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炉排铸铁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5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炉排铸铁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双层炉排铸铁热水锅炉,是一种具有热源的流体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对已有铸铁热水锅炉的改进。铸铁锅炉由于采用联片组装方式,所以它在运输、安装、运行维护方面都很方便,同时它还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耐腐蚀、寿命长的优点,所以它一直被广泛地应用着。目前应用的铸铁锅炉的主要问题是热效率低,一般仅达40-50%,浪费燃料十分惊人,被称为煤老虎,同时它排烟的含尘量高达1000mg/Nm3以上,严重的污染空气,危害人们的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达80%,节省能源,排烟含尘量小于150mg/Nm3以下,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仍然保留有联片组装,运输、安装、运行维护方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耐腐蚀、寿命长的双层炉排铸铁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思的,采用双层炉排,逆向半煤气负压燃烧,水流强制循环的方式。锅炉本体结构如附图1、2所示,它由前炉片〔1〕、前返烟炉片〔2〕、出水法兰炉片〔3〕、若干中炉片〔4〕、后返烟炉片〔5〕、安全阀座炉片〔6〕、后炉片〔7〕等组成,每个炉片通过接口圈〔23〕与炉片上的三个接口〔10〕互相联片组装,用四根拉紧螺栓〔8〕紧固。铸铁炉片的结构如附图3、4所示,炉片采用垂直分布的椭园形配列管群,外部形成若干小方格结构。炉片采用HT15-33以上牌号铸铁铸成,壁厚为10mm,每个小方格尺寸为100×80mm,炉片外阔尺寸1600×1540×202mm。按其额定发热量要求,锅炉本体由12-17片炉片联片装成,额定发热量为60-90万大卡/小时。接口圈〔23〕的结构如附图7、8所示,它是一个中部带有同心环形凸台〔27〕的空心园柱体,凸台的两个端面垂直于轴心线,其上带有水纹线〔28〕,水纹线是一条三角形断面的环形凹槽,深度在2mm。炉片上的接口〔10〕,如附图4所示,它采用直角凹入平面,其上也有一条同接口圈上的水纹线。两个炉片用接口圈〔23〕联接,在带有水纹线的两个凸凹平面间,垫以石棉密封垫〔29〕,其结构如附图9所示,通过压紧炉片,形成内封闭式的联接。
锅炉内设上下两层炉排,上炉排〔9〕为水冷炉排,其结构如附图5、6所示,它是由若干根炉排管〔26〕与前集箱〔24〕,后集箱〔25〕构成。炉排管〔26〕贯穿燃烬室〔11〕,并采用较大的弯曲半径,一端成钝角与后集箱〔25〕焊接,同时将后集箱布置在锅炉体外。下炉排〔15〕为固定式普通结构形式的铸铁炉条。上炉排〔9〕上部空间为风室,上炉排〔9〕与下炉排〔15〕之间为燃烧室〔17〕,下炉排〔15〕以下为灰坑〔19〕,出口窗〔13〕与炉墙〔22〕构成燃烬室〔11〕,燃烬室内设置成花格方式排列的水纹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双层炉排、逆向半煤气燃烧方式是这样实现的。锅炉正常运行时,燃烧是在上炉排〔9〕和下炉排〔15〕上同时进行的,上炉排保持半煤气运行工况最佳,其工作过程如下由投料门〔16〕投入的燃料在上炉排上进行予热干燥、干馏、挥发份与焦碳的燃烧(氧化)和还原的过程。因此在上炉排〔9〕上,自上而下的存在三个区一是燃料的干燥、干馏区,逸出挥发份;二是挥发份与焦碳的氧化区,生成CO2、CO、H2O;三是挥发份与燃烧产物(CO2H2O)的还原区,生成CO、H2。只要保持上炉排上有一定厚度的煤层,并适时的清除渣层,就可以保持半煤气的持继产生。下炉排〔15〕上进行的是炉渣中焦碳的燃烧过程,正常工作时不往下炉排〔15〕上投新燃料,上炉排上形成的灰渣,通过适时拨火落到下炉排〔15〕上,通过灰门〔20〕适量的给风。使渣中的焦碳燃烬,灰份落到灰坑〔19〕里,燃料作到充分的燃烧,没燃烧损失很小,g4在6%以下。
