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液体燃料两次气化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135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民用液体燃料两次气化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输送管道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中液体燃料两次气化燃气输送装置。
现有的民用液体燃料气化输送装置均为单罐输送装置,由空压机和一只油罐组成,在油罐的底部平置一分气管,在分气管上钻有φ2mm-φ4mm不等的分气孔,在油罐上安装有与油罐的顶部相通的进户气管,上述的进户气管上串装有减压阀,上述的空压机和分气管之间用输气管相连通。上述技术的主要缺陷在于①进户气管输出的混合燃气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较大,气温高时,可燃成份在混合燃气中浓度就比较大,气温低时,可燃成份在混合燃气中的浓度就比较小;②单罐输送,因大量蒸发烃过程本身就会带走大量热量,从而使液态烃温度降低,造成输出的混合燃气中可燃成份浓度降低。以上两种问题可造成混合燃气中可燃成份的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燃气具的正常使用和本装置的大面积推广使用。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民用液体燃料两次气化输出装置,以便使该装置能够输出可燃成份相对稳定的混合燃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民用液体燃料两次气化输送装置,包括空压机和油罐,油罐的底部平置有分气管,所述的空压机和分气管之间用输气管相互连通,在油罐的后部还连接有另一油罐,该油罐的底部平装有分气管,在该油管的顶部安装有与其顶部空间相通的进户气管,后部油罐中的分气管通过另一输气管与前部油罐的顶部空间相互连通,在前一油罐和后一油罐之间的输气管上串装有减压阀,所述的进户气管及各输气管与两油罐的壳体之间均密封固定。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①由于两罐之间安装有减压阀,使用时可根据气温的变化,调整燃气输出罐中的压力,可以使混合燃气中的可燃成份保持在合乎要求的范围之内;②在第一油罐中因大量蒸发烃带起热量而使液态烃温度降低引起其输出的混合燃气中可燃成份的降低的部分可在第二罐中得到补充,但由于在第二个油罐中补充的量不大,因而不至于影响到该罐中液态烃的温度,既使有所影响也可由罐壁吸收外界的热量而得以平衡,这种作用同样可以保证输出的混合燃气中的可燃成份保持在预期的范围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油罐11和油罐2,每罐内的底部分别安装有水平的分气管12和分气管15,每个分气管上均有φ2mm-φ4mm的大小不等的分气孔14,油罐11的顶部和油罐2内的分气管15之间用输气管7相互连通,在两罐之间的输气管7上串装有减压阀6。油罐11外安装有空压机10,空压机10的输出口与分气管12之间用输气管9相互连通,在油罐2上安装有与其内部顶部空间相通的进户气管4,在进户气管4上串装有减压阀3。油罐11和油罐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加油口8、5和和放油口13、1。输气管9、7及进户气管4均对应密封焊接在油罐11、2的对应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空压机10将空气由输气管9打入油罐11的分气管12中,空气由分气孔14中出来经过液态烃上升至油罐11的顶部,此时,空气已和液态烃中可气化部分混合为混合可燃气体,混合燃气经由输气管7经过减压阀6进入油罐2的分气管15中再由分气管15的分气孔中输出经过液态烃上升到油罐2的顶部。此时,混合燃气中的可燃气浓度增至预期的程度,然后由进户气管4经过减压阀3再次减压后送往居民家中,以供应热水器燃烧和灶具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液体燃料两次气化输送装置,包括空压机(10)和油罐(11),油罐(11)的底部平置有分气管(12),所述的空压机(10)和分气管(12)之间用输气管(9)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油罐(11)的后部还连接有另一油罐(2),油罐(2)的底部平装有分气管(15),在油管(2)的顶部上部壳体上密封固定安装有与其顶部空间相通的进户气管(4),上述分气管(15)通过输气管(7)与油罐(11)的顶部相互连通,在油罐(11)和油罐(2)之间的输气管(7)上串装有减压阀(6),所述的输气管(7)、输气管(9)与油罐(11)、油罐(2)壳体之间均密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户气管(4)上串装有减压阀(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液体燃料两次气化输送装置,其特点是在现有的单罐单次气化输送装置后串连了一个二次气化罐,两罐之间用输气管相连,输气管上串装有减压阀,输气管的一端与前罐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后罐底部的分气管相连,后罐上装有进户气管。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输出的混合燃气中可燃成分含量随着气温变化波动较大的缺点,通过调整减压阀,可使混合燃气中的可燃成分含量稳定在预期范围内。
文档编号F23K5/06GK2341035SQ98245269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6日
发明者胡晓民 申请人:胡晓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