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0452发布日期:2018-07-06 22:4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设备领域的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治理是环保行业中的关键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一般分为吸收技术、销毁技术及组合技术三类,而销毁技术中的焚烧技术的处理效率较高(可达99%以上)、废气治理较为彻底,因此在汽车、涂装、化工、医药等行业,蓄热式焚烧炉应用范围最广泛;但现有的蓄热式焚烧炉普遍在设备的安全性、使用维护及设备综合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蓄热式焚烧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得设备使用维护费用较高或频繁更换蓄热材料,限制了设备综合使用效率,缩短了使用寿命,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体,其特征在于:焚烧炉体内部分为两部分,下部为蓄热室,上部为焚烧氧化室;焚烧炉体底部通过进气管路连接有前级处理装置,前级处理装置与进气口之间的进气管路上通过分支管路连接有新风系统1,前级处理装置后侧的进气管路上连接有有机废气浓度测试仪,进气管路位于有机废气浓度测试仪后方的位置上还连接有阻火装置;焚烧炉体顶部安装有燃烧系统,燃烧系统连接有燃气通道;焚烧氧化室侧壁上部通过热旁通装置连接有烟囱;

焚烧炉体底部通过排气管道也连接至烟囱,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

焚烧炉体底部还通过反吹管道连接有反吹风机;

燃烧系统具有明火检测仪和比例调节器;

进气管路位于阻火装置后方的位置还通过急排管路直接连接至烟囱;

焚烧炉体的蓄热室由纵向隔板分隔为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上部都与焚烧氧化室连接通,底部分别通过排气管道连接至烟囱,反吹管道也分别从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底部连接至反吹风机;

新风系统与进气管路之间、进气管路与急排管路之间、进气管路与焚烧炉体各蓄热室底部之间、反吹管道与焚烧炉体各蓄热室底部之间、排气管道与焚烧炉体各蓄热室底部之间、焚烧氧化室与热旁通装置之间、燃气通道上都设置有阀门;

前级处理装置为干式过滤器、喷淋塔、除尘器之一;

阻火装置为阻火器。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通过前级处理装置能够对有机废气中的颗粒物、杂质及其他对蓄热陶瓷有害的物质进行处理,有益于蓄热陶瓷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新风装置、阻火装置、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燃烧系统及热旁通装置更好的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减小了设备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体5,焚烧炉体内部分为两部分,下部为蓄热室51,上部为焚烧氧化室52,焚烧氧化室52安装有温度测试仪;焚烧炉体5底部通过进气管路13连接有前级处理装置2,前级处理装置2与进气口之间的进气管路13上通过分支管路连接有新风系统1,前级处理装置2后侧的进气管路13上连接有有机废气浓度测试仪3,进气管路13位于有机废气浓度测试仪3后方的位置上还连接有阻火装置4;焚烧炉体5顶部安装有燃烧系统6,燃烧系统6连接有燃气通道;焚烧氧化室52侧壁上部通过热旁通装置7连接有烟囱8;

焚烧炉体5底部通过排气管道9也连接至烟囱8,排气管道9上设置有引风机 101;

焚烧炉体5底部还通过反吹管道12连接有反吹风机102;

燃烧系统6具有明火检测仪和比例调节器;

进气管路13位于阻火装置4后方的位置还通过急排管路11直接连接至烟囱8;

焚烧炉体5的蓄热室由纵向隔板分隔为第一蓄热室53、第二蓄热室54、第三蓄热室55,第一蓄热室53、第二蓄热室54、第三蓄热室55上部都与焚烧氧化室52连接通,底部分别通过排气管道9连接至烟囱8,反吹管道12也分别从第一蓄热室53、第二蓄热室54、第三蓄热室55底部连接至反吹风机102;

新风系统1与进气管路13之间、进气管路13与急排管路11之间、进气管路 13与焚烧炉体5各蓄热室底部之间、反吹管道12与焚烧炉体5各蓄热室底部之间、排气管道9与焚烧炉体5各蓄热室底部之间、焚烧氧化室52与热旁通装置7之间、燃气通道上都设置有阀门14;

前级处理装置2为干式过滤器、喷淋塔、除尘器之一;