在上下炉排间的燃烧室〔17〕内,进行着明火半煤气燃烧。正常工作时,自上而下的半煤气与自下而上含有的过剩空气燃烧产物在此混合,燃烧后经出口窗〔13〕进入燃烬室〔11〕中燃烬。
在燃烬室〔11〕内,未燃烬的挥发物,悬浮着的微小碳粒和剩余空气中的氧混合,充分燃烧。这样就使经过后烟箱〔21〕排放出的烟气中碳黑含量下降到较低程度,从而消除了黑烟。与此同时,由于高温炉气在燃烬室中的体积膨胀,压力降低,使悬浮在炉气中较大的粉尘由于自重而落下,此粉尘可定期由除灰门〔12〕清出。
在燃烬室〔11〕中的高温烟气,在燃烬室内又一次加热水冷炉排管〔26〕后,通过后返烟炉片〔5〕进入第一烟道,再经前返烟炉片〔2〕后,入第二烟道,沿途加热所有炉片,最后经后烟箱〔21〕由烟筒排出。由于高温烟气强烈冲刷炉片的方格式水管,经过各格内的多次对流热交换,使锅炉充分受热,降低了排烟温度,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在广泛应用的铸铁锅炉比较,有如下的改进和优点合理布置了炉膛内的水冷壁。目前社会上使用的新、老式铸铁锅炉,普遍的存在着水冷壁布置过大,直接降低了炉膛内的温度,影响了燃料的充分燃烧,降低了烟气温度,影响了辐射与对流受热效果。而本实用新型炉片取消了两支长脚,大大减少了水冷壁容积。从而提高了炉膛内的温度及烟气温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节省钢材23%。
提高了对流热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联片组装炉片构成无数小方格式烟道,形成垂直分布椭园形配列管群,增加了对流受热面积,降低了炉腔内高温烟气的排烟温度,不加省煤器可降到200℃以下。提高了对流的热效果。
改进了水冷炉排的结构。已往冷水炉排管采用直角或小弯曲半径,一端焊接在后集箱上,后集箱布置在炉内,当受热后,往往炉排管发生弯曲变形或出现裂纹。本实用新型水冷炉排管穿越燃烬室,采用大弯曲半径和大弯角与后集箱连接,并将后集箱布置在炉外。从而增加了辐射受热面积,增强了辐射受热效果和除尘效果。同时由于水冷炉排管变为柔性连接结构,改变了受力状态,避免了水冷炉排管受热弯曲和变形。
改变了接口方式。已往铸铁锅炉炉片的三个接口,都采用7°锥形接口,依靠7°锥形接口圈定位连接。这种接口形式,既增加了加工难度,又不易保证其精度。本实用新型炉片采用直角凹型接口和直角凸形接口圈,借助密封垫密封,这种接口形式,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既简化了工艺又保证了精度,便于定位组装。
图1双层炉排铸铁热水锅炉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双层炉排铸铁热水锅炉侧视图;图3炉片结构示意图;图4图3A-A剖面图;图5上炉排正视图;图6上炉排俯视图。
附图7接口圈结构示意图;附图8图7I部放大图;附图9密封垫示意图。
如前所述,完成这项实用新型的方式,基本构成了实施这项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
权利要求
一种包含有前炉片[1]、前返烟炉片[2]、出水法兰炉片[3]、若干中炉片[4]、后返烟炉片[5]、安全阀座炉片[6]、后炉片[7]、拉紧螺栓[8]、水冷炉排[9]、下炉排[15]、燃烧室[17]、燃烬室[11]组成的双层炉排铸铁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片及联片通过接口圈[23]联接,组成小方格式烟道,形成具有垂直分布的椭园形配列管群的炉体;接口圈是一个中部带有同心环形凸台[27]的空心园柱体,凸台的两个端面垂直于轴心线,其上带有一条具有三角形断面的环形凹槽水纹线[28];水冷炉排管[26]穿越燃烬室[11],以大的弯曲半径成钝角与布置在炉外的后集箱[25]连接。
专利摘要
双层炉排铸铁热水锅炉,是对目前广泛应用的铸铁热水锅炉的改进,在结构上减少了炉膛内水冷壁的容积;采用带有小方格式烟道,成垂直分布椭圆形配列管群的炉片,联片组装成本体;上炉排管以大弯曲半径成钝角与炉体外的后集箱连接。因此该锅炉除具有一般铸铁锅炉的特点外还具有热效率高(80%)、排烟含尘量低(150mg/Nm
文档编号F24H1/22GK87208619SQ87208619
公开日1988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日
发明者刘景志, 程韧, 邱富智, 崔继尧 申请人:哈尔滨低压锅炉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