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料炉组合炉排及其下炉排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1360阅读:1285来源:国知局
给料炉组合炉排及其下炉排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装置给料炉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给料炉组合炉排及其下炉排片。



背景技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0260703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级液压机械式垃圾焚烧炉,包括进料口、给料炉排、焚烧炉排、一次风供应系统和二次风供应系统,所述焚烧炉排沿纵向分为五个单元,其中第一至第四单元为标准单元,第五单元为末端加长单元,上述每一单元都由若干个滑动炉排片、翻动炉排片、固定炉排片组成,所述五个单元将所述焚烧炉排整体沿垃圾移动方向分为干燥段、燃烧段和燃尽段,其中,所述给料炉排的给料小车尾部上表面具有用于限制给料小车向上移动的限位支撑装置。

但该焚烧炉的给料装置中,给料炉排组件在油缸和给料小车的推动下推动垃圾进入后续焚烧炉排处,在推动过程中,给料炉排组组件的上炉排片对下炉排片的上端进行抵触推动,下炉排片在运动过程中在在上方垃圾的压力与前方垃圾的阻力作用下,下炉排片的横板的中央容易产生弯曲,导致竖板下端与推送平台之间的产生缝隙,垃圾可能进入炉排下方甚至油缸处,容易造成设备的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料炉的下炉排片,其具有结构稳固,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给料炉下炉排片,包括下横板和下竖板,所述下横板下方具有垂直于下横板的下隔板,所述下隔板朝向给料小车的方向设置有对称的连接片,所述下横板与上横板相距最远的位置连接有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炉排片受力时,上炉排片对下炉排片的作用力通过加强杆传递到下竖板的下方,避免下横板中间位置被推动作用力产生挠度,发生弯曲损坏,同时加强杆也能避免下横板与下竖板发生相对转动,保证结构稳定,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横板与下竖板相连位置的边缘与加强杆长度中间位置连接有辅助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撑杆在受力时可以将作用力分摊到下竖板的上下两端,支撑更加牢固,并且避免加强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横板的下方在下隔板与下竖板之间具有交叉设置的加强筋,交点位于下隔板与下竖板之间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叉状的加强筋能加强下横板的结构强度,避免下横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局部凹凸或弯折的情况,保证下炉排片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横板的下方在下隔板与下竖板之间具有垂直于下隔板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行的加强条可以避免上横板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横板容易发生弯曲,平行设置的每根加强条都能增强结构强度,避免发生弯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条的高度不小于下竖板高度的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高度的加强条在对下横板进行加强的同时避免阻碍下炉排片的安装,可以保证下炉排片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下炉排片的边缘设置有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的设置一方面加强下炉排片边缘的强度,避免使用过程中在下炉排片边缘发生形变,影响使用,另一方面也能加强下炉排片的密封性能,在于其他结构相连接时,可以增大密封面积,提高密封性,避免垃圾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隔板的远离连接片的侧面与下横板的下表面之间固定有支撑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对下隔板进行支撑,避免在工作过程中,下隔板由于不断受力而发生弯折的情况,保证连接的准确与工作的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横板的上方具有翻动槽,所述翻动槽处铰接有翻动片,铰接位置位于翻动槽远离给料小车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动片在推动垃圾的过程中保持位于翻动槽内,在退回的过程中,由于惯性,翻动片会产生上翻,从而推动上方垃圾,对垃圾进行松动,避免垃圾在下横板上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动槽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具有防止翻动片转出的挡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沿限制了翻动槽的翻动角度,避免翻动片翻动角度过大而翻出翻动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给料炉组合炉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给料炉组合炉排,包括给料炉上炉排片和上述给料炉下炉排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料炉下炉排片结构强度高,推动垃圾稳定,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该连接片、加强杆与辅助撑杆对下横板和下竖板进行固定加强,结构强度高;

2、加强筋、翻边和支撑台增强了下炉排片的结构强度;

