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输出的废液焚烧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1995发布日期:2019-08-23 22:5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多介质输出的废液焚烧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多介质输出的废液焚烧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汽油添加剂生产企业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液、废渣等需要妥善处理,同时该工艺中又需要有机热载体、蒸汽、热水等为不同阶段的生产工艺提供热量来源,现有的焚烧锅炉很难将废弃物处理干净,且生产中产生的废液、废渣等若处理不当,易产生环境污染,且现有技术中的焚烧锅炉中余热锅炉等处的粉尘收集为落灰管形式的,没有单独收集,其污染较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焚烧锅炉存在的无法有效地焚烧废液、废渣等燃料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多介质输出的废液焚烧锅炉系统,其能够有效地焚烧废液、废渣等,避免了环境的污染,且余热锅炉、除尘器等处的粉尘收集采用密闭输灰形式,避免了粉尘的二次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介质输出的废液焚烧锅炉系统,包括供料系统、焚烧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锅炉、活性炭吸附系统和除尘器系统,所述供料系统设于焚烧炉的下方,所述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两端分别与焚烧炉和余热锅炉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下方出口处设有热水换热器,所述热水换热器的下端还通过活性炭吸附系统与除尘器系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焚烧炉上设有二次风配风系统,所述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上方还设有SNCR脱硝系统,所述除尘器系统还与一体式脱硫烟塔连通,所述一体式脱硫烟塔的下方一侧设有烟风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热水换热器的下方设有密闭输灰系统,所述密闭输灰系统包括第二灰仓和第二收集管,所述第二灰仓与第二收集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供料系统包括点火燃烧器、废液喷射粒化器和废渣进料口,所述点火燃烧器、废液喷射粒化器和废渣进料口均设于焚烧炉上且所述废液喷射粒化器与点火燃烧器安装在同等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系统包括第一灰仓、第一收集管和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通过第一收集管与第一灰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顶棚管、导热油辐射管和导热油对流管,所述导热油辐射管分别与顶棚管和导热油对流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以多烃类化工废液为主燃料,天然气为辅助燃料,有机热载体锅炉为一级受热面,蒸汽余热锅炉为二级受热面,热水换热器为三级受热面的多介质输出废液焚烧锅炉系统,在解决用户废弃物处理的同时,获得高品质热载体、蒸汽和热水,满足工艺生产需求;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安全稳定可靠,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X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Y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Z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控制系统;2、点火燃烧器;3、废液喷射粒化器;4、二次风配风系统;5、焚烧炉;6、有机热载体锅炉;7、SNCR脱硝系统;8、余热锅炉;9、热水换热器;10、密闭输灰系统;11、活性炭吸附系统;12、除尘器系统;13、一体式脱硫烟塔;14、烟风系统;15、顶棚管;16、导热油辐射管;17、导热油对流管;18、废渣进料口;19、布风板;20、第一灰仓;21、第二灰仓;22、第一收集管;23、除尘器;24、第二收集管;25、预留SCR脱硝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多介质输出的废液焚烧锅炉系统,包括供料系统、焚烧炉5、有机热载体锅炉6、余热锅炉8、活性炭吸附系统11和除尘器系统12,所述供料系统设于焚烧炉5的下方,所述有机热载体锅炉6的两端分别与焚烧炉5和余热锅炉8连通,所述余热锅炉8的下方出口处设有热水换热器9,所述热水换热器9的下端还通过活性炭吸附系统11与除尘器系统12连通。所述热水换热器9为H型鳍片结构的钢管式,热水换热器9出口分两路,一路进入余热锅炉系统,一路去到工艺车间,为车间提供热水;热水换热器9的优点为:一是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二是给上一级的余热锅炉8供热水(箭头A处),三是单独出热水(箭头B处)供生产工艺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除尘为脱硫除尘一体式的,其除尘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单独设置活性炭吸附系统11和除尘器系统12,活性炭吸附系统11吸附异味气体,主要吸附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但对尘土没有效果,活性炭为消耗品,且使用后的活性炭往后走会被除尘器23收集,收集后通过密闭的第一收集管22将尘土等打到第一灰仓20里。

