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246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技术,是一种用于石油、石化、化工、动力、冶金各工业部门的管壳式卧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现有的换热器种类繁多,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管壳式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角度分析,弓形折流板结构在壳层有两个因素不利于传热和压降1.流体流过弓形折流板顶部,流动方向突然变化并被节流流体在此处产生较大的压力降。2.在弓形折流板根部两侧,产生一个近似三角形的传热死区,大大地降低了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螺旋折流板替代弓形折流板,以提高传热系数,降低流体的压力降的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固定管板1、浮动管板2、螺旋折流板3、4、换热管束5、折流片6、连接片7组成,换热管束5置于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之间;在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之间还盘绕有螺旋折流板3、4;换热管束5穿过螺旋折流板3、4。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技术实现螺旋折流板3、4具有具有一个以上螺旋道,螺旋折流板由连续整板构成。
螺旋折流板3、4还可由多片平板连接构成,在一个螺距范围内,有折流片6和三角形连接片7,形成螺旋面的组合折面。
折流片6为扇形,连接片7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螺旋折流板使得介质压力降很小,没有传热死区;2.传热系数与壳层压降比值可提高60%;3.可降低操作运行能耗。


图1.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多片平板组合成的螺旋折流板结构示意图;图3.多片平板轴向排序示意图;图4.扇形折流板片示意图;图5.三角形连接板片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由换热管束5装置在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之间,并穿过螺旋折流板3、4,螺旋折流板3、4具有两个螺旋道,螺旋折流板由多片平板连接构成。在一个螺距范围内,螺旋折流板由四片扇形折流片6和四片三角形连接片形成一个近似平滑螺旋面的组合折面。折流片6为扇形,连接片7为三角形。
螺旋折流板还可以由连续整板构成。
将扇形折流片6和三角形连接片7,按照设定的螺距导程依次焊接连接起来,即形成一个近似螺旋面的组合折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是单或双螺旋道,并在螺旋面上插装若干换热管5。然后将换热管5构成的管束安装在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上。最后将这个带有管束的螺旋折流板装入管壳中。换热运行时介质在壳层中沿螺旋道流动,不发生流动方向的突然改变,压力降很小,没有传热死区。并在螺旋角为最佳状态下,流体产生带有绕换热管表面涡旋的不稳定流动状态,大大地强化了换热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1)、浮动管板(2)、螺旋折流板(3)、(4)、换热管束(5)、折流片(6)、连接片(7)组成,其特征在于换热管束(5)置于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之间;在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之间还盘绕有螺旋折流板(3)、(4);换热管束(5)穿过螺旋折流板(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螺旋折流板具有一个以上的螺旋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螺旋折流板由连续整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螺旋折流板还可以由平板连接构成,在一个螺距范围内,有折流片(6)和连接片(7),形成螺旋面的组合折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折流片(6)为扇形。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片(7)为三角形。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石油、石化、化工、动力、冶金等工业部门的管壳式卧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由固定管板1、浮动管板2、螺旋折流板3、4、换热管束5等组成,换热管束5置于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之间,并穿过螺旋折流板3、4,螺旋折流板3、4盘绕在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之间。螺旋折流板使得介质压力降很小,没有传热死区;传热系数与壳层压降比值可提高60%;可降低操作运行能耗。
文档编号F28F9/22GK2387496SQ99241930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0日
发明者赵维, 王声文, 许成范, 石玉学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石油二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