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窑内焚烧情况进行监测的转窑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9730发布日期:2020-12-29 09:3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窑内焚烧情况进行监测的转窑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对窑内焚烧情况进行监测的转窑焚烧炉。



背景技术:

焚烧炉用于对固体危废品和膏体危废品(打包后)进行焚烧处理的设备,其通过缓慢旋转以便于进行翻料和受热,其旋转速度基本控制在每小时1至2圈。

现有的转窑焚烧炉存在如下实际问题或缺陷:

焚烧炉内壁为耐火砖铺设而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存在耐火砖掉落的情况,吊炉后炉内平整度变差,影响出料和炉体正常使用。

炉体内高温,不利于安装监控仪器对炉内焚烧情况进行监测,特别是炉内剩余焚烧量的情况,使工作人员投料只能够凭借经验进行,对焚烧效率和焚烧质量都有影响。

窑炉首端入料,末端出料,旋转速度与出料速度匹配,但是,入料端焚烧量的多少、出料端结焦量多少都没法获知,导致转速不能够较好的设置,维护、除焦的时机也不能很好的把握。

基于此,需要对转窑焚烧炉进行改良,以对投料、检修、转速等重要的作业要素提供依据,指导工作人员高效、高质量的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对窑内焚烧情况进行监测的转窑焚烧炉,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转窑的承重情况的检测来更好的指导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对窑内焚烧情况进行监测的转窑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本转窑焚烧炉包括转窑本体、两个对转窑本体的两端进行支撑的转动支撑结构和能够驱动转窑本体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滑块和称重单元,所述支撑座上具有一滑孔,所述滑块纵向滑动连接在滑孔内,所述称重单元位于滑孔底部,所述滑块紧压在称重单元上,所述滑块上端具有一避让口,所述避让口内转动连接有一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周面与转窑本体的外壁面适配,所述支撑辊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两根转辊,所述转辊与转窑外壁接触,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轴承、减速电机和支撑块,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连接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柱,所述内圈与转窑本体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内圈上固定设置有一齿圈,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齿圈啮合的齿轮,所述外圈铰接在支撑块上。

通过这种结构,使转窑焚烧炉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称重单元,驱动机构不仅能够驱动转窑本体旋转,而且还允许转窑本体绕外圈的铰接点在很小的范围内摆动,以使转窑本体在两端称重不同时能够体现在对称重单元的作用力上,通过两个称重单元监测的数据,可以估算转窑本体内的焚烧情况,如入口处焚烧料相对出口处结焦量的比重,如果在投料后,靠近转窑本体末端的称重单元检测到的承重增长较慢,说明转窑本体的转速需要调高,反之需要调低,如果在没有投料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称重单元的检测数据骤增或骤减,则表示转窑本体内可能发生耐火砖剥落的情况,需要周期结束后停机检修;如果在明显焚烧完全后,转窑末端的称重单元检测到承重较大,可能是转窑本体的出口处结焦量较大,需要清理。

通过在转窑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可对其两端的承重情况进行监测的称重单元,可以对转窑焚烧炉的控制、投料、检修等作业进行指导,从而提高转窑焚烧炉的焚烧效率、焚烧质量和更好的维护。

转辊和支撑辊的配合,不仅能够对转窑本体进行平稳支撑,而且允许转窑本体绕支撑辊旋转,使转窑本体两端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提高称重单元的检测精度;由于转窑本体的转速非常慢,转窑本体在转辊上以摩擦的方式旋转也不会影响其运行。

在转窑本体小幅摆动的过程中,转窑本体可绕铰接点摆动,而旋转通过轴承实现,旋转阻力较小,使两端的称重单元检测精度提高。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对窑内焚烧情况进行监测的转窑焚烧炉中,所述滑块内具有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液。

冷却液能够降低称重单元附近的温度,通过冷却液的固定沸点,使其附近区域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称重单元的安全和可靠。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对窑内焚烧情况进行监测的转窑焚烧炉中,所述称重单元为磅秤。

称重单元为电子磅秤,称重平台与滑块抵靠,电子显示仪牵引至远离转窑本体的监控室,磅秤为常规结构,在此不予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转窑焚烧炉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局部c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中,1、转窑本体;21、支撑座;22、滑块;23、称重单元;24、支撑辊;25、转辊;31、减速电机;32、支撑块;33、内圈;34、外圈;35、齿圈;36、冷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转窑焚烧炉包括转窑本体1、两个对转窑本体1的两端进行支撑的转动支撑结构和能够驱动转窑本体1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21、滑块22和称重单元23,支撑座21上具有一滑孔,滑块22纵向滑动连接在滑孔内,称重单元23位于滑孔底部,滑块22紧压在称重单元23上,滑块22上端具有一避让口,避让口内转动连接有一支撑辊24,支撑辊24的周面与转窑本体1的外壁面适配,支撑辊2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两根转辊25,转辊25与转窑外壁接触,驱动机构包括轴承、减速电机31和支撑块32,轴承包括内圈33、外圈34和连接在内圈33和外圈34之间的滚柱,内圈33与转窑本体1的外壁固定相连,内圈33上固定设置有一齿圈35,减速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齿圈35啮合的齿轮,外圈34铰接在支撑块32上。

通过这种结构,使转窑焚烧炉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称重单元23,驱动机构不仅能够驱动转窑本体1旋转,而且还允许转窑本体1绕外圈34的铰接点在很小的范围内摆动,以使转窑本体1在两端称重不同时能够体现在对称重单元23的作用力上,通过两个称重单元23监测的数据,可以估算转窑本体1内的焚烧情况,如入口处焚烧料相对出口处结焦量的比重,如果在投料后,靠近转窑本体1末端的称重单元23检测到的承重增长较慢,说明转窑本体1的转速需要调高,反之需要调低,如果在没有投料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称重单元23的检测数据骤增或骤减,则表示转窑本体1内可能发生耐火砖剥落的情况,需要周期结束后停机检修;如果在明显焚烧完全后,转窑末端的称重单元23检测到承重较大,可能是转窑本体1的出口处结焦量较大,需要清理。

通过在转窑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可对其两端的承重情况进行监测的称重单元23,可以对转窑焚烧炉的控制、投料、检修等作业进行指导,从而提高转窑焚烧炉的焚烧效率、焚烧质量和更好的维护。

转辊25和支撑辊24的配合,不仅能够对转窑本体1进行平稳支撑,而且允许转窑本体1绕支撑辊24旋转,使转窑本体1两端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提高称重单元23的检测精度;由于转窑本体1的转速非常慢,转窑本体1在转辊25上以摩擦的方式旋转也不会影响其运行。

在转窑本体1小幅摆动的过程中,转窑本体1可绕铰接点摆动,而旋转通过轴承实现,旋转阻力较小,使两端的称重单元23检测精度提高。

滑块22内具有一冷却腔36,冷却腔36内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能够降低称重单元23附近的温度,通过冷却液的固定沸点,使其附近区域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称重单元23的安全和可靠。

称重单元23为磅秤。称重单元23为电子磅秤,称重平台(即磅秤的承载面)与滑块22抵靠,磅秤的底座置于滑孔底部,电子显示仪牵引至远离转窑本体1的监控室,磅秤为常规结构,在此不予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