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饲式双绞龙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80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饲式双绞龙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锅炉、热风炉及工业炉等的燃烧装置。
目前各类锅炉所用的下饲式燃烧装置品种甚多,其中使用绞龙结构的,都为单绞龙式。这种结构送煤时,煤易集结在进口端处,分布不均匀,由此产生了不完全燃烧,有黑烟,降低热效率等问题,并且有时会下燃,烧坏绞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输煤均匀,燃烧充分的下饲式双绞龙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下饲式双绞龙燃烧装置,它包括有壳体12和横向绞龙4及其外罩,壳体12的中部空腔为燃烧室11,横向绞龙4由电机6直接驱动,其特征在于横向绞龙4的外罩端口与竖向绞龙3的外罩下部的侧壁口紧密联接,竖向绞龙3的外罩的上端口位于燃烧室11的中部,且该外罩的上端安置有炉篦2,炉篦2为盆形结构,其顶部中心孔与竖向绞龙3的外罩同心,其底部外缘与四周的炉排1贴合,且炉篦2的斜壁上及其顶部外缘开有进风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绞龙输煤方式,煤的进入由横绞龙过渡到竖绞龙,再由竖绞龙进入炉膛,作下饲式燃烧,它使煤分布均匀,解决了单绞龙带来的煤分配不均和耗能过大的缺点,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盆形炉篦的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相结合的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煤的充分燃尽问题,大大改善了煤的预燃效果,提高了煤的分布均匀程序,并能燃用各种煤,从烟煤到结焦性很强的煤均能燃用,甚至低于3000大卡/公斤的劣质煤也可燃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绞龙装置使煤均匀分布,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控制单位时间加煤量,既节约了能源,又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燃烧效果好,占地小,使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各种燃烧设备,如锅炉、热风炉和其它工业炉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煤经料斗5加入,由电机6带动横绞龙4将煤向前推进,竖绞龙3可通过由直齿轮、传动轴和伞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7与电机6连接,也可直接由另外的电机驱动,这样,竖绞龙3也随之转动将横绞龙4推进过来的煤再向上沿炉篦2送进燃烧室11,由于炉篦2为盆形结构,其斜壁和顶部外缘开有进风口,则煤均匀分布在盆形炉篦2上,在壳体12的下部接入有引风机8,它将空气流引入燃烧炉篦2下面,从其斜壁和顶部外缘的进风口吹入燃烧室11,使煤充分燃烧,同时有效地阻止了煤的下燃,使煤在燃烧室11充分燃烧,燃烧后的煤渣通过自重沿炉篦2的斜壁自动落渣到炉排1上,炉排1为活动翻转炉排,通过把手10即可进行翻转,将煤渣排出。本实用新型加入的煤在进入燃烧层过程中,不断预热,边燃烧、边运动、边出渣,逐步烧掉挥发物,使得锅炉不冒黑烟,既可使煤充分燃烧,又节约了能源。本实用新型在竖绞龙3的外罩和炉篦2之间接进炉喉9,炉喉9的下端口通过法兰与竖绞龙3外罩的上端口连通固接,炉篦2中心孔的外缘就安置在炉喉9上端口的止口上,它们圆滑过渡吻合为一体,炉喉9用来防止竖绞龙3由于燃烧温度高会被烧坏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下饲式双绞龙燃烧装置,它包括有壳体12和横向绞龙4及其外罩,壳体12的中部空腔为燃烧室11,横向绞龙4由电机6直接驱动,其特征在于横向绞龙4的外罩端口与竖向绞龙3的外罩下部的侧壁口紧密联接,竖向绞龙3的外罩的上端口位于燃烧室11的中部,且该外罩的上端安置有炉篦2,炉篦2为盆形结构,其顶部中心孔与竖向绞龙3的外罩同心,其底部外缘与四周的炉排1贴合,且炉篦2的斜壁上及其顶部外缘开有进风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饲式双绞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绞龙3可通过由直齿轮、传动轴和伞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7与电机6连接,也可直接由另外的电机驱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饲式双绞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绞龙3外罩的上端口通过法兰与炉喉9下端口连通固接,炉篦2中心孔的外缘就安置在炉喉9上端口的止口上,它们圆滑过渡吻合为一体。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饲式双绞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1下部的一圈炉排1为活动翻转炉排,它可通过把手10进行翻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用燃烧装置,它将横向绞龙的外罩端口与竖向绞龙的外罩下部侧壁口密封连通,竖向绞龙的外罩上端口位于燃烧室的中部,且该外罩的上端安置有炉箅,炉箅为盆形结构,其顶部中心孔与竖绞龙外罩同心,其底部外缘与四周的炉排贴合,且炉箅的斜壁上及其顶部外缘开有进风孔。本实用新型输煤均匀,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使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F23K3/00GK2140475SQ9223776
公开日1993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3日
发明者周士谔 申请人:周士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