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中空钢构炉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552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双层中空钢构炉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中空钢构炉墙,该炉墙包括由外向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外层钢板、中间层钢板和内层钢板;在外层与中间层钢板之间形成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在中间层与内层钢板之间形成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外层与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及炉膛依次流体地连通,在内层钢板的内侧设有绝热层,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上设有助燃空气输入口,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上设有助燃空气输出口,工作时,来自外界的助燃空气通过助燃空气输入口先进入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然后进入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后由助燃空气输出口流出,最后进入炉膛内进行助燃。本实用新型能极大地降低炉墙对外界的散热损失,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更好地达到节能降耗效果。
【专利说明】双层中空钢构炉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中所使用的炉墙,属于工业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锅炉的热损失中,散热损失是众多热损失中的重要一项,而通过炉体的外墙即炉墙的散热损失又是所有散热损失中的重中之重。
[0003]现有的锅炉炉墙是采用各种保温绝热材料诸如耐火砖、耐火混凝土等制成的,它们都有两个共性,即:(1)组成炉墙的保温绝热材料都固定在既定的位置上;(2)它们都是固体,不是流体。由于任何材料都有导热性质,长时间工作后就会升温,这样,无论怎样多用保温材料,由于保温材料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炉内的热量最终都将被或多或少地传导到炉外,从而造成热量的损失。而如果炉墙制得太厚,势必造成锅炉过于笨重、耗材过多、运输不便,经济上不合理,也难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极大地降低炉墙对外界的散热损失,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更好地达到节能降耗效果的双层中空钢构炉墙。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双层中空钢构炉墙,用于锅炉炉体的外墙,所述锅炉包括炉膛,该炉墙包括由外向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外层钢板、中间层钢板和内层钢板;在所述外层钢板与中间层钢板之间形成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中间层钢板与内层钢板之间形成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与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及炉膛依次流体地连通,在所述内层钢板的内侧设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绝热层,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助燃空气输入口,所述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上设有与炉膛相通的助燃空气输出口,工作时,来自外界的助燃空气通过所述助燃空气输入口先进入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然后进入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后由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流出,最后进入炉膛内进行助燃。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和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的通道内均设有导流板。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处还设有空气预热器,所述助燃空气由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流出后,经所述空气预热器预热,最后进入炉膛内进行助燃。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炉墙与现有技术中炉墙不同的是,它不是由砖砌的,其主体部分是中空的,它是采用由外向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外层钢板、中间层钢板和内层钢板制成的双层中空体,在此双层中空的通道中,助燃锅炉的外界冷空气,在此其间流动,这股助燃空气流过此双层中空的通道后,最终的目的地是进入此锅炉的炉膛,投入燃烧。
[0010]本实用新型的钢板炉墙是中空的,在中间是不停流动的空气,这流动的空气是组成炉墙的一部分,即炉墙中有部分不是固体,而是气体;而此气体不是固定在一个既定的位置上,而是在不停地流动,这空气不断地从外界进入,通过双层中空通道,然后进入炉膛参与燃烧。
[0011]本实用新型外层钢板与中间层钢板之间形成的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在此通道中流动的空气,刚从外界进入,而与它相邻的中间层钢板与内层钢板之间形成的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在此通道中流动的空气,自身的温度也升不高,因此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中的空气基本上能保持在常温。如此设置的炉墙,能从炉内通过炉墙传递到炉外的热量是极少的,从而极大地降低炉墙对外界的散热损失,更好地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在内层钢板的内侧设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绝热层后,这样传到内层钢板上的热量很少,在中间层钢板与内层钢板之间流动的空气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升高较多,而且,由于空气是流动的,具有设计既定的流速,因此它们稍有升温,却已进入了炉膛参与了燃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炉墙对外界的散热损失。
[0013]本实用新型在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和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的通道内均设有导流板后,这样使空气的流动没有死角,使空气能以设计要求的流速流动,保持空气尽可能为层流状态,能减少气流的阻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层中空钢构炉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层中空钢构炉墙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层中空钢构炉墙安装在锅炉上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见图1、2、3所示的一种双层中空钢构炉墙,用于锅炉炉体的外墙,所述锅炉包括炉膛9、燃烧器12和炉管13,在炉膛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绝热层14,在炉膛9的底部还设有炉膛排烟通道9 一 1,该炉墙包括由外向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外层钢板1、中间层钢板2和内层钢板3 ;在所述外层钢板I与中间层钢板2之间形成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在所述中间层钢板2与内层钢板3之间形成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与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及炉膛9依次流体地连通,在所述内层钢板3的内侧设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绝热层6,在该绝热层6之内即为普通的锅炉内部结构,如为盘管形的所述炉管13、炉膛9等,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助燃空气输入口7,所述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上设有与炉膛9相通的助燃空气输出口 8,工作时,来自外界的助燃空气10通过所述助燃空气输入口 7首先进入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然后进入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后由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 8流出,最后进入炉膛9内进行助燃。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和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的通道内均设有导流板,图中未示。所述导流板可根据安装部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形状的市售的导流板,布置导流板的目的与作用是为了让空气的流动没有死角,使空气能以设计要求的流速流动,保持空气尽可能为层流状态,减少气流的阻力等。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 8处还设有空气预热器11,如图3所示,该空气预热器11可以安装在助燃空气输出口 8与进入炉膛9的入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助燃空气10由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 8流出后,经所述空气预热器11预热,然后进入燃烧器12,最后进入炉膛9内进行助燃。
[002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钢板形成炉墙,在三层钢板之间形成二层中空的通道,在锅炉运行期间,助燃的外界空气10先进入外层钢板I与中间层钢板2之间形成的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然后绕到中间层钢板2与内层钢板3之间形成的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经过二通道后,助燃空气10或者直接进入该锅炉的炉膛9,成为助燃风;或者进入空气预热器11,然后进入该锅炉的炉膛9,成为助燃风。经过试用,本实用新型的炉墙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炉墙对外界的散热损失,获得了很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中空钢构炉墙,用于锅炉炉体的外墙,所述锅炉包括炉膛(9),其特征在于:该炉墙包括由外向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外层钢板(I)、中间层钢板(2)和内层钢板(3);在所述外层钢板(I)与中间层钢板(2)之间形成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在所述中间层钢板(2)与内层钢板(3)之间形成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与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及炉膛(9)依次流体地连通,在所述内层钢板(3)的内侧设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绝热层(6),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助燃空气输入口(7),所述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上设有与炉膛(9)相通的助燃空气输出口(8),工作时,来自外界的助燃空气(10)通过所述助燃空气输入口(7)先进入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然后进入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后由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8)流出,最后进入炉膛(9)内进行助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中空钢构炉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4 )和内层助燃空气流通通道(5 )的通道内均设有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中空钢构炉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8)处还设有空气预热器(11),所述助燃空气(10)由所述助燃空气输出口(8)流出后,经所述空气预热器(11)预热,最后进入炉膛(9 )内进行助燃。
【文档编号】F23L15/00GK204006092SQ20142031892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沈以真 申请人:常州综研加热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