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2345发布日期:2021-06-11 19:2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



背景技术:

垃圾是无法利用失去使用价值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蒸汽炉在国民生产和生活领域中有着广阔的用途,生活中如蒸饭、蒸馒头、烹调、桑拿、消毒、美容等,在生产中如化工加热、洗染、制药、建材生产、食品生产等。

将垃圾进行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的话,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而蒸汽炉在使用时需要一定的热量,基于此,本实用设计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包括炉体本体,所述炉体本体的内侧壁焊接有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门,所述焚烧炉的侧壁焊接有除尘箱,所述焚烧炉与除尘箱贯通并且贯通的部分焊接有过滤网,所述除尘箱远离过滤网的一侧胶合有多根供热管,多根所述供热管均与除尘箱贯通并且另一端与炉体本体的内壁胶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除尘箱远离过滤网的一侧并且位于供热管的上方侧壁焊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除尘箱贯通,所述出气管贯穿炉体本体的侧壁并向外部伸出,所述除尘箱的顶壁焊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除尘箱的侧壁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焊接有与第一支撑杆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共同焊接有滚动轴承。

优选地,所述滚动轴承内圈过盈配合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焊接有风扇,所述除尘箱的顶壁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靠近风扇的位置焊接有固定块,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杆相抵,所述滑动杆靠近过滤网的一端焊接有小球。

优选地,所述转轴靠近滑动杆的位置焊接有楔形块,所述滑动杆靠近楔形块的一端为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不少于五根,所述出气管连接有外部的尾气处理装置。

优选地,所述除尘箱的高度高于过滤网的高度,所述风扇靠近出气管,所述滚动轴承的型号为hk06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多根供热管、出气管、焚烧炉、转动门等结构,使得焚烧炉在进行焚烧时,关闭转动门,避免热量散失,通过多根供热管可以使炉体本体中的水受热更加的均匀,并且从出气管进行尾气的排出到外部的尾气收集装置时使得通过出气管的时候对炉体本体中又进行了加热,大大的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防止热能散失,使能量得到有效的利用。

2、通过设置过滤网、风扇、转轴、小球、滑动杆弹簧等结构,使得从焚烧炉中的热气流可以经过对灰尘的过滤处理,避免灰尘聚集在供热管内,使得供热管内的热量内灰尘所形成的灰尘层阻挡,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并且通过热气流的流动使得风扇带动转轴实现对过滤网的间隙性敲打,避免灰尘聚集在过滤网上,影响热量的流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的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的楔形块与转轴的配合图。

图中:1炉体本体、2焚烧炉、3转动门、4除尘箱、5过滤网、6供热管、7出气管、8第一支撑杆、9横板、10第二支撑杆、11滚动轴承、12转轴、13风扇、14固定杆、15滑动杆、16固定块、17弹簧、18小球、19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包括炉体本体1,炉体本体1的内侧壁焊接有焚烧炉2,焚烧炉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门3,焚烧炉2的侧壁焊接有除尘箱4,焚烧炉2与除尘箱4贯通并且贯通的部分焊接有过滤网5,除尘箱4远离过滤网5的一侧胶合有多根供热管6,多根供热管6均与除尘箱4贯通并且另一端与炉体本体1的内壁胶合固定,使得从焚烧炉2中的热气流可以经由过滤网5进入到除尘箱4中,并且由除尘箱4进入到供热管6与出气管7内,使得对锅炉本体1中的水的加热效果更好。

除尘箱4远离过滤网5的一侧并且位于供热管6的上方侧壁焊接有出气管7,出气管7与除尘箱4贯通,出气管7贯穿炉体本体1的侧壁并向外部伸出,除尘箱2的顶壁焊接有第一支撑杆8,除尘箱2的侧壁焊接有横板9,横板9焊接有与第一支撑杆8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0,第一支撑杆8与第二支撑杆10共同焊接有滚动轴承11通过滚动轴承11可以将转轴12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增加转轴12的使用寿命,增大装置的使用年限。

