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壁式水冷直通多孔平板浸没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901发布日期:2018-10-19 20:5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壁式水冷直通多孔平板浸没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液化石油气LNG或生活用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间壁式水冷直通多孔平板浸没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化石油气LNG 生产技术的进步,石油气交易逐渐摆脱对管网的依赖,以灵活多样的交易形式走向全球;多家机构预测,伴随着全球发展低碳经济力度逐渐加大,石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到 2030 年,石油气将超越煤炭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到 2050 年,石油气将超越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接近 70% ,石油气时代来临。

“十三五”环保规划出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明确煤炭消费总量下降目标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非化石能源供应,重点城市实施天然气替代煤炭工程,推进电力替代煤炭,大幅减少冬季散煤使用量,“十三五” 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 10%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节能环保、使用方便的间壁式水冷直通多孔平板浸没燃烧装置。

一种间壁式水冷直通多孔平板浸没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系统、冷却系统、浸没罐体、直通多孔平板部件,所述燃烧系统由外置动力式燃烧器、碳化硅套管、燃烧器支架、螺栓孔一组成,所述外置动力式燃烧器下部外侧通过螺栓孔一设置有燃烧器支架,底部外侧设置有碳化硅套管:

所述浸没罐体由上盖、螺栓孔四、排气法兰、进液法兰、出液法兰、支架、底座、观察口、中筒组成,所述排气法兰设置在上盖顶部,所述上盖通过螺栓孔四设置在中筒顶部,所述中筒中部外侧设置有观察口,下部外侧设置有进液法兰,所述中筒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支架和出液法兰;

所述冷却系统由进液口、多孔散热筒、间壁式套管、螺栓孔二组成,所述间壁式套管设置在碳化硅套管外侧,其通过螺栓孔二设置在上盖下部,所述燃烧器支架通过螺栓孔二设置在上盖上部,所述多孔散热筒设置在间壁式套管外侧,其顶部与上盖底部固定,并设置有进液口;

所述直通多孔平板部件由螺栓孔三、多孔平板、浸没管组成,所述浸没管通过螺栓孔三设置在间壁式套管底部,所述多孔平板设置在浸没管底部;所述多孔散热筒底部内侧与

浸没管外侧之间形成有与进液口相通的出液口。

所述浸没管上设置有多个多孔平板。

所述观察口为椭圆状外形,其内设置有透明玻璃。

所述排气法兰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碳化硅套管外设置冷却系统,间壁式套管与碳化硅套管之间进行辐射对流换热,间壁式套管降低水汽对碳化硅套影响;冷却液体,从进液口进入并冷却高温间壁式套管,产生的水汽直接从多孔散热筒溢出,多余液体直接从出液口流下并冷却浸没管,延长碳化硅套管以及浸没管的使用寿命。通过浸没管外设置多孔平板,由浸没管导出的高温高速烟气直接冲击浸没罐液体,并直接进行对流换热,产生的高温气泡,由于浮力作用上升,高温气泡经过多孔平板破碎以及延滞,产生更多细小气泡,并且延缓气泡的上升时间,进一步强化对流换热,省去传统浸没燃烧对浸没喷头的设计,以及设计时考虑浸没管烟气速度对液体飞溅的影响的环节,可以在沿浸没管竖直方向增加一道乃至多道多孔平板,进一步破碎气泡实现增加对流换热的面积以及延长对流换热时间,从而达到强化对流化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高温烟气与待蒸发液体直接接触进而发生传热传质,具有传热速率快、热利用率高,对减小设备成本投入,强化对流换热,部分降低设备运行的噪音和震动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独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间壁式水冷直通多孔平板浸没燃烧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间壁式水冷直通多孔平板浸没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间壁式水冷直通多孔平板浸没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系统、冷却系统、浸没罐体、直通多孔平板部件,所述燃烧系统由外置动力式燃烧器1(广东佛山市宏星热能机械有限公司:HXC系列(127烧嘴)、碳化硅套管12、燃烧器支架3、螺栓孔一2组成,所述外置动力式燃烧器1通过螺栓孔一2与燃烧器支架3螺栓连接,所述碳化硅套管12嵌套外置动力式燃烧器1下侧:

所述浸没罐体由上盖4、螺栓孔四13、2个排气法兰14、进液法兰16、出液法兰17、支架18、底座19、观察口20、中筒21组成,所述排气法兰14通过焊接与上盖4相连接,所述上盖4通过螺栓孔四13与中筒21顶部螺栓连接,所述观察口20通过焊接与中筒21相连接;所述中筒21通过焊接与底座19和进液法兰16相连接,所述底座19通过焊接与出液法兰17和支架18相连接;所述观察口20为椭圆状外形,其内设置有透明玻璃。

所述冷却系统由进液口5、多孔散热筒6、间壁式套管7、螺栓孔二15组成,所述间壁式套管7通过螺栓孔二15用螺栓连接在上盖4底部,所述燃烧器支架3通过螺栓孔二15用螺栓连接在上盖4顶部,所述燃烧器支架3与间壁式套管7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碳化硅套管12通过嵌套与间壁式套管7连接,所述多孔散热筒6通过焊接与上盖4相连接,所述进液口5通过焊接与多孔散热筒6相连接;

所述直通多孔平板部件由螺栓孔三8、1块多孔平板10、浸没管11组成,所述浸没管11顶部通过螺栓孔三8用螺栓与间壁式套管7底部相连接,所述多孔平板10通过内螺纹与浸没管11相连接,所述出液口9是由浸没管11外侧与多孔散热筒6内侧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通过点火外置动力式燃烧器1,其产生的高温高速烟气由碳化硅套管12导出,由浸没管11直接喷出,与浸没罐体内溶液直接进行对流换热,产生的高温气泡由于浮力作用上升,经过多孔平板10的破碎和延滞,产生大量高温小气泡,并与浸没液体再次进行对流换热,产生的废气以及水汽,由排气法兰14导出,产生的废液则有排液法兰17排出,这一过程的补充浸没液则由进液法兰16进行补充,源源不断进行循环;

浸没罐体内的液体由进液口5导入,由间壁式套管7外侧以及多孔散热筒6内侧流入,间壁式套管7与高温碳化硅套管12之间进行辐射对流换热,冷却液在高温间壁式套管7作用下,产生大量水汽,由多孔散热筒6的多孔散热孔导出,由排气法兰14排出,多余的冷却液则通过出液口9沿浸没管11流入浸没罐体,直接对浸没管11进行冷却,源源不断进行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