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566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包括上炉排、下炉排、排渣板和弹簧;上炉排靠近前墙一侧的高度高于远离前墙一侧的高度,采用分段送风方式,使煤充分燃烧以及防止过量的空气进入炉内,使排烟热损失增加;弹簧设置在排渣板的下方,弹簧连接在排渣板的另一侧上并支持该排渣板,排渣板水平设置,排渣板的另一侧靠近上炉排远离前墙的一侧,当煤渣超过一定的质量时,排渣板会向下倾斜,煤渣滑落到灰渣室,除渣后排渣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复到水平位置;下炉排间隙比较密,这样设置能有效防止来自上炉排的未燃烧或者燃烧不完全的细小煤颗粒直接掉进灰渣室内,可使其在下炉排继续燃烧,达到提高煤炭燃烧效率,节约资源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烤房燃烧室的炉排结构,尤其适用于烟叶烤房燃烧室的 炉排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烤房燃烧室基本上都是手烧炉,炉排是水平设置在燃烧室底部,煤由人工经 炉门投入炉内,铺洒在炉排上形成煤层。燃烧所需空气由炉排下方穿过炉排的通风孔隙,自 下而上进入煤层,参与燃烧反应。煤燃烧后形成的大部分较大的灰渣由人工经炉门扒出,而 细小的灰屑则由炉排缝隙落入灰坑,并由灰门清出,这种炉排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0003] ( 1)没有分段送风结构,在煤刚投入炉内阶段,煤层最厚,其通风阻力最大,因此吸 入炉膛的空气量最少,而此时煤中的挥发分大量分解出来,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均需要大 量的空气,空气量的不足必然导致燃烧不完全,造成较大的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0004] (2)在燃烧室运行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拔火操作和定期清渣除灰。
[0005] (3)由于炉膛炉排通常是采用单层的,大小小于炉排孔径的细小煤粒还未来得及 燃烧或者未燃烧完全就掉进灰渣室里,使得煤炭利用率降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段送风、自动排渣、煤炭利用率高以及自 动实现了预热、干燥、着火、燃烧、燃尽过程,无需司炉人员经常地添煤、拨火、钩灰,减少了 司炉人员劳动强度的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包括镶嵌在炉墙体的左右墙和前墙中的上炉排、镶嵌 在炉墙体的左右墙中的下炉排、铰接在炉墙体的后墙上的排渣板以及一端连接在炉墙体的 后墙上的弹黃;
[0009] 所述上炉排呈倾斜状,上炉排靠近前墙一侧的高度高于远离前墙一侧的高度,所 述上炉排靠近前墙一侧的炉条与炉条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前墙一侧的炉条与炉条之间的 距离;
[0010] 所述弹簧设置在排渣板的下方,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排渣板的另一侧上并支持该 排渣板,排渣板水平设置,排渣板的另一侧靠近上炉排远离前墙的一侧;
[0011] 所述下炉排水平设置在上炉排的下方,所述下炉排上均布设置多个炉孔。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3] 1、上炉排靠近前墙一侧由于煤层最厚,其通风阻力最大,而此时煤中的挥发分大 量分解出来,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均需要大量的空气。由此上炉排靠近前墙一侧的炉条与 炉条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前墙一侧的炉条与炉条之间的距离,炉条与炉条之间较大的炉排 间隙,这样能够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燃烧充分;对于上炉排远离前墙一侧的煤层较薄,设 置的炉排间隙较小,可有效防止过量的空气进入炉内,使排烟热损失增加。
[0014] 2、可以自动排渣,排渣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当排渣板上煤渣超过一定 质量时,煤渣板会向下倾斜,煤渣滑落到灰渣室,除渣后除渣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复到水 平位置。
