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225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经过改进的机箱结构,从而可在机箱内部安装传导型热交换器,并可配用多种大小形状各异的通风管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是一种可利用制冷等系统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制热或净化空气,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的装置。空调器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和蒸发器组成。空调器大体上可分为分体式和一体式。分体式和一体式空调器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分体式空调器是在室内侧设置冷却/放热装置,而在室外侧设置放热/冷却以及压缩装置,并用冷媒管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而一体式空调器是将冷却和放热功能的装置一体化,并将其设置在墙壁上或直接设置在窗口上。最近的趋势是使用具有空气净化功能或制氧功能的空调器。这种空调器可以除去室内空气中的灰尘以及异物,或可以通过制氧系统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图6为已有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示意图。如图6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10、室外机20和冷媒管30。室内机10设在室内,其可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间进行降温或升温。室外机20设在室外,其可与室内机10传导热量后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媒管30可连接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并使它们之间流通冷媒。即,具有如上构成的分体式空调器是使冷媒通过冷媒管30而在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的内部循环,从而对室内空间进行降温或升温。如果长时间对封闭的室内空间进行降温或升温,即使室内机10具有空气净化以及制氧功能也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混浊,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定期地进行通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已有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不具备通风功能,因此,使用者只能靠打开窗户或门的方法来进行自然通风,或在墙上另外安装通风设备来进行快速的机械通风。这样,使用者就需一一打开许多窗户或门来进行通风,不仅会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而且通风时间也会比较长。另外,最近很多的建筑物都设计成窗户不可打开,这样的话只有设置单独的通风设备才能进行通风。另外,用这种方式进行通风时,室外空气会以其原有的状态进入室内,从而使室内温度接近于室外温度,当结束通风后再利用空调器进行降温或升温时就会增加空调器的工作负荷,从而使其处于超载状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在空调器上添加通风功能,这样可在进行通风的同时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产生热交换。但是,为了同时进行通风和热交换而在空调器内分别设置通风装置和热交换器时,不仅会使空调器的结构变得非常复杂,而且设置通风装置和热交换器时还会受到空间上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改进的机箱结构使在其内部安装热交换器成为可能,并可使用多种大小形状各异的通风管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包括机箱、驱动电机、通风扇、通风管和传导型热交换器;安装在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机箱由箱体、箱盖和管座组成,其中,上部开放的箱体上设有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流入孔、用于排出室外空气的流出孔、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排出通路以及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向室内的室外空气吸入通路;箱盖可盖在箱体的上部;而管座则安装在箱体上,其上形成有可连接通风管的管道安装部;驱动电机设置在机箱上;通风扇设置在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其可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和将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通风管的一端连接在机箱上,而另一端则置于室外,其可排出室内空气和引入室外空气;而传导型热交换器则安装在机箱内,其可使流通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产生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是在箱体上分别形成室外空气吸入通路和室内空气排出通路,这样就可分别引导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流动。特别是在室外空气吸入通路和室内空气排出通路上形成有热交换器安装槽,该槽内安装有传导型热交换器,从而可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沿垂直方向交错流动的同时进行热交换。另外,箱体的开放型上部设有可拆卸的箱盖,从而可在箱体内部的热交换器安装槽内方便地插入传导型热交换器,并在箱体的正面安装有具有管道安装部的管座,因而可用改变管座的方法来配用形状大小各异的各种通风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中通风装置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中通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中通风装置工作状态平面剖视图。
