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多管余热回收节能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76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多管余热回收节能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节能、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锅炉多管余热回收节能、除尘装置。
现有的锅炉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未解决的问题(1)由于设计燃烧条件的局限,热利用率低;(2)进冷风量大,炉温过低,燃料不能充分燃烧;(3)排烟温度过高,既造成热能浪费,又增大热悬浮力,使烟尘排放量增大;(4)鼓风机与引风机连为一体,锅炉房噪声大。因些,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烟尘、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为解决这些问题,迄今人们投入了大量的研究,采取了许多节能、除尘的措施,但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效果不甚理想。
从各种除尘措施来看目前采用的静电除尘存在着造价高、维护困难,同时增大锅炉的负荷,影响锅炉的正常出力等缺陷;而布袋式除尘器则除尘效果较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烟尘排放标准;旋风式除尘由于对烟尘的热悬浮力过大及旋风的离心力过小二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亦达不到理想的除尘效果。七十年代后兴起的湿式除尘,虽然除尘效果有较大改进,但仍存在着造价高,使用成本高及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在节能方面,为解决锅炉进冷风量大,排烟温度高的问题,通常采取空气预热措施。但目前使用的空气预热器均为钢铁结构,体积大、造价高,组合、维修困难,节能效果亦欠佳,10T/h以下锅炉安装根本不合成本,因此,在空气预热器的应用上,目前4T/h以下锅炉仍是个空白。
以上情况说明,仅以节能或环保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单一治理,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对上述锅炉存在的诸多问题,制定对策,开发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新技术,使锅炉的能耗高,烟尘及噪声污染得到全面治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锅炉节能、除尘的综合装置。它根据旋风除尘原理,变原有旋风除尘器的单一旋风除尘为若干个(50个-500个)小旋风除尘;并与空气预热装置巧妙的结合,兼具节能、除尘功能,并降低锅炉的噪声;由于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铝合金管作导热材料,更大大提高了节能效果。适合于35T/h以下锅炉,特别是2-4T/h锅炉的节能、除尘之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锅炉多管余热回收节能除尘装置由芯部、外壳及贮灰池组成。在外壳、芯部上均有烟尘入口、烟气出口,空气入口和热气出口,之间并有通道相通。在芯部内有上、中、下三层横隔板和若干层中间支承板,许多铝合金管在这些隔板和中间支承板中穿过,其中小旋风铝合金管的上端与中隔板相铆接,并向下穿过各中间支承板和下隔板;热回收铝合金管的上端与上隔板相铆接,向下穿过中隔板、各中间支承板,下端与下隔板相铆接。在芯部上端有盖板,以备年度检修之用,芯部外围的下部有座板,用以和贮灰池相连接。工作时,其除尘过程如下烟尘由外壳上的烟尘入口经烟尘通道、芯部上的烟尘入口进入芯部内的上隔板和中隔板之间,并由此经小旋风铝合金管的上端进入管内进行旋风除尘,然后由管下端排出,灰尘落入贮灰池内,净化后的烟气由热回收铝合金管的下端进入管内,由管上端排出再经烟气出口排出装置外。其空气预热过程如下冷空气由外壳上的空气入口经空气通道、芯部上的空气入口在中隔板稍下位置进入芯部内,在各中间支承板之间遇回由上向下流动,吸收热量后,由下部经热气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往各种锅炉节能、除尘装置功能单一及效果差、使用成本高等方面的缺陷,兼具节能、除尘及降低噪音多方面的功能,而且结构简单、效率高,经省级节能、环保等部门实地检测,锅炉烟尘排放量可降低到185/m3标;排烟温度降低到110℃以下;热效率提高10.34%;节煤率达16.37%;锅炉运行噪声降为68dB(A)。以上数据均优于国家要求指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芯部的主视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芯部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芯部的B-B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芯部的C向局部视图。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是由芯部1、外壳2及贮灰池3组成。
参照图3,图4,图5,图6。芯部是由前面板6,后面板15,左侧面板24,右侧面板33,上隔板27,中隔板28,下隔板32,中间支承板23、25、30、31、小旋风铝合金管26、热回收铝合金管22、盖板8及座板21组成。
芯部的外面是由前面板6、后面板15、左侧面板24、右侧面板33围焊而成的长方形筒状壳体,内部有上、中、下三层横隔板,其中上隔板27、中隔板28位于上部、下隔板32位于下部。在中隔板与下隔板之间有中间支承板23、25、30、31。各隔板、中间支承板上均加工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孔,小旋风铝合金管26及热回收铝合金管22在这些孔中穿过。其中小旋风铝合金管的上端与中隔板相铆接,并向下穿过各中间支承板和下隔板,管外与各中间支承板之间均为活动配合,与下隔板之间密封配合;热回收铝合金管的上端与上隔板相铆接,向下穿过中隔板及各中间支承板,下端与下隔板相铆接,管外径与中隔板之间为密封配合,与各中间支承板之间为活动配合。
在芯部的上端有盖板8由螺栓与芯部壳体相连接,以备年度检修之用。在芯部壳体外围的下部有座板21,由地脚镙栓与贮灰池相连接。
