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11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具体说,是用来焚烧垃圾的高效垃圾焚烧炉。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



背景技术:

在垃圾处理行业都知道,采用焚烧炉来焚烧垃圾是处理大批量垃圾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使用较多的高效垃圾焚烧炉是炉排式高效垃圾焚烧炉和硫化床式高效垃圾焚烧炉。前一种焚烧炉的炉排和后一种焚烧炉的硫化床均是平板式格栅炉排,这种炉排有呈水平布置的,也有呈倾斜状布置的。炉排下方设置有风机。在整个焚烧过程中,由风机不停向燃烧室送风增氧的同时,由传动机构带动炉排向前移动。在燃煤或燃油的助燃下,在燃烧室内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由于采用这种炉排的高效垃圾焚烧炉需用燃煤或燃油进行助燃,使得垃圾的处理成本较高。又由于上述高效垃圾焚烧炉的炉排为平板式格栅炉炉排,燃烧与吸热都在焚烧室内进行,垃圾焚烧后所形成的冒着火苗的炉渣同时从炉排上落下,炉渣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出炉外,排出的炉渣温度高达500℃,热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使得这种焚烧炉的炉温较低(炉温仅有800℃~900℃),不仅焚烧效率不高,还浪费能源。

由于上述高效垃圾焚烧炉的炉温较低,对入炉垃圾都需进行分拣、破碎、筛选等处理,需要的辅助设备多,投资多。因此,采用上述两种焚烧炉对垃圾进行处理,处理成本较高,据统计,每焚烧一吨垃圾需费用近300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采用这种高效垃圾焚烧炉对垃圾进行处理,可降低处理成本,避免能源的浪费。

为解决以上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底部有底座。炉体内腔底部有支座,其特点是所述支座为环形,其上有锥形炉排,且锥形炉排底部可绕支座的周向旋转。锥形炉排的外侧面上有搅动齿。与锥形炉排高度相对应的那段炉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锥形炉排下方设置有第一风机,在锥形炉排上均布有通风口,且使锥形炉排上的通风口与第一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炉体含有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间有间距,间距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内层和外层连接在一起;内层上有用于使内层内腔与所述间距连通的风孔;所述外层上有进风口,进风口处有第二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杆为空心结构,其内有螺杆。所述内层的内侧有衬层,与支撑杆相应的衬层上有杆孔,螺杆里端有凸头,螺杆外端依次穿过衬层上的杆孔和支撑杆后用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衬层由单元钢板块拼接而成,每个单元钢板块的中心均有一个所述杆孔;每个单元钢板块上均有风孔,该风孔与内层上的所述风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座的横截面为矩形,其内侧壁上有贯通其周向全长的环形开口,其外侧壁上有一个开口。支座内有外齿圈,外齿圈的上下端面与环形开口的上下侧面间呈可旋转状滑动配合。支座外侧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上有齿轮,所述齿轮穿过所述开口与外齿圈啮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支座的环形开口上、下侧面上均有轴向凹槽,外齿圈的上下端面上均有轴向凸台,所述轴向凸台呈滑动状置于轴向凹槽内,且所述轴向凹槽与相应的轴向凸台间有滚珠。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支座下面有落灰斗,该落灰斗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其上端四周与圆形支座下侧面连接在一起,其下端有出灰口,出灰口处有阀门。

所述风机为高压离心风机。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所述支座为环形,其上有锥形炉排,且锥形炉排底部可绕底座的周向旋转。锥形炉排的外侧面上有搅动齿。与锥形炉排高度相对应的那段炉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开炉时,只需少量木柴燃烧,就可点燃垃圾、使垃圾燃烧。经试运行验证,闭炉十天内再开炉,不需木柴点燃,就可继续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垃圾的成本较低,每焚烧一吨垃圾仅需80元成本。

