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76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油内燃式燃烧器。
我国各行业使用的窑炉及各种工业用炉上所使用的燃烧器,绝大部份都是外燃式或直接通入冷空气进行配风,致使燃烧器室内温度无法提高,不能真正做到使油雾气化,因此燃烧效率很难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易产生点火难以及结焦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循环式燃烧器,以解决现有重油燃烧器难以解决的点火难和结焦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燃烧器气化筒上口部设置一倒喇叭形的导风圈,在燃烧器外壳与导风圈之间设一导风筒(7)与该导风圈相连。当雾化油质以高速通过气化室进入燃烧室燃烧时,因射流作用,气化室和导风圈、导风筒之间的空间形成负压,这样燃烧室的热气流就以高温形式通过导风筒和气化室之间的通道而重新进入气化室进行循环,并可达到连续点火稳燃和气化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
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油枪座 2-过热气管接头3-外壳端板 4-导风圈5-饱合蒸气过热管 6-外壳7-导风筒 8-支承柱9-气化筒 10-点火孔套11-燃烧筒 12-出火口
13-出火口端板 14-定位柱15-进风管接头 16-管法兰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油枪座(1)、外壳端板(3)、外壳(6),油枪座(1)焊接在外壳端板(3)上,外壳(6)上、下部分别与外壳端板(3)及出火口端板(13)相固连,外壳(6)上设有点火孔套(10)、进风管接头(15)及定位柱(14),外壳(6)内设有导风筒(7),其下部与锥形燃烧筒(11)相固连,上部与一倒喇叭形的导风圈(4)相固连,导风筒(7)之内设有气化筒(9),前述倒喇叭形导风圈(4)便位于气化筒(9)上口部。在导风筒(7)内壁固定有若干个支承柱(8),用于气化筒(9)的支承固定,定位柱(14)用于导风筒(7)的定位。
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燃烧器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气化筒(9)外环绕有环形的饱和蒸气过热管(5),其一端为饱和蒸气进口,另一端为过热蒸气出口,该出口接重油枪,过热管(5)两端位于外壳端板(3)之外。锥形燃烧筒(11)上可根据需要开有旋风槽(如图示),也可不开槽。
工作时,配气进入燃烧器后,由导风筒(7)加热至高温以高温形式配气,这样既保护了外壳,又提高了燃烧效率,但配气方式不同于一般燃烧器,因气化筒(9)上不开配气孔,这就避免了配气不匀以及油雾喷在配气孔距之间而结焦。因油雾高速运动,至使油雾周围产生物理现象,即风道和气化室外表通道形成负压。当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一方面受到锥形燃烧室上旋风配气燃烧,另方面高温热气流通过气化室外通道经由导风圈(4)和气化筒(9)的端面间隙,重新进入气化室,这样既可连续点火,又能使气化室的温度提高而实现对油雾的完全气化。与此同时,蒸气通过高温区内的环形过热管,使饱合蒸气不需另置设备而成为过热蒸气,从而解决了重油所需的过热蒸气。为了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明,需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对轻油、重油、原油等各种油料都能充分的燃烧,尤适用于重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结焦、点火难等弊端,可连续点火,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燃烧器的燃烧效率,是一种高效的燃烧器。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式燃烧器,包括油枪座(1)、外壳端板(3)、外壳(6),油枪座(1)焊接在外壳端板(3)上,外壳(6)上、下部分别与外壳端板(3)及出火口端板(13)相固连,外壳(6)上设有点火孔套(10)、进风管接头(15)以及定位柱(14),其特征在于外壳(6)内设有导风筒(7),其下部固连有一锥形燃烧筒(11),导风筒(7)内设有气化筒(9),其上部有一倒喇叭形的导风圈(4)与导风筒(7)上端相固连,导风筒(7)内壁设有支承柱(8)用于支承气化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气化筒(9)外环绕有环形的饱和蒸气过热管(5),其两端位于外壳端板(3)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锥形燃烧筒(11)上可根据需要开有旋风槽。
专利摘要循环式燃烧器,包括油枪座、外壳端板、外壳等,外壳内设有导风筒,导风筒内设有气化筒,气化筒上口部有倒喇叭形导风圈与导风筒上端相连,导风筒内壁设有支承柱用于支承气化筒。燃烧时因射流作用,气化筒与导风圈,导风筒之间形成负压,使燃烧室的高温气流循环至气化室,使油雾气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燃烧效率,解决了点火难和结焦等问题。该装置适用于轻、重油、原油等,尤适于重油。
文档编号F23D11/10GK2135724SQ9223509
公开日1993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0日
发明者黄邦国 申请人:黄邦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