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混合燃烧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7428发布日期:2019-10-23 01:4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水混合燃烧炉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用炉头,涉及一种新型防水混合燃烧炉头。



背景技术:

商用燃气灶是指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燃烧的设备,有效地为厨房炒菜提供品质良好的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是非常常见的厨房用具,而炉头是燃气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炉头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燃气灶使用寿命,而高品质的燃气灶不仅能够有效节约燃气成本,提供强悍的控火能力,同时其他性能也应当要十分优异,如防水、节能、环保等能力,尤其是防水,炒菜、清洁时的汤汤水水时常容易洒进炉芯中,而一般的炉头火焰则很容易因此覆灭,需要重新点火,尤其在频繁使用炉灶时,火焰覆灭的可能性大,点火频率过高显得的非常繁琐,影响烹饪的进度,且频繁的点火不仅缩短了点火针的寿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耗了燃气。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优越的新型防水混合燃烧炉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优越的新型防水混合燃烧炉头。在炉头中设置排水管和单独的引火气管和引火头,排水管能够及时的将炉头内的水、锅灰渣排出,避免反复作用,引火气管以及引火头通过缩减燃气流通的面积,来提升燃气流通速度,来尽可能冲开掉落的水滴,迅速使水、锅灰渣流落入排水通道中,同时主燃气与引火燃气的独立,可保证火焰的稳定性,在主燃气和引火燃气其中一个被浇灭时,燃烧的部分会均速点燃被浇灭的部分,无需二次点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防水混合燃烧炉头,包括承托套,所述承托套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承托套底部开设有排水口一,所述承托套内设置有第一混合圈,所述第一混合圈上设置有内底套,所述内底套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所述第一混合圈和所述排水口一设置于所述承托套下方,所述内底套上端边缘设置有混合片,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燃烧圈和套设于燃烧圈上的第二混合圈,所述第二混合圈上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开设有燃烧开口,所述燃烧圈顶部边缘与所述燃烧开口边缘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圈、内底套、混合片、燃烧圈以及第二混合圈均设置承托套与上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承托套底部对应排水口一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且所述承托套底部对应所述排水口和通风孔焊接有底桶,所述底桶底部对应排水口一开设有排水口二,所述排水管底部边缘与所述排水口二边缘焊接,且所述排水管侧壁对应通风孔开设有多个排风孔。

优选地,所述底桶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管道连接有鼓风机。

优选地,所述底桶与所述排水管之间贯穿有引火气管,所述引火气管于底桶外的一端连接有引火接头,所述引火气管于所述排水管内的一端90度弯折朝上延伸至所述内底套内连接有引火头。

优选地,所述承托套和内底套均呈碗状,且所述承托套和内底套对应开设有点火孔,所述点火孔内对应所述引火头贯穿设置有点火针。

优选地,所述承托套底部边缘以及上盖边缘均设置有焊接翻边,所述承托套与所述上盖通过焊接翻边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混合圈、内底套、混合片、燃烧圈以及第二混合圈均设置承托套与上盖之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圈底部边缘同样设置有焊接翻边,所述第一混合圈通过焊接翻边焊接于所述承托套内。

优选地,所述燃烧圈圈壁开设有多个斜切口,所述燃烧圈与燃烧开口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出火孔。

优选地,所述混合片为环形混合片,所述环形混合片、第一混合圈、第二混合圈上均开设有多个混合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炉头中设置排水管和单独的引火气管和引火头,排水管能够及时的将炉头内的水排出,避免反复作用,引火气管以及引火头通过缩减燃气流通的面积,来提升燃气流通速度,来尽可能冲开掉落的水滴以及锅灰渣,使其落入排水通道中,同时主燃气与引火燃气的独立,可保证火焰的稳定性,在主燃气和引火燃气其中一个被浇灭时,燃烧的部分会均速点燃被浇灭的部分,无需二次点火。

2、本发明在底桶侧壁开设进风口,通过鼓风机往炉头内鼓风,由此提升燃气与空气混合程度,增强燃烧效果,并在进一步抵御油水以及锅灰渣与的火焰接触,降低炉头熄灭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倒置拼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盖以及燃烧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混合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底桶、承托套以及引火气管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引火气管以及引火头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内底套以及排水管结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合片,2、燃烧圈,3、第一混合圈,4、上盖,5、内底套,6、混合孔,7、焊接翻边,8、出火孔,9、燃烧开口,10、点火针孔,11、斜切口,12、引火气管,13、承托套,14、底桶,15、引火头,16、排水管,17、排水口一,18、第二混合圈,19、引火接头,20,、排风孔,21、通风孔,22、进气口,23、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7所示的一种新型防水混合燃烧炉头,包括承托套13,所述承托套13上开设有进气口22,所述承托套13底部开设有排水口一17,所述承托套13内设置有第一混合圈3,所述第一混合圈3上设置有内底套5,该内底套5呈碗状,且该内底套5的直径仅稍大于第一混合圈3,因此内底套5的大部分进入了第一混合圈3之中所述内,由此排水管16才可有足够的长度穿过第一混合圈3以及排水口一17,内底套5底部连通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穿过所述第一混合圈3和所述排水口一17设置于所述承托套13下方,所述内底套5上端边缘设置有混合片1,所述混合片1上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燃烧圈2和套设于燃烧圈2上的第二混合圈18,因为有混合片1的存在燃烧室不会掉落,燃烧室也不会与内底套5存在一部分重叠,因此在设置点火针时,点火针无需穿过燃烧室,而是直接贯穿内底套5,所述第二混合圈18上设置有上盖4,所述上盖4开设有燃烧开口9,燃烧开口9是最终的出火口,锅、壶等就是架设在燃烧开口9上方,所述燃烧圈2顶部边缘与所述燃烧开口9边缘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圈3、内底套5、混合片1、燃烧圈2以及第二混合圈18均设置承托套13与上盖4之间。