[0015] 3、下炉排上均布设置多个孔径较小的炉孔,可有效防止来自上炉排的未燃烧或者 燃烧不完全的细小煤颗粒直接掉进灰渣室内,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0016] 4、上炉排倾斜分布自动实现了预热、干燥、着火、燃烧、燃尽过程,无需司炉人员经 常地添煤、拨火、钩灰,减少了司炉人员的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一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上炉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下炉排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1一上炉排;2-下炉排;3-排渣板;4一弹簧;5-炉条;6-炉孔; 7-灰禮:室;8-炉门;9一可移动除灰门;10-炉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所示,一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包括镶嵌在炉墙体10的左右墙和前墙中 的上炉排1、镶嵌在炉墙体10的左右墙中的下炉排2、铰接在炉墙体10的后墙上的排渣板 3以及一端连接在炉墙体10的后墙上的弹黃4。
[0022] 其中,上炉排1的结构如图2所示,上炉排1呈倾斜状,上炉排1靠近前墙一侧的 高度高于远离前墙一侧的高度,上炉排1靠近前墙一侧的炉条5与炉条5之间的距离大于 远离前墙一侧的炉条5与炉条5之间的距离。
[0023] 弹簧4设置在排渣板3的下方,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在排渣板3的另一侧上并支 持该排渣板3,排渣板3水平设置,排渣板3的另一侧靠近上炉排1远离前墙的一侧。
[0024] 下炉排的结构如图3所示,下炉排2水平设置在上炉排1的下方,下炉排2上均布 设置多个炉孔6,下炉排2的下方形成灰渣室7。
[0025] 煤从炉门8加入,放置在倾斜的上炉排1上,在上炉排1上进行分段燃烧,并在燃 烧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滑到排渣板3处,从上炉排1掉下的未燃烧或者未完全燃烧 的细小煤粒会落在下炉排2上继续燃烧。空气从可移动除灰门9进入,与炉排上的煤接触 使其燃烧;上炉排1均镶嵌在左右墙和前墙内,上炉排1与可以向下摆动并且在弹簧4的作 用下保持水平的排渣板3水平相对应。煤燃烧后的灰渣能自动(或在人工作用下)滑到排渣 板3上,当排渣板3上的煤渣超过一定的质量时,排渣板3倾斜,灰渣滑落到灰渣室7内,下 炉排2产生的灰渣可以通过可移动除灰门9人工清除。
[0026] 上炉排1倾斜布置,下炉排2水平布置。上炉排1上的煤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 自动沿着炉排下滑,实现预热、干燥、着火、燃烧、燃尽过程,可减少司炉人员添煤、拨火、钩 灰次数,降低司炉人员的劳动强度。下炉排2上的炉孔6的孔径较小,能够有效地接住从上 炉排1掉下来的还未来得及燃烧或者未燃烧完全的细小煤粒。
[0027]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倾斜式双层炉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镶嵌在炉墙体的左右墙和前墙中的上 炉排(1)、镶嵌在炉墙体的左右墙中的下炉排(2)、铰接在炉墙体的后墙上的排渣板(3)以 及一端连接在炉墙体的后墙上的弹簧(4); 所述上炉排(1)呈倾斜状,上炉排(1)靠近前墙一侧的高度高于远离前墙一侧的高度, 所述上炉排(1)靠近前墙一侧的炉条(5)与炉条(5)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前墙一侧的炉条 (5)与炉条(5)之间的距离; 所述弹簧(4 )设置在排渣板(3 )的下方,弹簧(4 )的另一端连接在排渣板(3 )的另一侧 上并支持该排渣板(3),排渣板(3)水平设置,排渣板(3)的另一侧靠近上炉排(1)远离前墙 的一侧; 所述下炉排(2)水平设置在上炉排(1)的下方,下炉排(2)的高度位于炉墙体的除灰口 的上部位置,所述下炉排(2)上均布设置多个炉孔(6)。
【文档编号】F23H5/00GK203880723SQ20142033588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闫云飞, 吴树成, 张力, 李龙, 胡德江, 张永华, 蒲舸, 郭宏亮, 左万琦, 冉景煜, 唐强, 陈艳容, 杨仲卿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