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往复式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5800阅读:3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往复式炉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往复式炉排。它用于工业立式锅炉或其它工业锅炉的燃烧器。
目前工业立式锅炉常用的炉排有三种一种是固定式炉排,这种炉排因煤在炉内不能均匀地按照干燥,干馏,燃烧,烧尽过程进行,因而燃烧不完全,大量地冒黑烟,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还浪费了大量能源。第二种是明火反烧型锅炉,这种锅炉设有上,下两个燃烧室,煤在上燃烧室进行干燥、干馏,析出挥发份后进入下燃烧室继续燃烧,完程燃尽阶段。这种锅炉的缺点是寿命短,操作要求高。因为上燃烧室的炉排(为水冷管式炉排)处在燃烧室的高温区,炉排极易烧坏,平均使用寿命只有半年。并且炉排损坏后修理非常困难。它的上、下两个燃烧室的两个燃烧阶段是靠司炉工的认真操作,凭经验才能较好地完成,多数司炉工达不到上述要求,因而多数锅炉的燃烧仍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再加上上燃烧室的加煤孔的水平高度都在一米以上,加煤费劲,而多数司炉工不愿从上加煤孔加煤,而直接将煤加入下燃烧室,使锅炉室全失去了它应有的优点。第三种是抽板顶升与下饲式炉排,其方案是煤从炉排中心由下向上进入,然后向四周扩散燃烧。其缺点是煤层厚度不均,配风困难,燃烧工况不好。并且进风方向与进煤方向一致,使煤迎风燃烧,燃烧条件差。此外,煤是经中心向四周扩散,在燃烧过程中煤的体积在缩小,而面积在扩大,存在逆反现象,形不成中心燃烧区,使煤的燃烧困难,燃烧效率低,出渣困难。因此一直未能得到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旋转往复式炉排,它使煤在炉排上由外缘向中心部位做倒螺旋线运动,并能自动地保持燃层厚度,从而达到燃烧完全,不冒黑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下给煤机,传动机构和炉排,炉排为圆形,炉排分为主排5和付排4两部分,其边缘均设有轮齿,兼为从动轮,主排5和付排4安装在中上轴7上,中心轴7为空心结构。主排5和付排4分别由两个非圆齿轮(主动轮3)带动,两个主动轮3装在同一轴上,并且在安装定位上使其相差一定的角度。
主排5和付排4的辐板数相等,并且交替相间排列,上部平齐,以便安装放炉排片2。
炉排片2安装在主排5和付排4的辐板上,炉排片2的俯视图呈叶轮状曲线,炉排片2的横截面呈锯齿状。炉排片2的一端固定在主排5或付排4的辐板上,其外固定点采用周向固定方式,内固定点采用环向固定方式。炉排片2的另一端搭接在另一炉排片2上,从整体上看炉排片2从四周向中心有一自然倾角。
给煤机可采用转动方式,往复方式或振动方式,当采用转动方式时,它与主动轮3装在同一轴上,由变速器6传动。给煤机安装在炉排的边缘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其采用非圆齿轮传动机构,利用非圆齿轮传动比呈周期变化的规律,可以得到从动轮的线速呈周期性变化。按照这一传动原理,由于两个主动轮3在安装定位上相差一定的角度,主排5和付排4在旋转过程中产生了线速度差,形成了相对快慢交替的周期性运动,这样炉排片2之间便产生了相对的往复运动。
由于炉排在做匀速旋转运动的同时,炉排片相互间产生往复运动,使均匀撒在炉排四周的煤在炉排上的运动轨迹为倒螺旋线8(即使煤沿倒螺旋线8向中心移动),从而使煤在炉排上能够按照燃烧所需要的四个过程(干燥、干镏、燃烧、烧尽)有秩序地进行。并能自动地保持燃层厚度,不会出现拉火现象,容易做到合理配风,为合理的组织燃烧创造了良好条件。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炉排的俯视图图3为炉排片的俯视图图4为炉排片的剖面图在
图1中,给煤机1与两个主动轮3安装在同一轴上,由变速器6传动。两个主动轮3分别与主排5、付排4相啮合。炉排整体固定在中心轴7上,中心轴7为空心结构,兼做排渣孔。
两个主动轮3为非圆齿轮,它们在安装定位时相差一定的角度(如
图1所示)。
主排5和付排4的辐板数相等,并且交替相间排列,使上部平齐,以便安放炉排片2(见图4)。
炉排片2安装在主排5和付排4的辐板上,炉排片2的俯视图呈叶轮状曲线(见图2)。炉排片2的横截面呈锯齿状(见图4)。炉排片2的一端固定在主排5或付排4的辐板上,取两点固定,其外固定点采用周向固定方式,内固定点采用环向固定方式。炉排片2的另一端自由搭接在另一炉排片2上(见图4)。从整体上看,炉排片2从四周向中心有一自然倾面(见
图1)。
在炉排片2上设有满足不同燃烧阶段需要的环状通风孔9。给煤机1安装在炉排的便缘,由拨轮将煤拨入炉排四周(见
图1)。
其工作过程如下
变速器6同时带动主动轮3和给煤机1转动,煤将均匀地送入炉排边缘部位,因炉排的转动、将煤布入炉排的边缘,然后靠炉排片的往复运动,使煤在炉排上由外边缘向中心部位做倒螺旋运动。炉排片上根据煤燃烧的不同阶段,设有不同的通风孔9。炉排片的往复运动不仅能使煤向中心移动,而且还起到了破渣拨火的作用。煤燃尽后灰渣经中心轴7的排渣孔排出炉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了煤的燃烧过程中干燥、干馏、燃烧、燃尽四个阶段所需要的良好条件,并能进行合理的配风,因此燃烧充分将彻底改变冒黑烟和浪费燃烧的现象,对改变环境污染,将起到明显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它将成为固定炉排的理想替代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往复式炉排,它包括有给煤机,传动机构和炉排,其特征在于a、炉排分为主排5和副排4两部分,其边缘均设有轮齿,兼为从动轮,主排5和副排4安装在中心轴7上,中心轴为空心结构,主排5和副排4分别由两个非圆齿轮(主动轮3)带动,两个主动轮3装在同一轴上,并且在安装定位上使其相差一定的角度;b、主排5和副排4的辐板数相等,并且交替相间排列,上部平齐,以便安放炉排片2;c、炉排片2安装在主排5和副排4的辐板上,炉排片2的俯视图呈叶轮状曲线,炉排片2的横截面呈锯齿状,炉排片2的一端固定在主排5和副排4的辐板上,其外固定点采用周向固定方式,内固定点采用环向固定方式,炉排片的另一端搭接在另一炉排片2上,从整体上看,炉排片从四周向中心有一自然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其特征在于给煤机可以采用转动方式,往复方式或振动方式,当采用转动方式时,它与主动轮3装在同一轴上,由变速器6传动,给煤机安装在炉排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排,其特征在于在炉排片2上设有满足不同燃烧阶段需要的环状通风孔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往复式炉排,它用于工业立式锅炉或其它工业锅炉的燃烧器。它的主要技术特点是炉排分为主排和副排,分别由两个非圆齿轮带动,使炉排在作匀速旋转的同时,炉排片相互间产生往复运动,使煤在炉排上由外边缘向中心部位做倒螺旋运动。这样容易做到合理配风,为合理组织燃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燃烧充分,将彻底改变冒黑烟和浪费燃料的现象,它还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操作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H9/00GK2049313SQ8920691
公开日1989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9日
发明者李同德 申请人:李同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