又由于炉排为锥形炉排,锥形炉排的外侧面上有搅动齿,并可在搅动齿间的锥形炉排上加工风孔。与锥形炉排高度相对应的那段炉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运行时,由动力机构带圆锥形炉排旋转。再通过锥形炉排上的搅动齿和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炉体底部段,使固化后的炉渣破碎,并从锥形炉排与炉体底部间内排出炉外。燃烧与吸热不在同一室进行。在炉渣冷却固化过程中,炉渣中的热量被吹入炉膛内,提高了炉膛内的温度,使炉膛内的温度高达1200度以上,不仅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还提高了炉膛内的温度。由于炉膛温度较高,任何垃圾都能燃烧、熔化,因此对入炉垃圾不需分拣、破碎和筛选,从而减少了辅助设备,降低了设备投资,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另外,由于炉体内侧连有衬板,衬板上有孔。炉体的侧壁上均布有孔,所述孔与衬板上的孔相对应。由衬板上的孔和炉体上的孔构成助燃风孔,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焚烧效率,降低焚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垃圾焚烧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8,炉体8底部设置有用来支撑炉体8的底座1。炉体8内腔底部设置有支座5。所述支座5为环形,其横截面为矩形,其内侧壁上加工有贯通其周向全长的环形开口,其外侧壁上加工有一个开口。支座5内设置有外齿圈6,支座5的环形开口上、下侧面上均加工有环形凹槽,外齿圈6的上下端面上均加工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呈滑动状置于环形凹槽内,且所述环形凹槽与相应的环形凸台间安装有滚珠,使得外齿圈6的上下端面与环形开口的上下侧面间均呈可旋转状滑动配合。支座5外侧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穿过所述开口与外齿圈6啮合在一起。所述动力机构含有电机15和减速机14,电机15的输出轴与减速机14的输入轴相连,所述齿轮13固定在减速机14的输出轴上。

支座5上设置有锥形炉排9,所述锥形炉排9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其底部四周通过呈水平布置的连杆7与外齿圈6的内侧面相连接。与锥形炉排9高度相对应的那段炉体8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

所述炉体含有内层8-2和外层8-3,内层8-2与外层8-3间留有间距,间距内设置有支撑杆8-1,支撑杆8-1的两端分别与内层8-2和外层8-3焊接在一起。内层8-2上加工有用于使内层8-2内腔与所述间距连通的风孔。所述外层8-3底部加工有进风口8-4,进风口8-4外端安装有第二风机8-5,第二风机8-5的出口与所述进风口8-4相通。所述支撑杆8-1为空心结构,其内穿有螺杆。所述内层8-2的内侧设置有衬层11,与支撑杆8-1相应的衬层11上加工有杆孔,螺杆里端加工有凸头,螺杆外端依次穿过衬层11上的杆孔和支撑杆8-1后用螺母锁紧(其中,省略了螺杆和螺母)。

其中的衬层11由单元钢板块拼接而成,每个单元钢板块的中心均加工有一个所述杆孔。每个单元钢板块上均加工有四个风孔,该风孔与内层上的所述风孔相对应。

锥形炉排9下方设置有第一风机2,在锥形炉排9上均布有通风口12,且使锥形炉排9上的通风口12与第一风机2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2为高压离心风机,其出风口朝向锥形炉排9。工作时,由动力机构通过外齿圈6带动锥形炉排9绕支座5进行周向旋转。锥形炉排9的外侧面上加工有搅动齿10。与锥形炉排9高度相对应的那段炉体8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

在支座5下面设置有落灰斗16,该落灰斗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其上端四周与支座5下侧面连接在一起,其下端加工有出灰口,出灰口处安装有阀门17,以便于排渣。

在落灰斗16内设置有竖管4,竖管4下端呈封闭状,上端呈敞口状。竖管4的管壁上焊接有两根风管3,两风管3的上端与竖管4相通,两风管3下端伸出在落灰斗16之外并与第一风机2的出风口相连通。使得锥形炉排9上的通风口12与第一风机2的出风口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炉对垃圾进行处理时,仅需在开炉时,利用少量木柴的燃烧来点燃垃圾、使垃圾燃烧。之后,不需任何燃料助燃。即使闭炉一周后再开炉,也不需木柴点燃,就可继续对垃圾进行焚烧。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炉运行过程中,垃圾通过燃烧变成液状炉渣。与此同时,通过风机2、风管3、竖管4和锥形炉排9上的通风口12,利用强冷高压空气对液状炉渣进行降温,使锥形炉排9与炉体8底部间的液状炉渣变成固态炉渣。由于锥形炉排9与外齿圈6连接在一起,且锥形炉排9的横截面和与锥形炉排9高度相对应的那段炉体8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因此,在动力机构(电机14和减速机13)和齿轮12带动下,锥形炉排9始终处于旋转状态。在锥形炉排9与炉体8底部间的相对运动和搅动齿10的搅动作用下,会对固化的炉渣进行挤压、破碎,并通过落灰斗16和落灰斗16下端的阀门17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