实施例2:

一种多介质输出的废液焚烧锅炉系统,所述焚烧炉5上设有二次风配风系统4,所述有机热载体锅炉6的上方还设有SNCR脱硝系统7,所述除尘器系统12还与一体式脱硫烟塔13连通,所述一体式脱硫烟塔13的下方一侧设有烟风系统14。

所述热水换热器9的下方设有密闭输灰系统10,所述密闭输灰系统10包括第二灰仓21和第二收集管24,所述第二灰仓21与第二收集管24连通,第二收集管24的上方为一个转折烟箱,通过转折烟箱连接着热水换热器9和活性炭吸附系统11,密闭输灰系统10使粉尘实现密闭输送,避免出现扬尘等二次污染,通过仓泵将所有的灰以压缩空气的形式输送到第二灰仓21里。

所述供料系统包括点火燃烧器2、废液喷射粒化器3和废渣进料口18,所述点火燃烧器2、废液喷射粒化器3和废渣进料口18均设于焚烧炉5上且所述废液喷射粒化器3与点火燃烧器2安装在同等高度。

所述除尘器系统12包括第一灰仓20、第一收集管22和除尘器23,所述除尘器23通过第一收集管22与第一灰仓20连通。

所述有机热载体锅炉6包括顶棚管15、导热油辐射管16和导热油对流管17,导热油辐射管16分别与顶棚管15和导热油对流管17连通;顶棚管15构成顶棚受热区,导热油辐射管16由多管排方形盘管组成,构成导热油辐射受热区,导热油对流管17由蛇形管组成,构成导热油对流受热区。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控制系统1控制,使主燃料在前部的焚烧炉5的绝热炉膛内以悬浮流化方式燃烧,采用天然气助燃,天然气为辅助燃料从点火燃烧器2处进气,点火燃烧器2先打开,把下方的炉仓温度提高,等温度达到废液燃料的燃点后,再开始充燃料,点火燃烧器2半烧一段时间,待废液可以自主稳定燃烧后切断天然气助燃,将点火燃烧器2撤离,二次燃烧后烟气在1100℃时能够在炉膛内停留2~3秒钟,接着烟气进入作为一级受热面的有机热载体锅炉6;经换热后烟气离开导热油对流管17的温度大约为410℃,此处预留SCR脱硝区25,接着进入余热锅炉8和热水换热器9,热水换热器9的出口烟气温度为150℃左右,烟气先经过活性炭吸附系统11吸附,再经过除尘器23除尘后,由烟风系统14进入一体式脱硫烟塔13中,最后排出。

点火燃烧器2启动将炉膛下部温度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废液通过废液喷射粒化器3喷入炉膛后在焚烧炉5的绝热炉膛内以悬浮流化方式燃烧,炉膛底部采用水煤浆锅炉上常用的布风装置,炉膛四周为高耐磨材料组成的耐火绝热层,以保证燃烧温度在1100℃以上且燃烧充分;在布风板19以上大约三米左右位置设有点火燃烧器2和废液喷射粒化器3,当助燃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燃料由废液喷射粒化器3均匀喷入炉膛沸腾流化区域内,使之充分燃烧,待燃烧稳定后切断天然气燃烧;在焚烧炉5的炉膛中部设置二次风配风系统4,能够合理的调节二次风量,强化烟气的扰动和混合,同时能够调整炉膛内的含氧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有机热载体锅炉6;在导热油对流受热区之后布置了余热锅炉8,余热锅炉8由螺旋鳍片管受热面、锅筒以及连接管组成;在余热锅炉8的出口布置有H型鳍片结构的钢管式热水换热器9。

为保证尾部烟气排放各项指标达到当地环保要求,本实用新型脱硝采用SNCR方式,在导热油辐射受热区的上部设有两个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系统7,采用SNCR脱硝方式脱硝,预留SCR脱硝区25作为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