滚动轴承11内圈过盈配合有转轴12,转轴12上焊接有风扇13,除尘箱4的顶壁焊接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5,滑动杆15靠近风扇13的位置焊接有固定块16,滑动杆15上套设有弹簧17,弹簧17的一端与固定块16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杆14相抵,滑动杆15靠近过滤网5的一端焊接有小球18,在热气流的作用下,风扇13转动,将会带动转轴12转动,进而可以在转动时,使得楔形块19推动小球18敲打过滤网5,避免灰尘聚集,使得热量无法顺利的流动。

转轴12靠近滑动杆15的位置焊接有楔形块19,滑动杆15靠近楔形块19的一端为圆弧面,便于楔形块19推动滑动杆15,出气管7的数量不少于五根,出气管7连接有外部的尾气处理装置,避免直接排放到大气当中,污染空气,除尘箱4的高度高于过滤网5的高度,风扇13靠近出气管7,滚动轴承11的型号为hk0609。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打开转动门3,将需要进行焚烧的垃圾放入焚烧炉2内进行焚烧,然后关闭转动门3,防止热量扩散到外界,污染环境并且造成热量的浪费,焚烧炉2中的热量通过过滤网5进入到除尘箱4中,在经由除尘箱4进入到各个供热管6中,以此使得对炉体本体1内的水进行均匀的加热,此过程,焚烧产生的灰尘被过滤,避免灰尘进入到供热管6内聚集而形成灰尘层,影响供热管6的供热效果,在热气流流通过出气管7时,在气流的作用下将会使得风扇13转动,从而带动转轴12转动,转轴12顶端的楔形块19将会在转动的过程中间隙性的推动滑动杆15带动小球进行对过滤网5的敲打,使得过滤网5上的灰尘经过敲打而抖落,避免灰尘聚集在过滤网5上,影响热量的传输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包括炉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本体(1)的内侧壁焊接有焚烧炉(2),所述焚烧炉(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门(3),所述焚烧炉(2)的侧壁焊接有除尘箱(4),所述焚烧炉(2)与除尘箱(4)贯通并且贯通的部分焊接有过滤网(5),所述除尘箱(4)远离过滤网(5)的一侧胶合有多根供热管(6),多根所述供热管(6)均与除尘箱(4)贯通并且另一端与炉体本体(1)的内壁胶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4)远离过滤网(5)的一侧并且位于供热管(6)的上方侧壁焊接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与除尘箱(4)贯通,所述出气管(7)贯穿炉体本体(1)的侧壁并向外部伸出,所述除尘箱(4)的顶壁焊接有第一支撑杆(8),所述除尘箱(4)的侧壁焊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焊接有与第一支撑杆(8)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杆(8)与第二支撑杆(10)共同焊接有滚动轴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承(11)内圈过盈配合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焊接有风扇(13),所述除尘箱(4)的顶壁焊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5),所述滑动杆(15)靠近风扇(13)的位置焊接有固定块(16),所述滑动杆(15)上套设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端与固定块(16)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杆(14)相抵,所述滑动杆(15)靠近过滤网(5)的一端焊接有小球(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靠近滑动杆(15)的位置焊接有楔形块(19),所述滑动杆(15)靠近楔形块(19)的一端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7)的数量不少于五根,所述出气管(7)连接有外部的尾气处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4)的高度高于过滤网(5)的高度,所述风扇(13)靠近出气管(7),所述滚动轴承(11)的型号为hk060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供热蒸汽炉,包括炉体本体,所述炉体本体的内侧壁焊接有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门,所述焚烧炉的侧壁焊接有除尘箱,所述焚烧炉与除尘箱贯通并且贯通的部分焊接有过滤网,所述除尘箱远离过滤网的一侧胶合有多根供热管,多根所述供热管均与除尘箱贯通并且另一端与炉体本体的内壁胶合固定,所述除尘箱远离过滤网的一侧并且位于供热管的上方侧壁焊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除尘箱贯通,所述出气管贯穿炉体本体的侧壁并向外部伸出。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垃圾在焚烧过程中的能量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可以使得炉体本体内的水均匀的进行加热,使得水的加热速度变快。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杰;贾学琨;顾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晨兴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