图6为已有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底座50;设在底座50的上方且前端开放的外壳60;设在外壳60的正面,并具有空气排出口62和空气吸入口64的前面板70;设在外壳60和前面板70之间的送风扇80;设在送风扇80和空气排出口62之间的热交换器90;和设在送风扇80下侧的通风装置100。前面板70的两侧呈倾斜状且向前突出形成,其包括正面上部面板72、正面下部面板74和吸入格栅76。正面上部面板72形成在前面板70的上侧,其上具有形成在正面的正面排出口62a和形成在两侧的两侧排出口62b。正面下部面板74位于正面上部面板72和底座50之间。吸入格栅76形成在正面下部面板74和外壳60的下部之间。正面上部面板72上设有上下面板72a和前后面板72b。上下面板72a可进行上下移动,其用于开闭正面排出口62a。当上下面板72a上下移动时,前后面板72b可前后移动。另外,正面上部面板72上还具有图中未示出的用于升降上下面板72a的上下面板驱动装置及用于前后移动前后面板72b的前后面板驱动装置。为了易于从室内吸入空气而后提供给热交换器90,送风扇80设在靠近吸入格栅76的外壳60下方,并与底座50相隔一定间距。这种分体式空调器是在吸入格栅76和送风扇80之间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吸入格栅76的背面分别设有可滤除空气中异物的空气滤芯81。送风扇80的正面两侧设有静电集尘器82,其可使空气中的灰尘带有静电而后加以收集。此外,热交换器90的下侧安装有可收集热交换器90表面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槽91。为将该冷凝水排向外部,排水槽91上设有通向室内机外部的排水管92。通风装置100位于送风扇80的下侧,其用组装部件104安装在底座50的上面。即,底座50的上面形成有固定部52,固定部52具备第1结合孔52a。而通风装置100上形成有固定环102,固定环102上具有与第1结合孔52a相对应的第2结合孔102a。对齐第1,第2结合孔52a,102a后就可将固定环102置于底座50的固定部52上,然后将组装部件104结合在第1,第2结合孔52a,102a内,从而完成通风装置100的组装。这里,固定环102是沿着通风装置100的下端周围形成多个,而固定部52上也形成有多个可通过组装部件104与固定环102组装在一起的结合孔。具有如上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工作过程如下当室外机中的压缩机开始工作时,其可使冷媒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进行循环,室内机周围的空气可与流经热交换器90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室内的温度上升或下降。在进行冷媒的循环以及升温/降温时,送风扇80也同时进行工作,以使室内的空气通过吸入格栅76进入室内机的内部。吸入的空气在流过空气滤芯81和静电集尘器82时被净化,并在流过送风扇80和热交换器90时产生热交换,最后通过空气排出口62进入室内。另外,在利用室内机对室内空气进行长时间降温或升温时,为了防止空气变混浊,有必要对室内空间进行通风。在进行通风时,室外机中的压缩机停止工作,因而冷媒停止循环,只驱动通风装置100和送风扇80。即,通风装置100通过吸入格栅76吸入室内的混浊空气并向室外排出。同时,吸入清凉的室外空气并提供给室内。从室外吸入的空气在送风扇80的作用下通过空气排出口62流入室内。通过通风装置100进行室内通风时,最好停止热交换器90作用下的室内升温和降温。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包括机箱110、驱动电机120、通风扇130、传导型热交换器140和通风管150。其中,机箱110安装在底座50上。驱动电机120设置在机箱110上,其可产生驱动力。通风扇130设置在驱动电机120的旋转轴上,其可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并将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传导型热交换器140安装在机箱110的一侧,其可使流通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产生热交换。通风管150的一端连接在机箱110上,而另一端则置于室外,其可排出室内的空气和引入室外的空气。机箱110包括箱体112、箱盖114和管座116。其中,上部开放的箱体112安装在底座50上,其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箱盖114以可拆卸的方式盖在箱体112的上方,这样易于在箱体112的内部设置各种部件。管座116安装在箱体112的前面,其上形成有可连接通风管150的管道安装部118。这里,箱体112具有开放的上部结构,围绕其下部外侧面形成有多个可利用组装部件104将其安装在底座50的固定部52上的固定环102。箱体112的内部形成有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和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这样可以防止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流动时相互混合。另外,箱体112的一侧形成有流入孔112c,另一侧则形成有流出孔112d。流入室内机的室内空气可通过流入孔112c流进箱体112的内部,然后通过流出孔112d流出。位于管座116后侧的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以及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可形成热交换器安装槽140a,该安装槽内可安装传导型热交换器140。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和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沿垂直方向连通形成,从而可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在热交换器安装槽140a内交叉流动。即,在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的作用下,通过流入孔112c流进的室内空气可流入到热交换器安装槽140a内,然后流过传导型热交换器140,最后流到管座116的管道安装部118。而在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的作用下,通过管道安装部118流进的室外空气可流入到热交换器安装槽140a内,然后流过传导型热交换器140,最后流到流出孔112d。另外,箱盖114是用螺钉105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箱体112的上端,从而可在箱体112的内部方便地安装传导型热交换器140。此外,沿箱盖114的外围也突出形成有多个第1组装固定环115。而在箱体112的上部外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可与第1组装固定环115相对应的第2组装固定环113,利用螺钉105就可将第1组装固定环115和第2组装固定环113结合在一起。另外,管座116的中心部位突出形成有管道安装部118。管道安装部118上具有排气118a和吸气孔118b。室内空气可通过排气118a从机箱110排向通风管150,而室外空气则通过吸气孔118b从通风管150流入机箱110内。排气118a与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相连通,而吸气孔118b则与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相连通。通风扇130包括排气扇132和吸气扇134。排气扇132可吸入室内空气而后向室外排出。而吸气扇134则可吸入室外空气而后提供给室内。这里,排气扇132设置在与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相连通的第1扇罩136内部。而吸气扇134则设置在与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相连通的第2扇罩138内部。第1,第2扇罩136,138可防止排气扇132和吸气扇134在外部冲击下受到损坏,同时可形成空气通路。第1扇罩136的一侧形成有可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吸入孔136a,而第2扇罩138的一侧则形成有可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孔138a。