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烧机管道用伸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822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燃烧机管道用伸缩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烧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生物质燃烧机管道用伸缩箱。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烧机,一种生物质半气化自动控制燃烧机,以生物质颗粒、木屑、木粉、锯末等有机生物质为燃料的生物质高温裂解燃烧机,一般分为风冷式生物质燃烧机和水冷式生物质燃烧机两种机型。生物质燃烧机燃烧成本比电节省75%、比燃油节省60%、比天然气节省50%、比液化气节省40%,且零污染。

然而,目前的生物质燃烧机其管道与管道之间为硬性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因热膨胀而拉断管道连接,从而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机管道用伸缩箱,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生物质燃烧机的管道容易因热膨胀拉断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管道用伸缩箱,包括有一主体、至少两隔板以及一盖板;该主体包括有底板、两长侧板和两短侧板,该底板、两长侧板和两短侧板围构形成一容置腔,每一短侧板上均设置有一第一管道口;该两隔板间隔设置于容置腔中,隔板的底面与底板贴合,隔板的两侧面分别与两长侧板贴合,每一隔板与对应的短侧板之间形成有保温棉隔断层,两隔板之间形成有管道伸缩层,每一隔板上均设置有第二管道口,第二管道口与第一管道口同轴设置;该盖板设置于主体的顶部并封盖住容置腔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该盖板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螺丝穿过对应的第二固定孔而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该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螺丝穿过第二固定孔而与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口和第二管道口均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主体为长方体,该盖板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实用新型用于生物质燃烧机炉内管道连接,可使得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为非硬性固定连接,有效防止因烟气的高温导致的热膨胀拉断管道连接现象的发生,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俯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体 11、底板

12、长侧板 13、短侧板

101、第一管道口 102、保温棉隔断层

103、管道伸缩层 104、第一固定孔

20、隔板 201、第二管道口

202、第一固定孔 30、盖板

301、第二固定孔 302、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主体10、至少两隔板20以及一盖板30。

该主体10包括有底板11、两长侧板12和两短侧板13,该底板11、两长侧板12和两短侧板13围构形成一容置腔,每一短侧板13上均设置有一第一管道口101。

该两隔板20间隔设置于容置腔中,隔板20的底面与底板11贴合,隔板20的两侧面分别与两长侧板12贴合,每一隔板20与对应的短侧板13之间形成有保温棉隔断层102,两隔板20之间形成有管道伸缩层103,每一隔板20上均设置有第二管道口201,第二管道口201与第一管道口101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口101和第二管道口201均呈圆形。

该盖板30设置于主体10的顶部并封盖住容置腔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的顶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04,该盖板30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301,螺丝(图中未示)穿过对应的第二固定孔301而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104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隔板20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02,该盖板3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02,螺丝穿过第二固定孔302而与第一固定孔202固定连接。

以及,所述主体10为长方体,该盖板30为长方形。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将两管道分别从两短侧板13的第一管道口101插进去到管道伸缩层103中,两管道端面之间的距离预留5-7CM左右,然后,将隔热棉装入保温棉隔断层102中防止热气溢出,接着,盖上盖板30并封盖住容置腔的开口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生物质燃烧机炉内管道连接,可使得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为非硬性固定连接,有效防止因烟气的高温导致的热膨胀拉断管道连接现象的发生,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