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式聚能大锅灶炉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0230发布日期:2021-02-03 20:3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旋流式聚能大锅灶炉膛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膛,尤其涉及一种旋流式聚能大锅灶炉膛。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大锅灶炉膛的结构,一般为圆筒、倒锥炉膛结构,且在炉膛底部中心设置一个或多个燃烧器炉头,在使用过程中,燃气经由鼓风机送入的空气混合燃烧送入炉头或多个炉头,进一步混合燃烧。
[0003]
市面上通用的大锅灶炉膛采用直喷射流进气方式燃烧,其燃烧区温差较大,形成中心温度高,周边温度低的情况,造成炉膛受热不均匀,高温混合燃烧时间短,燃烧不充份,热能功效低,燃烧功耗高等缺陷。
[0004]
同时炉头都设置于炉膛的底部,容易被上部烹饪时掉落的油渣、水渍等堵塞影响燃烧,导致燃烧器损坏。
[0005]
另外,鼓风机功率及体积较大,安装在炉体外部,造成了风机能耗高,噪音大等缺点。还具有炉灶外形老旧,制作工艺差、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安全性差、设备无保温隔热措施等缺陷。
[0006]
我公司申请过一种新型炉膛内一体式旋流引导墙,这种旋流引导墙旋流引导墙整体采用内模壁和外模壁构成,二者可由铸件制作并扣合而成、能统一形状进行标准化生产,具有组装便捷、保障炉膛效果、节省成本的优点。但并无这种旋流引导墙如何更好的被利用,是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改进传统大锅灶炉膛的结构,将旋流引导墙应用在炉膛结构中,产生高温燃烧旋风,并使旋风燃烧扩散面积大、火力强劲、炉膛燃烧区温度一致、受热均匀、旋风燃烧在炉膛停留时间长、燃烧更充分、从而提高热效能、节能降耗、并在工业民用范围内方便使用的旋流式聚能大锅灶炉膛。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旋流式聚能大锅灶炉膛,包括上膛体,所述上膛体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空心球缺形,上膛体顶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圆管部,且圆管部上设有一排烟口,上膛体下方对接一炉膛;
[0009]
所述炉膛为顶部敞口的马蹄形结构,上膛体底部与炉膛顶部匹配且对接,炉膛一侧靠近底部处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连接燃烧器,所述炉膛内正对进风口处设有一旋流引导墙;
[0010]
所述旋流引导墙将炉膛分为正对进风口的聚能燃烧区、和背对进风口的辅助燃烧区,所述聚能燃烧区大于辅助燃烧区;
[0011]
所述上膛体、圆管部与炉膛一体成型,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成。
[0012]
作为优选:所述上膛体高度大于炉膛高度。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旋流引导墙由内模壁和外模壁扣合而成,整体呈弧形、且一侧高、
一侧低;
[0014]
所述内模壁为朝向进风口的弧形面,其横截面尺寸从下到上依次增大,所述外模壁为朝向进风口且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内模壁和外模壁均一侧高、一侧低;
[0015]
外模壁在顶部和两侧,分别向内模壁顶部对应位置弯折,使外模壁和内模壁能在顶部和两侧扣合,形成一内部空心,底部不连接的整体,所述整体内部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层,且所述整体的两侧,高的一侧与炉膛内壁贴合,另一侧不与炉膛内壁接触。
[0016]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和排烟口在水平面的夹角为90
°

[0017]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的大锅灶炉膛进行了改进,将传统的倒锥炉膛、底部进气的方式,改成了空心球缺形上膛体、马蹄形结构炉膛、旋流引导墙以及侧面进气的结构。且将这些结构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例如,本申请用到了旋流引导墙,是我方先申请的一件专利名为:新型炉膛内一体式旋流引导墙,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0018]
(1)旋流引导墙整体采用内模壁和外模壁构成,二者可由铸件制作并扣合而成,扣合好以后填充保温隔热材料层,所以能统一形状、还能进行标准化生产,具有组装便捷、保障炉膛效果、节省成本的优点。
[0019]
(2)旋流引导墙结构特殊,放入炉膛内以后,能根据功能将炉膛内部间隔为聚能燃烧区和辅助燃烧区,为了保证燃烧效果,聚能燃烧区空间大于辅助燃烧区,由于旋流引导墙顶部为斜面,结合本产品的设计,聚能燃烧区和辅助燃烧区这两个空间不是完全分隔开,而是能在低的一侧连通,高的一侧分隔开。又因为旋流引导墙整体呈弧形,且正对进风口,而炉膛内壁也呈马蹄形,所以聚能燃烧区实际上是相对围合的一个弧形区域,当燃气从一侧进风口对冲在旋流引导墙上后,受弧形面的影响,会形成高速气旋,并在聚能燃烧区内充分燃烧,又因为辅助燃烧区背对进风口,不会燃烧,温度低于聚能燃烧区,从而产生燃烧温度差形成反旋,使外部空气引入,经预热升温,沿旋流引导墙低的一侧进入聚能燃烧区,与进气口燃烧空气混合辅助燃烧,从而节省燃料能耗。
[0020]
