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高温燃烧油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5899发布日期:2019-06-21 23:4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式高温燃烧油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封闭式高温燃烧油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烧技术要求所处理的废气在爆炸极限范围以下,为降低废气浓度需将所处理的废气进行稀释或者浓缩,常规设计需要将此类废气进行浓度降低,降低浓度一般采用冷凝液化或洗涤吸收,无论冷凝液化或洗涤吸收都将产生大量的废液,二次污染物将产生较多的处理费用及人工费用。废气浓度如仍在爆炸极限范围内还需进行稀释,降低到爆炸极限范围以下后方可进入燃烧系统燃烧后排放。无论稀释浓度、浓缩浓度都将产生较多的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占地面积交大,将影响到业主场地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封闭式高温燃烧油气净化装置,适用于高浓度废气燃烧净化,且燃烧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封闭式高温燃烧油气净化装置,包括混流器,均布器和燃烧器;其中;

混流器,所述混流器上设置若干进气口,用于导入多种气体收集混合于混流器,所述混流器的上部设置均布器,所述均布器与混流器之间通过分布管连通,所述分布管设置于均布器内部,用于将混流器中的混合气体均匀导入均布器内部;

均布器,所述均布器中部设有若干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通过均布层固定于均布器内部,用于将混合气体导至上方燃烧器,所述的燃烧器上设置点火器,所述的均布器最上层设置波纹阻火层,燃烧后的气体经波纹阻火层排放至大气,波纹阻火层为排放口。

进一步的,所述混流器的进口分为三个,分别为燃气口,油气口和空气口。燃气比重最小,燃气口设置在底部,油气比重一般小于空气比重,油气口设置在中部,空气口设置在上部,结合三者气体上升存在时间差,更好地进入混合器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口设置燃气防爆轰阻火器,油气口设置油气防爆轰阻火器,所述空气和油气口均设置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混流器的上部设置LEL浓度分析仪,可检测得1%~99%可燃气体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布管为八向分布管,包括竖直的主管和横向对称设置于主管上方端的8路支管,所述主管的下端和混流器连通,所述主管的上端和8路支管的一端连通,8路所述支管的下表面均匀设置通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均布器呈由下至上内径逐步扩大的圆台状,所述均布层分为上层均布层和下层均布层,上层均布层与下层均布层之间的孔洞均通过导流管对应连接,上层均布层孔洞的分布密度低于下层均布层孔洞的分布密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均布层孔洞的流体截面积为主管的流体截面积的2~2.5倍,所述上层均布层孔洞的流体截面积为主管的流体截面积的2.5~3倍。

进一步的,所述均布器的底部采用坡度设计,坡度为5‰,其坡度的最低处设有出口,且设置阀门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均布器内壁设置陶瓷耐温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风机将一定量的油气通入混流器中,混流器中的LEL浓度分析仪的自动解析油气总浓度;调节燃气口的空气口的调节阀,控制燃气和空气的进入量,使油气、燃气和空气相混合,保持混流器中的三者的浓度比大于爆炸极限;在设定时间后,混合气体在均布器中形成N股小气流,在稳定的流速条件下向上流动,通过点火器点火,使混合气体在燃烧器表面上燃烧,所调配的油气及燃气热值较高,混合气燃烧器燃烧时的温度可达1000~1200℃以上,混合气中的油气组分被充分燃烧,最终分解成无害的CO2、H2O分子排放。

有益效果:1.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浓度废气,特别适用于高浓度废气,且此类废气没有回收利用价值,本技术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本实用新型体现最大面积地将可燃混合气燃烧,燃尽率非常高,在此燃尽率即为处理效率,效率可达99.999%,浓度满足现有地排放标准,且本实用新型不会因为废气浓度的高或低需进行稀释或浓缩,不会产生相关配套设施。

2.占地面积小,解决场地受限问题,为常用燃烧装置占地面积地1/5。

3.运行流程简单,根据各部位仪表即控制阀门进行PLC逻辑编程,自动化运行。

4.杜绝安全隐患,封闭式高温燃烧,无火焰外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均布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布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均布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封闭式高温燃烧油气净化装置,包括混流器1,均布器2和燃烧器3;其中;

混流器1,所述混流器1上设置若干进气口,用于导入多种气体收集混合于混流器1,所述混流器1的上部设置均布器2,所述均布器2与混流器1之间通过分布管7连通,所述分布管7设置于均布器2内部,用于将混流器1中的混合气体均匀导入均布器2内部;

均布器2,所述均布器2中部设有若干导流管21,所述导流管21的两端通过均布层22固定于均布器2内部,用于将混合气体导至上方燃烧器3,所述的燃烧器3上设置点火器4,所述的均布器2最上层设置波纹阻火层5。

所述混流器的进口分为三个,分别为燃气口11,油气口12和空气口13。

所述燃气口11设置燃气防爆轰阻火器110,油气口12设置油气防爆轰阻火器120,所述空气和油气口12均设置调节阀14。

所述混流器1的上部设置LEL浓度分析仪6。

所述的分布管7为八向分布管,包括竖直的主管71和横向对称设置于主管71上方端的8路支管72,所述主管71的下端和混流器1连通,所述主管71的上端和8路支管72的一端连通,8路所述支管72的下表面均匀设置通风口73。

所述的均布器2呈由下至上内径逐步扩大的圆台状,所述均布层22分为上层均布层和下层均布层,上层均布层与下层均布层之间的孔洞23均通过导流管21对应连接。

所述下层均布层22孔洞23的流体截面积为主管71的流体截面积的2~2.5倍,所述上层均布层22孔洞23的流体截面积为主管71的流体截面积的2.5~3倍。

所述均布器2的底部采用坡度设计,坡度为5‰,其坡度的最低处设有出口,且设置阀门25控制开关。

所述均布器2内壁设置陶瓷耐温层24。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风机将一定量的油气通入混流器中,混流器中的LEL浓度分析仪的自动解析油气总浓度;调节燃气口的空气口的调节阀,控制燃气和空气的进入量,使油气、燃气和空气相混合,保持混流器中的三者的浓度比大于爆炸极限;在设定时间后,混合气体在均布器中形成N股小气流,在稳定的流速条件下向上流动,通过点火器点火,使混合气体在燃烧器表面上燃烧,所调配的油气及燃气热值较高,混合气燃烧器燃烧时的温度可达1000~1200℃以上,混合气中的油气组分被充分燃烧,最终分解成无害的CO2、H2O分子排放。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浓度废气,特别适用于高浓度废气,且此类废气没有回收利用价值,本技术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本实用新型体现最大面积地将可燃混合气燃烧,燃尽率非常高,在此燃尽率即为处理效率,效率可达99.999%,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排放浓度,此浓度须满足现有地排放标准,且本实用新型不会因为废气浓度的高或低需进行稀释或浓缩,不会产生相关配套设施。

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解决场地受限问题,为常用燃烧装置占地面积地1/5。

本实用新型运行流程简单,根据各部位仪表即控制阀门进行PLC逻辑编程,自动化运行。

本实用新型杜绝安全隐患,封闭式高温燃烧,无火焰外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