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17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包括中心承载梁,所述中心承载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中心承载梁的外圈均匀设置若干直通液流管,所述直通液流管之间相互不接触贴紧,形成圆环状,所述直通液流管形成的圆环外表面设置若干外冷却管。所述中心承载梁与直通液流管之间设置若干的内冷却管。各所述内冷却管之间紧密靠近,形成圆环状。本实用新型在液流管的内外侧都安装了冷却的管道,避免了只在外围安装冷却管可能带来的单边降温的问题,实现整体同步降温。本实用新型还在直通液流管与外冷却管之间设计了缝隙空腔,这样的设置,避免了两种温差过大的管道直接接触,造成温度的骤降,实现了平稳缓和降温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降温设备,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内外双层液流管缓和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化工生产中的降温工序是十分常见的,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对液流的降温,在钼酸制品的制作工艺中也是屡见不鲜,如何能够平稳地将反应后的液流的温度将至合适的区间,是本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手段都是采用接触性的物理降温,这对于运输液流的管道是一个考验,迅速制冷可能会导致管道因为温度的骤升骤降发生热胀冷缩的形变,导致管道的使用寿命缩短。并且传统的冷却装置一般都是安设在液流管的外围,这样就可能因为单面受热引起液流的降温不均,降温的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可以有效地将液流管中通行的液体进行降温,并且不会迅速制冷,达到缓和降温的目的。
[0004]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包括中心承载梁,所述中心承载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中心承载梁的外圈均匀设置若干直通液流管,所述直通液流管之间相互不接触贴紧,形成圆环状,所述直通液流管形成的圆环外表面设置若干外冷却管。所述中心承载梁与直通液流管之间设置若干的内冷却管。各所述内冷却管之间紧密靠近,形成圆环状。
[0005]所述直通液流管与外冷却管之间存在缝隙空腔。
[0006]各所述外冷却管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具体数量的外冷却管。
[000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08]1、本实用新型在液流管的内外侧都安装了冷却的管道,避免了只在外围安装冷却管可能带来的单边降温的问题,实现整体同步降温。
[0009]2、本实用新型还在直通液流管与外冷却管之间设计了缝隙空腔,这样的设置,避免了两种温差过大的管道直接接触,造成温度的骤降,实现了平稳缓和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包括中心承载梁5,所述中心承载梁5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中心承载梁5的外圈均匀设置若干直通液流管3,所述直通液流管3之间相互不接触贴紧,形成圆环状,所述直通液流管3形成的圆环外表面设置若干外冷却管2,所述中心承载梁5与直通液流管3之间设置若干的内冷却管4。
[0013]各所述内冷却管4之间紧密靠近,形成圆环状。
[0014]所述直通液流管3与外冷却管2之间存在缝隙空腔I。
[0015]各所述外冷却管2之间为活动连接。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包括中心承载梁(5),所述中心承载梁(5)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中心承载梁(5)的外圈均匀设置若干直通液流管(3),所述直通液流管(3)之间相互不接触贴紧,形成圆环状,所述直通液流管(3)形成的圆环外表面设置若干外冷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承载梁(5)与直通液流管(3)之间设置若干的内冷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冷却管(4)之间紧密靠近,形成圆环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液流管⑶与外冷却管⑵之间存在缝隙空腔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外冷却管(2)之间为活动连接。
【文档编号】F28D7-10GK204286168SQ201420717643
【发明者】丁尉骑, 戴春华, 杨华宾, 孙立志, 丁舜, 周跃银 [申请人]江苏舜驰钨钼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