阻火装置4为阻火器。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通过前级处理装置能够对有机废气中的颗粒物、杂质及其他对蓄热陶瓷有害的物质进行处理,有益于蓄热陶瓷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新风装置、阻火装置、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燃烧系统及热旁通装置更好的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减小了设备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高效型蓄热式焚烧炉,包括新风系统、前级处理装置、阻火装置、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进气管路、排气管路、反吹管路、急排管路、焚烧炉、燃烧系统、热旁通装置、控制系统、阀门、风机及烟囱。所述新风系统在有机废气浓度或焚烧炉焚烧氧化室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启,降低有机废气浓度及焚烧炉焚烧氧化室温度;所述前级处理装置安装在整体设备前端,对收集的有机废气 (VOCs)进行预处理,过滤或吸收有机废气中含有的颗粒物、杂质及其他附着、堵塞蓄热陶瓷或致使蓄热陶瓷失活、影响蓄热陶瓷性能的物质,使蓄热陶瓷的使用寿命更长、效率更高;所述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安装在有机废气进入焚烧炉前的管道上,实时检测进入焚烧炉前有机废气的浓度,当废气浓度不在设定范围内及新风系统开启后浓度依然高于设定值时,急排管路上的阀门打开,废气通过引风机直接经烟囱排向大气,或焚烧炉出现故障时,进焚烧炉前的废气直接通过急排管路由引风机经烟囱排入大气,保证整体系统安全;所述燃烧系统含有明火检测仪,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期间焚烧炉内有明火,防止无明火时出现爆燃,增强设备安全性;所述热旁通装置直接连通焚烧炉与烟囱,如焚烧炉焚烧氧化室温度超过设定值,新风系统开启后温度依然上升,热旁通装置上的阀门打开,高温气体直接经烟囱排放,防止焚烧炉焚烧氧化室内温度继续升高,控制在安全温度内。此外,便于操作,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

新风系统1位于前级处理装置2前部,通过阀门与进气管路13连接,阀门状态为常闭,在有机废气浓度或焚烧炉体焚烧氧化室52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启,补充新风,前端进气处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加装风机。

前级处理装置2安装在整体设备前端,对收集的有机废气(VOCs)进行预处理,过滤或吸收有机废气中含有的颗粒物、杂质及其他附着、堵塞蓄热陶瓷或致使蓄热陶瓷失活、影响蓄热陶瓷性能的物质,使蓄热陶瓷的使用寿命更长、效率更高。

前级处理装置2可根据需要选用干式过滤器、喷淋塔、除尘器等。

阻火装置4安装在进气管路上,防止特殊情况下焚烧炉体底部起火回窜。

阻火装置4可选用阻火器。

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3安装在有机废气进入焚烧炉体5前的管道上,实时检测进入焚烧炉体5前有机废气的浓度,当废气浓度不在设定范围内及新风系统开启后浓度依然高于设定值时,急排管路11上的阀门打开,废气通过引风机102直接经烟囱8排向大气,或焚烧炉体5出现故障时,进焚烧炉体5前的废气直接通过急排管路11由引风机102经烟囱8排入大气,保证整体系统安全。

燃烧系统6安装在焚烧炉体5的焚烧氧化室52上,燃烧系统6含有明火检测仪,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期间焚烧炉体5内有明火,防止无明火时出现爆燃,增强设备安全性。

燃烧系统6中的燃烧器选择带有比例调节功能的燃烧器,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燃气的进气量。

热旁通装置7直接连通焚烧炉体5与烟囱8,如焚烧炉体5焚烧氧化室52温度超过设定值,新风系统1开启后温度依然上升,热旁通装置7上的阀门打开,高温气体直接经烟囱8排放,防止焚烧氧化室52内温度继续升高,控制在安全温度内。

风机102可根据需要采用变频控制,降低能耗。

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中焚烧炉体5的蓄热室由纵向隔板分隔为第一蓄热室53、第二蓄热室54、第三蓄热室55,含三个蓄热室,第一蓄热室53、第二蓄热室54、第三蓄热室 55所处的状态为进气加热、排气蓄热、反吹净化,状态随阀门的启闭依次轮换交替。

设备正常工作时,收集的有机废气依次流经前级处理装置2、阻火装置通过进气管路13进入焚烧炉体5,焚烧炉体5主要包括蓄热室51和焚烧氧化室5b,蓄热室51装填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储存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对需要处理的有机废气加热,加热后的有机废气进入焚烧氧化室52进行充分焚烧,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第一蓄热室、第三蓄热室进行反吹,将阀门切换时留存在焚烧炉体5内没有处理完全的废气进行焚烧氧化,然后焚烧氧化后的气体一同通过第二蓄热室进入排气管路,最后经过引风机102进入烟囱排向大气。

非正常运行状态时,新风系统1在有机废气浓度或焚烧炉体5焚烧氧化室52 的温度测试仪测试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启,降低有机废气浓度及焚烧炉体焚烧氧化室温度,当新风系统1开启后浓度依然高于最大设定值或焚烧炉体5出现故障时,第一蓄热室53、第二蓄热室54、第三蓄热室55与急排管路9上的阀门打开,废气通过引风机102直接经烟囱8排向大气,保证设备安全;热旁通装置7上的阀门在焚烧炉体5焚烧氧化室52温度超过设定值且新风系统1开启后温度依然上升时打开,高温气体直接经烟囱8排放,防止焚烧炉体5焚烧氧化室52内温度继续升高,控制在安全温度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