驱动电机120是双轴电机,其在通风时可同时进行室内空气的排出和室外空气的供应。驱动电机120的两个旋转轴上分别安装有排气扇132和吸气扇134。传导型热交换器140可插入在热交换器安装槽140a内,其可使排出的室内空气和吸入的室外空气间产生热交换,从而使室外空气相近于室内温度。这里,传导型热交换器14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流通室内空气的多条室内空气通路142a以及用于流通室外空气的多条室外空气通路142b。室内空气通路142a和室外空气通路142b是从上到下层层叠放而形成,并相互交错。室内空气通路142a和室外空气通路142b相互垂直交错,以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分别沿十字方向流动,并产生热交换。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后将以与室内温度相近的状态流进室内,从而可以回收热能。另外,传导型热交换器140在位于室外空气通路142b入口部的侧面上安装有可除去室外空气中异味的除臭滤芯146,从而在通风时可以防止室外的异味进入室内。另外,在安装传导型热交换器140的箱体112一侧突出形成有多条支撑肋144。该支撑肋不仅可引导传导型热交换器140的安装,而且还可支撑传导型热交换器140,以防止其产生晃动。在多条支撑肋144中,形成在前面板116一侧的支撑肋144a还具有形成室内空气通路和室外空气通路的作用。通风管150的一端连接在管座116的管道安装部118上,另一端则露出在室外,其作用是从管道安装部118向室外引出室内空气,并从室外向管道安装部118引入室外空气。通风管150包括外部管152和内部管154。外部管152的一端连接在管道安装部118上,其可向吸气孔118b引入室外空气。内部管154位于外部管152的内侧,其一端连接在排气口118a上,以向室外引出室内空气。即,通风管150是在直径较大的外部管152内部套入直径较小的内部管152,以形成双重套管结构。外部管152的一端安装在管道安装部118上,而内部管154的一端则安装在排气口118a上。同时,通风管道150用可伸缩管制成,因此其可以自由地弯曲和伸缩,而且其另一端还设有可以防止异物或昆虫等进入的安全网156。通风管道150同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冷媒管94一起引向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当将驱动电机120接通电源时,设在旋转轴上的排气扇132和吸气扇134可在驱动电机120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从而产生通风所需的动力。这时,室内空气A可在排气扇132的作用下通过第1扇罩136上的室内空气吸入孔136a流向箱体112的流入孔112c,并通过流入孔112c流进箱体112的内部。流进箱体112后,室内空气A将沿着箱体112内的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流动,然后通过管座118的排气口118a流向通风管150,最后经过通风管150的内部管154流向室外。而室外空气B则在吸气扇134的作用下通过通风管150的外部管152流向管座116,并通过管座116上的吸气孔118b流进箱体112的内部,然后沿着箱体112的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流动,最后通过箱体112的流出孔112d流出。从箱体112流出的室外空气通过第2扇罩138的室外空气排出孔138a排向室内机内部。另外,室内空气A流动到排气口118a之前先流过传导型热交换器140,而室外空气B则从吸入孔118b被吸入而后流过传导型热交换器140,在此过程中,室内空气A和室外空气B之间会产生热交换。即,如果室内处于制冷状态,室外空气B被较冷的室内空气A冷却后进入室内。而如果室内处于制热状态,则室外空气B则被较热的室内空气A加热后进入室内。另外,室外空气B在流过传导型热交换器140的过程中还要同时经过传导型热交换器140上的除臭滤芯146以除去异味。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包括机箱(110)、驱动电机(120)、通风扇(130)、通风管(150)和传导型热交换器(140);安装在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机箱(110)由箱体(112)、箱盖(114)和管座(116)组成,其中,上部开放的箱体(112)上设有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流入孔(112c)、用于排出室外空气的流出孔(112d)、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以及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向室内的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箱盖(114)可盖在箱体(112)的上部;而管座(116)则安装在箱体(112)上,其上形成有可连接通风管(150)的管道安装部(118);驱动电机(120)设置在机箱(110)上;通风扇(130)设置在驱动电机(120)的旋转轴上,其可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和将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通风管(150)的一端连接在机箱(110)上,而另一端则置于室外,其可排出室内空气和引入室外空气;而传导型热交换器(140)则安装在机箱(110)内,其可使流通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产生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围绕箱体(112)的下部周围形成有多个具有结合孔(102a)且可利用组装部件将箱体(112)安装在室内机底面上的固定环(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12)内部形成有热交换器安装槽(140a),其内可插入可使室内空气排出通路(112a)和室外空气吸入通路(112b)相互交叉的传导型热交换器(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安装槽(140a)上突出形成有多条可引导传导型热交换器(140)的安装且可支撑固定传导型热交换器(140)的支撑肋(144)。
专利摘要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其包括机箱、驱动电机、通风扇、通风管和传导型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是在箱体上分别形成室外空气吸入通路和室内空气排出通路,这样就可分别引导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流动。特别是在室外空气吸入通路和室内空气排出通路上形成有热交换器安装槽,该槽内安装有传导型热交换器,从而可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沿垂直方向交错流动的同时进行热交换。另外,箱体的开放型上部设有可拆卸的箱盖,从而可在箱体内部的热交换器安装槽内方便地插入传导型热交换器,并在箱体的正面安装有具有管道安装部的管座,因而可用改变管座的方法来配用形状大小各异的各种通风管。
文档编号F24F3/06GK2667378SQ20032012575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安闵, 姜顽石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