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低氮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8940发布日期:2018-06-12 19:3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氮燃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低氮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是燃烧反应的一部份: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统称为NOx。大气中的NOx溶于水后会生成为硝酸雨,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同样的酸浓度下硝酸雨对树木和农作物的损害是硫酸的1倍,NOx还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损害,NOx浓度越大其毒性越强,因为它易于动物血液中的血色素结合,造成血液缺氧而引起中枢神经麻痹,2000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1177万吨,其中约63%源于燃煤。如果保持这种排放水平,到2020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将达到2363一2914万吨,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氮氧化物排放国,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目前,一些锅炉设计返料立管高度不够,分离器下段内径太大,导致返料器密封高度不够,循环灰不易返入炉膛,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细灰,被回料阀的流化风上吹后又反窜到分离器里随飞灰流向锅炉尾部,大量的细灰不能多次参与循环燃烧,导致循环灰量少,床温偏高,NOx排放偏高,飞灰含碳量偏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锅炉低氮燃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低氮燃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立管高度不够和分离器下段内径太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内腔底部对称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挡板,所述分离器底部中央设有立管,且分离器通过立管与回料阀连接,所述回料阀左侧外壁设有炉膛,且回料阀左侧外壁开设有与炉膛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回料阀底部设有流化风口。

优选的,两组结构相同的所述挡板均为“V”型挡板。

优选的,所述立管的高度为670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设有分离器,分离器内腔底部对称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挡板,挡板减少分离器下段的内径,便于分离器分离下来烟气中的细灰,有效提高分离率;

2、本装置返料立管长,形成的灰压高,返料器溢流堰处的压力增加,循环灰可顺利进入炉膛,同时,在回料阀溢流堰处形成良好的料封,防止烟气倒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器、2挡板、3立管、4回料阀、5炉膛、6流化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包括分离器1,所述分离器1内腔底部对称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挡板2,挡板2减少分离器1下段的内径,便于分离器1分离下来烟气中的细灰,有效提高分离率,所述分离器1底部中央设有立管3,便于分离器1利用离心分离将烟气中携带的未燃尽颗粒捕捉下来进入立管3,且分离器1通过立管3与回料阀4连接,所述回料阀4左侧外壁设有炉膛5,且回料阀4左侧外壁开设有与炉膛5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回料阀4底部设有流化风口6,回料阀4提供的流化风使立管3中的循环灰料位形成灰压,便于实现循环灰从低压到高压间的连续不断的输送。

其中,两组结构相同的所述挡板2均为“V”型挡板,有效降低分离器1底部内径,避免分离器1分离下来的细灰,被回料阀4的流化风上吹后又反窜到分离器1里随飞灰流向锅炉尾部,致使大量的细灰不能多次参与循环燃烧,导致循环灰量少,床温偏高,NOx排放偏高,所述立管3的高度为6702cm,立管3的高度大于分离器1的高度,有效增加回料阀4溢流堰处的压力,便于循环灰顺利进入炉膛5。

工作原理:分离器1利用离心分离将烟气中携带的未燃尽颗粒捕捉下来进入立管3,通过立管3中的循环灰料位形成灰压,然后与回料阀4提供的流化风共同作用下,实现循环灰从低压到高压间的连续不断的输送,立管3的高度为6702cm,有效增加回料阀4溢流堰处的压力,便于循环灰顺利进入炉膛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