所述承托套13底部对应排水口一17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且所述承托套13底部对应所述排水口一17和通风孔21焊接有底桶14,所述底桶14底部对应排水口一17开设有排水口二,所述排水管16底部边缘与所述排水口二边缘焊接,由此炉头的燃烧室一旦进水以及锅灰渣,则通过排水管16直接将水和锅灰渣从底桶14底部排出,且所述排水管16侧壁对应通风孔21开设有多个排风孔20(鼓风机向底桶14内鼓风,通过通风孔21进入到燃烧室中,从而达到增强空气与燃气的混合程度,而排风孔20则存在调节内部风量的作用,如若风太猛或者混合不均那么未混合的空气或者未燃烧的燃气从风从斜切口11以及出火孔8透出并通过排水管16的排风孔20排出至底桶14中(燃烧的急剧升温从而从燃烧开口9向上,而未燃烧的燃气或者未混合的空气大部分因较冷而向下),并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重新进燃烧室,从而起到调节和促进燃气与空气进一步混合的效果),所述底桶14侧壁开设有进风口23,所述进风口23通过进风管道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底桶14与所述排水管16之间贯穿有引火气管12,该排水管16上对应有容引火气管12穿过的开口,所述引火气管12于底桶14外的一端连接引火接头19(引火接头19与进气口22连接同一燃气源由于引火气管12的空间比较小,因此相对来说燃气的流速会加快,由此具有较强的对抗水滴甚至水流的冲击力,但由于与空气接触混合不是十分的充分,其燃烧效率不高,不够经济),所述引火气管12于所述排水管16内的一端90度弯折朝上延伸至所述内底套5内连接有引火头15,引火头15将引火燃气朝四面八方喷出,由此增大引燃燃烧室内燃气的几率,以保证一次性引火成功,所述承托套13和内底套5均呈碗状,且所述承托套13和内底套5均对应开设有点火孔10,(承托套13比内底套5大,因此才可使得内底套5设置在承托套13内,也使得承托套13与内底套5之间存在燃气通过且混合的空间)所述点火孔10内对应所述引火头15贯穿设置有点火针,点火针主要点燃引火头15喷出的燃气,所述承托套13底部边缘以及上盖4边缘均设置有焊接翻边7,所述承托套13与所述上盖4通过焊接翻边7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混合圈3、内底套5、混合片1、燃烧圈2以及第二混合圈18均设置承托套13与上盖4之内,所述第一混合圈3底部边缘同样设置有焊接翻边7,所述第一混合圈3通过焊接翻边7焊接于所述承托套13内。

所述燃烧圈2圈壁开设有多个斜切口11,所述燃烧圈2与燃烧开口9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出火孔8,斜切口11以及出火孔8均能有效打散燃气,加强与空气混合的效果。

所述混合片1为环形混合片1,所述环形混合片1、第一混合圈3、第二混合圈18上均开设有多个混合孔6,混合孔6初步打散燃气,使得燃气与空气尽可能混合(混合充分且猛烈燃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水覆灭)。

但需要使用炉头时,先将燃气阀打开,使得燃气在压力的作用下分别导入引火气管12和进气口22中,引火气管12中的燃气被直接导入到内底套5中,且被引火头15喷出至燃烧室中(燃烧室包括第二混合圈18以及燃烧圈2两个部件同时也包括第二混合圈18至燃烧圈2以及燃烧圈2内环的这一部分空间,且燃烧室和内底套5的上部空间是完全开放的),而进气口22中的燃气则需要进过第一混合圈3上的混合孔6打散,与从通风孔21进来的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混合,然后在经过混合片1进行混合,再进入燃烧室,燃烧室的第二混合圈18以及燃烧圈2将燃气与空气高度混合,同时使得混合后的可燃气体打散,使得其均匀的分布于燃烧室内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引火气管12的燃气是直接导入内底套5中的,且流速相对较快,因此引火气管12的燃气到达燃烧室内的速度快于从进气口22进入的气体,由此使得燃烧室内的燃气密度更高,在点火时也更易点燃,点燃后,燃烧的燃气上升,作用于燃烧开口9上方的待加热物体,而没有充分燃烧的燃气或者未被利用的空气,则下沉从排风孔20进入底桶14中进一步利用或者顺着排水管16排出。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优越的新型防水混合燃烧炉头。在炉头中设置排水管16和单独的引火气管12和引火头15,排水管16能够及时的将炉头内的水排出,避免反复作用,引火气管12以及引火头15通过缩减燃气流通的面积,来提升燃气流通速度,来尽可能冲开掉落的水滴或者水流,使水滴或者水流落入排水通道中,同时主燃气与引火燃气的独立,可保证火焰的稳定性,在主燃气和引火燃气其中一个被浇灭时,燃烧的部分会均速点燃被浇灭的部分,无需二次点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