图7所示,在预混嘴10上设置有燃气腔11、混合腔12和混合气出口 13,预混嘴10为倒置的三层台阶结构,燃气腔11、混合腔12、混合气出口 1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三层台阶上,本实施例中,优选,预混嘴10采用三层圆台的结构,每层的横断面呈梅花状,在每层圆台侧壁上的凹腔分别形成燃气腔11、混合腔12和混合气出口 13,最下层的圆台套接在燃气管道8的顶部,使燃气腔11与燃气管道8连通,中间层的圆台套接在空气管道9的顶部,使混合腔12与空气管道9连通,燃气腔11与混合腔12之间通过过渡通道14连通,过渡通道14由两层圆台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的,每个混合气出口 13的纵断面呈拱形门的形状,混合气出口 13与燃烧蓄热体3的通气孔3b连通。从燃气管道8进入的燃气上升进入预混嘴10的燃气腔11,再经过过渡通道14进入上层的混合腔12,此时,空气从空气管道9上升至混合腔12,燃气和空气在混合腔12内混合,最后从最上层的混合气出口 13流出。流出的混合气直接进入通气孔3b内,向上从通气孔3b的顶部喷出,即可点火燃烧。
[0051]本实施例中,在预混嘴10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结构15,圆筒状结构15的直径小于最上一层圆台的直径。混合气从混合气出口 13流出后,向上流动,经圆筒状结构15处形成扰流,使混合气混合更加均匀,又由于预混嘴10设置的通气孔3b的顶部,直接在燃烧器的顶部位置进行预混,不提前预混,可以达到抗回火、使火焰更为稳定的目的,同时也使得燃烧效率得以较大的提高。另外,预混嘴10与通气孔3b之间形成一个型腔,该型腔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产生温室效应,得到高温提升,在预混嘴10的混合气出口13处就已开始燃烧,型腔周围温度很快上升,周围陶瓷的燃烧蓄热体3和陶瓷的预混嘴10都很快被烧红,实现了二次加热,预混嘴10耐高温,燃烧速度更快,起到助燃的作用。刚出来的混合气体遇到高温的燃烧蓄热体3和预混嘴10爆燃,使温度很快上升到1400度,大大提高了燃烧速度。
[0052]本实施例中,燃烧蓄热体3上的通气孔3b直径要大于燃气管道8、空气管道9和预混嘴10的直径,这样,如果出现溢锅等现象,水或液体就会进入通气孔3b并顺着通气孔3b向下流,直到底座I的上表面上。
[0053]如图1和图2所示,在燃烧蓄热体3的外周再套上一圈护罩16,护罩16对燃烧蓄热体3对起着保护的作用,护罩16固定安装在底座I的上方,护罩16与底座I焊接固定,。如图9所示,护罩16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向中心凸出的的多个凸台17,凸台17的高度大约在6_左右,相邻的两个凸台17之间形成排水通道18,燃烧蓄热体3的本体3a底部搭置在凸台17上。从通气孔3b中流出的水和液体,会从护罩16底部周边的多个排水通道18流出燃烧器,进而可以有效避免水或液体等堵塞通气孔3b。
[0054]如图9所示,在护罩16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向中心凸出的定位台19,燃烧蓄热体3的本体3a上相应设置有多个内凹的定位凹槽20,燃烧蓄热体3与护罩16之间相互插接并通过耐火泥粘接在一起。
[0055]如图10所示,该燃烧器23安装在支撑架21的内部,锅体22放置在支撑架21上,混合气在燃烧器23的表面燃烧为锅体22加热。在燃烧蓄热体3的一侧还设置有高压点火瓷针24,底座I下方端头接高压线,瓷针24插入燃烧蓄热体3内与通气孔3b连通,通过插入燃烧蓄热体3内的点火瓷针24末端对空气管道9放电点燃预混后的燃气。
[0056]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燃气仓连通的燃气管道和与空气仓连通的空气管道,在所述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的顶部设置预混嘴,在所述预混嘴上设置有燃气腔、混合腔和混合气出口,所述预混嘴为倒置的三层台阶结构,所述燃气腔、混合腔、混合气出口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三层台阶上,所述燃气腔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混合腔与空气管道连通,所述燃气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通过过渡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嘴为三层圆台结构,每层的横断面呈梅花状,在每层圆台侧壁上的凹腔分别形成所述燃气腔、混合腔和混合气出口,最下层的圆台套接在所述燃气管道的顶部,中间层的圆台套接在所述空气管道的顶部,所述燃气管道套在所述空气管道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混嘴的顶部还具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直径小于最上一层圆台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嘴为陶瓷材料的一体式结构。
5.一种燃烧蓄热体,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本体的用于喷出混合气体的通气孔,相邻的所述通气孔之间通过通道相互串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横断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顶部并为向上敞口的凹槽结构。
8.一种燃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燃气入口和燃气仓、相互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空气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和用于喷出混合气体燃烧的燃烧蓄热体,所述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包括多个燃气管道、多个空气管道、多个用于将燃气和空气混合的预混嘴,多个所述燃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燃气仓连通,多个所述空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空气仓连通,每个所述预混嘴对应与一个所述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连通,所述燃烧蓄热体包括本体和多个贯穿本体的通气孔,所述燃气管道、空气管道和预混嘴对应穿入所述通气孔内,所述预混嘴具有混合气出口,所述混合气出口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混嘴上设置有燃气腔、混合腔和混合气出口,所述预混嘴为倒置的三层台阶结构,所述燃气腔、混合腔、混合气出口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三层台阶上,所述燃气腔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混合腔与空气管道连通,所述燃气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通过过渡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嘴为三层圆台结构,每层的横断面呈梅花状,在每层圆台侧壁上的凹腔分别形成所述燃气腔、混合腔和混合气出口,最下层的圆台套接在所述燃气管道的顶部,中间层的圆台套接在所述空气管道的顶部,所述燃气管道套在所述空气管道的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混嘴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直径小于最上一层圆台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蓄热体中相邻的所述通气孔之间通过通道相互串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顶部并为向上敞口的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燃气管道、空气管道和预混嘴的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蓄热体的外周套装一个护罩,所述护罩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向中心凸出的的多个凸台,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所述本体底部搭置在所述凸台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向中心凸出的定位台,所述燃烧蓄热体上相应设置有多个内凹的定位凹槽,所述燃烧蓄热体与所述护罩之间通过耐火泥粘接在一起。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蓄热体的一侧设置高压点火瓷针,所述瓷针插 入燃烧蓄热体内与通气孔连通,所述瓷针的另一端接高压线。
【文档编号】F23D14/64GK203771403SQ20142012813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胡宇 申请人:胡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