3、翻动片对下横板上表面进行起伏移动,将下横板上方的垃圾进行抖动,避免粘接,保证能将垃圾完全推送下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在翻动槽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横板;2、下竖板;3、下隔板;4、连接片;5、加强杆;6、辅助撑杆;7、加强筋;8、加强条;9、翻边;10、支撑台;11、翻动槽;12、翻动片;13、挡沿;14、给料炉上炉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给料炉下炉排片,参照图1至图2,包括下横板1和下竖板2,下横板1下侧具有垂直于下横板1且平行于下竖板2的下隔板3,下隔板3朝向下竖板2的一侧设置有三角支撑台10,下隔板3远离下竖板2一面的两侧设置有与下横板1连接的矩形连接片4,连接片4垂直于下横板1,连接片4远离下横板1的一边开设有与炉排支架连接用凹口。下竖板2处设置有与连接片4平行的安装片,安装片朝向下隔板3的一侧具有凹口,用于与炉排支架连接。下横板1与下竖板2距离最远的一端连接有加强杆5,下横板1与下竖板2的相连位置与加强杆5的中央连接有辅助撑杆6,连接时炉排支架上的杆件从加强杆5与辅助撑杆6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再与安装片上凹口配合。下横板1的下方在下竖板2与下隔板3之间设有平行的加强条8,加强条8垂直于下隔板3和下竖板2,加强条8的高度为下竖板2高度的1/5。下横板1和下竖板2的边缘设置有朝向下炉排片里侧的翻边9。

参照图2,下横板1上表面向下开设有翻动槽11,翻动槽11在远离给料小车一侧铰接有翻动片12,翻动槽11在远离翻动片12铰接位置具有与下横板1上表面平齐的挡沿13,翻动片12在翻动槽11内翻动角度的较小,不会翻出翻动槽11。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差别仅在于下横板1下方的加强结构设置不同,下横板1下方在下隔板3与下竖板2之间设置有交叉状的加强筋7,交点位于下竖板2与下隔板3的中间位置,叉状的加强筋7能加强下横板1的结构强度,避免下横板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局部凹凸或弯折的情况,保证下炉排片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三:

参照图4,一种给料炉组合炉排,包括给料炉上炉排片14和实施例一所述的给料炉下炉排片,给料炉上炉排片14上具有垂直于下竖板2的加强撑条。

给料炉上炉排片14包括相互垂直的上横板和上竖板,上横板和上竖板的边缘都设置有朝向上炉排片里侧的翻边,上横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设置有同时垂直于上横板和上竖板的连接板,连接板分别固定于上横板和上竖板,对结构进行支撑,连接板远离上横板的一端具有与炉排支架上的连杆抵触的连接钩。连接板远离上横板的一端延伸出有连接钩,连接钩与连接板一体设置,连接钩分为与垂直面呈15°角的主杆,钩头水平,连接时,钩头钩于炉排支架上的连杆上。上炉排片朝向给料小车一侧具有与给料小车相连的连接隔板,连接隔板与上横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上横板的下侧具有平行于连接板的加强撑条。

使用时,先将炉排支架定位好后,将下炉排片在下竖片、加强撑杆和加强杆5之间形成的空隙先插入炉排支架的一根连接杆,在连接杆上套完下炉排片之后对连接杆的未固定端进行固定,再将下炉排片的连接片4扣于炉排支架的中央连杆上,上炉排片从中央连杆的侧面往里进行安装,将上炉排片与下炉排片进行抵触,并将上炉排片与给料小车连接,给料小车同时与炉排支架固定,带动炉排支架前后移动,在给料小车的移动下带动组合炉排进行往复运动;前进过程中,翻动片12在垃圾的重力作用下保持压于翻动槽11内,缩回的过程中,翻动片12由于惯性,会产生翻转,突出下横板1的表面,对上方的垃圾产生振动,避免垃圾粘在炉排片的表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