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真空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946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热真空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散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热传导散热器。
目前使用的散热器种类繁多,以真空热传导的方式构成的散热器较为节能、导热快、卫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品种。但是现有的各种真空热传导散热器,其共同的缺点是导热虽快,冷却也快,从根本上仍不能显著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真空散热器,它具有升温快、降温慢的特点,从而提高效率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真空散热器,具有真空的散热片壳体,壳体内装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真空散热器的热源由电热管、包围电热管的氮化铝蓄热体、包围蓄热体的保温传热层和与散热片壳体底面固接的热源外壳构成,电热管的接线柱与温控器连接。
本技术中,散热片壳体内的导热介质是环氧化合物与醚等成份构成的混合物,液体状态,汽化温度低,在真空条件下传导速度快。蓄热载体选用氮化铝材料,它能储存热量,具有绝缘性能,耐高温性能,导热快。可做保温层的材料很多,本技术采用了二苯醚和联苯的混合物,它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导热慢,起蓄热、保温、传热作用,减少表面热损失。工作过程是接通电源,电热管温度迅速上升,通过周围的氮化铝蓄热体、保温传热层、热源外壳、真空散热片壳体使其内部的低温导热介质受热并在真空条件下经汽化迅速充满散热片空间,与散热片内壁热交换后温度降低变成液体落回到底部,再受热汽化,反复循环,完成散热器的作用。在散热过程中,蓄热体和保温传热层都积蓄了一定的热量。当散热器表面达到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自动切断电热管的电源,这时,氮化铝蓄热体和保温传热层内部积蓄的热继续释放给真空散热片当散热片表面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值时,温控器又自动接通电热管电源,如此间歇式自控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
由于本技术在加热管表面设置了蓄热体和保温传热层,所以在停止加热后,真空散热片比现有技术的真空散热片冷却的慢。又由于延长加热器的间歇时间而比现有技术节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热真空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蓄热真空散热器热源的侧视剖面图。
图中散热片(2)是真空的壳体,内装低温介质(3),该介质是环氧化合物与醚的混合物,汽化温度36℃,散热片表面温度达80℃。散热片上端设有阀(1),该阀的作用是注入介质和排气的通口。本技术的热源中部是500瓦的电热管(7),电热管的接线柱与温控器(8)和电源连接。电热管外围是氮化铝制成的蓄热体(6),它还有绝缘耐高温,导热快的性能。蓄热体(6)外面是保温传热层(5)它具有绝缘耐高温、导热慢的性能,可减少热源的热损失。本实施例选用的保温材料是二苯醚、联苯的混合物,固相溶点转化温度为12℃,潜热大。保温传热层(5)外面是热源外壳(4),该外壳(4)与散热片壳体(2)的底面固接。
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真空散热器,具有真空的散热片壳体,壳体内装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真空散热器的热源由电热管、包围电热管的氮化铝蓄热体、包围蓄热体的保温传热层和与散热片壳体底面固接的热源外壳构成,电热管的接线柱与温控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使用的蓄热真空散热器,其技术特点是,真空散热器的热源表面设有蓄热体和保温传热层。本技术能使散热片加热快,冷却慢,能延长散热器工作的间歇时间,而节约能源,且使用方便,安全、卫生。是传统的耗能大、污染环境的锅炉采暖、集中供热方式和普通的真空散热器理想的替代产品。
文档编号F24D13/00GK2498522SQ0122633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7日
发明者霍俊鹏 申请人:霍俊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