在前面板6上部,上隔板与中隔板之间的位置有烟尘入口4;在后面板15上部,上隔板与盖板之间的位置有烟气出口9;在后面板15,左侧面板24、右侧面板33的上部,中隔板稍下的位置有空气入口12、13、29;在左侧面板24的下部,下隔板与中间支承板25之间的位置有热气出口18。
参照
图1,图2。在外壳2前面5的下部有烟尘入口7,在外壳前面5的内部有烟尘通道37。外壳前面的烟尘入口7经烟尘通道37与芯部前面板6上部的烟尘入口4相通;在外壳后面14的上部有烟气出口10与芯部后面板15上部的烟气出口9相通。在外壳后面14、左侧面35右侧面39的内部有竖隔板36、38、17、40,与芯部的后面板15、左侧面板24、右侧面板33相连接。其中竖隔板17、40上均有若干长通气孔16,使外壳的后面、左侧面、右侧面与芯部的后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41。外壳后面下部的空气入口19经空气通道41与芯部后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上的空气入口12、13、29相通。在外壳左侧面35的下部有热气出口34,与芯部左侧面板24下部的热气出口18相通。
小旋风铝合金管,热回收铝合金采用导热性好的铝合金材料;贮灰池为混凝土池;装置的其它部件均由4-6mm厚钢板制做。除铝合金管与各隔板、各中间支承板之间,盖板与芯部壳体之间,座板与贮灰池之间的连接以外,其它各部件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其中除竖隔板17、40与外壳、芯部的连接为断续焊缝外,其余全部为致密连续焊缝。
小旋风铝合金管、热回收铝合金管的外径范围在40~60mm之间选择,最佳为50mm;长度范围在2~3m之间选择,最佳2.5m;铝合金管的根数根据锅炉蒸发量的大小(2T/h范围内)在100~1000根之间选择,参考数据如下2T,106根;4T,140根;6T,346根;10T,400根;20T,800根;35T,1000根。其中小旋风铝合金管、热回收铝合金管的根数相等,各为总数的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参照
图1,其除尘过程如下烟尘由外壳上的烟尘入口7经烟气通道37芯部上的烟尘入口4进入芯部内的上隔板27和中隔板28之间,由此经小旋风铝合金管26的上端进入管内进行旋风除尘后由管下端排出,灰尘落入贮灰池3内,净化后的烟气由下端进入热回收铝合金管22,由管上端排出,再经烟气出口9、10排出装置外。整个过程如图中箭头所示。
参照
图1、图3。其空气预热过程如下冷空气由外壳上的空气入口19经空气通道41芯部上的空气入口12、13、29在中隔板18稍下位置进入芯部内,由此在各中间支承板23、25、30、31之间由上向下遇回流动,吸收热量后由芯部下部的热气出口18及外壳上的热气出口34排出装置外,整个过程如
图1、图3箭头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多管余热回收节能除尘装置,是由芯部1、外壳2及贮灰池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a.芯部1由前面板6,后面板15,左侧面板24,右侧面板33,上隔板27、中隔板28、下隔板32、中间支承板23、25、30、31,小旋风铝合金管26、热回收铝合金管22,盖板8及座板21组成,b.芯部外由前面板6,后面板15,左侧面板24、右侧面板33围焊而成一长方形筒状壳体。芯部内有上、中、下三层横隔板,其中上隔板27、中隔板28位于上部,下隔板32位于下部。在中隔板28与下隔板32之间有中间支承板23、25、30、31,c.各隔板、中间支承板上均加工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孔,小旋风铝合金管26、热回收铝合金管22在这些孔中穿过,其中小旋风铝合金管的上端与中隔板28相铆接,并向下穿过各中间支承板和下隔板,管外径与各中间支承板之间为活动配合,马下隔板之间为密封配合;热回收铝合金管的上端与上隔板相铆接,向下穿过中隔板及各中间支承板,下端与下隔板相铆接,管外径与中隔板之间为活动配合,与各中间支承板之间为密封配合,d.在前面板6上部上隔板与中隔板之间的位置有烟尘入口4;在后面板15的上部,上隔板与盖板8之间的位置有烟气出口9;在后面板15、左侧面板24、右侧面板33的上部,中隔板稍下的位置有空气入口12、13、29;在左侧面板24的下部,下隔板与中间支承板25之间的位置有热气出口18,e.在外壳2前面5的下部有烟尘入口7,在外壳前面5的内部有烟尘通道37。外壳前面的烟尘入口7经烟尘通道37与芯部前面板6上部的烟尘入口4相通。在外壳后面14的上部有烟气出口10与芯部后面板15上的烟气出口9相通。在外壳后面14、左侧面35、右侧面39的内部有坚隔板36、38、17、40与芯部的后面板15、左侧面板24、右侧面板33相连接。其中坚隔板17、40上均有若干长通气孔16,使外壳的后面、左侧面、右侧面与芯部的后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41,外壳后面下部的空气入口19经空气通道41与芯部后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上的空气入口12、13、29相通。在外壳的左侧面35的下部有热气出口34,与芯部左侧面板24下部的热气出口18相通,f.小旋风铝合金管、热回收铝合金管均采用导热性好的铝合金材料;贮灰池为混凝土池;其它部件均由4~6mm厚钢板制做,g.小旋风铝合金管,热回收铝合金管的外径范围在40~60mm之间选择,最佳为50mm;长度范围在2~3m之间选择,最佳2.5米;铝合金管的根数根据锅炉蒸发量的大小确定,当锅炉蒸发量在2T/h~35T/h范围时,铝合金管的根数在100~1000根范围之间。参考数据如下2T,106根;4T,140根;6T,346根;10T,400根;20T,800根;35T,1000根。其中小旋风铝合金管和热回收铝合金管的根数相等,各为总数的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多管余热回收节能除尘装置,它针对目前锅炉存在的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节能、环保综合治理措施,根据旋风除尘原理,变现有旋风除尘器的单个旋风除尘为若干个(50~500个)小旋风除尘;并与空气预热装置巧妙的结合,兼具节能、除尘、降低噪声的功能。由于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铝合金管代替铸铁或钢材作导热材料,更大大提高了节能效果,适合于35t/h以下锅炉,特别是2-4t/h锅炉的节能、除尘之用。
文档编号F23L15/00GK2134594SQ9223491
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0日
发明者段双成 申请人:段双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