(3)旋流引导墙的内模壁的横截面为弧形,且横截面尺寸从下到上依次增大,这种结构下部空间小,上部空间大,利于形成旋流,且在热气流上升时,由于空间增大,能进一步增加燃烧气体在聚能燃烧区停留的时间,从而使燃烧气体内充分燃烧、提高温度。
[0021]
上膛体的空间,为主燃烧区,带旋流引导墙的炉膛位于上膛体的下方,在炉膛内的燃烧气体,在进入上膛体后,会因为空间的陡增而扩散,但由于燃烧气体本身为旋流,所以会沿着上膛体内壁旋转,从而使上膛体各处燃烧温度一致,受热均匀,且由于燃烧气体停留的时间增加,燃烧可以更充分,从而提高热效能,节能降耗。且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越往上,温度越高。
[0022]
进风口位于一侧,从而杜绝上不烹饪时掉落的油渣、水渍等对炉头的堵塞,有效避免了燃烧器的损坏。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4]
(1)将旋流引导墙、炉膛、上膛体充分有机的进行了结合。炉膛和旋流引导墙的结构,能使燃气产生形成高速旋流、并和辅助燃烧区引入的外部空气充分混合,节省燃料,在炉膛内燃烧的高速气旋,会在上膛体中充分扩散,从而使上膛体各处燃烧温度一致,受热均匀,且由于燃烧气体停留的时间增加,燃烧可以更充分,从而提高热效能,节能降耗。最后,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位于一侧,也就是燃烧器位于一侧,从而杜绝上不烹饪时掉落的油渣、
水渍等对炉头的堵塞。燃烧器位于一侧还能使聚能燃烧区形成气旋。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延长气体停留时间、使气体燃烧更充分、上膛体受热更均匀,且能避免炉头的堵塞、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6]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7]
图3为炉膛俯视图;
[0028]
图4为图3中旋流引导墙的俯视图;
[0029]
图5为图3的a向剖视图;
[0030]
图6为图3的b向剖视图。
[0031]
图中:1、炉膛;2、进风口;3、内模壁;4、外模壁;5、旋流引导墙;6、聚能燃烧区;7、辅助燃烧区;8、上膛体;9、圆管部;10、排烟口;11、主燃烧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3]
实施例1:参见图1到图6,一种旋流式聚能大锅灶炉膛1,包括上膛体8,所述上膛体8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空心球缺形,上膛体8顶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圆管部9,且圆管部9上设有一排烟口10,上膛体8下方对接一炉膛1;
[0034]
所述炉膛1为顶部敞口的马蹄形结构,上膛体8底部与炉膛1顶部匹配且对接,炉膛1一侧靠近底部处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2,所述进风口2用于连接燃烧器,所述炉膛1内正对进风口2处设有一旋流引导墙5;
[0035]
所述旋流引导墙5将炉膛1分为正对进风口2的聚能燃烧区6、和背对进风口2的辅助燃烧区7,所述聚能燃烧区6大于辅助燃烧区7;
[0036]
所述上膛体8、圆管部9与炉膛1一体成型,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成。
[0037]
本实施例中,燃气从进风口2进入,对冲在旋流引导墙5上,旋流引导墙5整体呈弧形,且正对进风口2,而炉膛1内壁也呈马蹄形,所以聚能燃烧区6是相对围合的一个弧形区域,燃气会随着弧形面形成高速气旋,由于内模壁3越往上,弧形越大,所以燃气也是依次上升并扩散。又因为辅助燃烧不燃烧,温度低于聚能燃烧区6,从而产生燃烧温度差形成反旋,使外部空气引入,经预热升温,沿旋流引导墙5低的一侧进入聚能燃烧区6,与进气口燃烧空气混合辅助燃烧。在炉膛1混合的燃气,会进一步上升进入上膛体8、上膛体8的空间,为主燃烧区11,主燃烧区11的空间陡增,旋流扩散,沿着上膛体8内壁旋转,从而使上膛体8各处燃烧温度一致,受热均匀。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越往上,温度越高。
[0038]
实施例2:参见图1到图6,所述上膛体8高度大于炉膛1高度,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0039]
实施例3:参见图1到图6,所述旋流引导墙5由内模壁3和外模壁4扣合而成,整体呈弧形、且一侧高、一侧低;
[0040]
所述内模壁3为朝向进风口2的弧形面,其横截面尺寸从下到上依次增大,所述外模壁4为朝向进风口2且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内模壁3和外模壁4均一侧高、一侧低;
[0041]
外模壁4在顶部和两侧,分别向内模壁3顶部对应位置弯折,使外模壁4和内模壁3
能在顶部和两侧扣合,形成一内部空心,底部不连接的整体,所述整体内部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层,且所述整体的两侧,高的一侧与炉膛1内壁贴合,另一侧不与炉膛1内壁接触。其余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0042]
实施例4:参见图1到图6,所述进风口2和排烟口10在水平面的夹角为90
°
。其余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相同。高温燃气从进风口2对冲在旋流引导墙5上,螺旋上升,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而产生的烟雾从侧面的排烟口10排出,一般排烟口10设置在墙面处,并通过管道外接,不污染室内环境。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