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252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制造行业集装生产线用的燃油(气)热风炉,其换热方法一般都采用由圆管和扁管组成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缺点是制造比较困难,换热效率低,体积大,而且所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不仅带走了大量的热量,浪费了能源,而且又污染了环境。其它行业如大型陶瓷窑炉、玻璃加热炉、钢材加热炉等存在类似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改变已有热风炉的结构,以提高换热效率,并净化排出的空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包括燃烧器、燃烧室、板式换热器、余热回收装置和油箱。板式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本体、前烟室和后烟室,燃烧室与板式换热器的前烟室相连通,燃烧室和板式换热器置于热风炉炉体内。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烟囱与板式换热器的后烟室相连通。燃烧器分别与燃烧室、油箱和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和余热回收装置中分别设有换热元件。
上述热风炉中的换热元件由隔板、隔条、正面改向条和背面改向条组成。隔板为一平板,平板的第一相对两侧向上翻起,第二相对两侧向下翻起,隔条平行且等距离置于向上翻起的相对两侧边之间,隔条的高度与侧边翻起的高度相等;所述的正面改向条平行且等距离置于隔条之间,正面改向条的高度是隔条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的背面改向条置于正面改向条背面的对应位置上,两者互相垂直交错,背面改向条的高度是隔条高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研制和设计了最新板式换热器结构,以替代老式换热结构,并增设了余热回收装置。利用热风炉排烟的余热,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板式换热器来回收余热,加热热风炉本身所需的助燃空气和燃油,一方面降低了排烟温度,另一方面提高助燃空气和燃油的温度,从而改善了燃烧条件,提高了燃烧质量,仅此两项改进可以提高热效率90%以上,并降低了排烟温度,节约燃料6-10%。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热风炉,主要用于汽车行业集装生产线、化工、建材、食品、造纸等行业;提供高温空气热源,用于汽车外壳、驾驶楼、支架等零部件的烤漆,烘干,机器外壳、零部件,控制箱柜、家电等烤漆;铸造砂型和机器零部件的烘干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置于热风炉的板式换热器和余热回收装置中的换热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板式换热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余热回收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图7中,1是热风炉炉体,2是燃烧室,2-1燃烧器入口,3是燃烧器,4是板式换热器,4-1为前烟室,4-2为后烟室,4-3为烟囱,4-4为换热器换热元件,4-5为隔板,4-6为隔条,4-7为正面改向条,4-8为背面改向条,5为余热回收装置,5-1为轴流风机,5-2为过滤器,5-3为热风管,5-4为换热组件,5-5为保温外壳,5-6为过流通道,6为油箱,6-1为油泵,6-2为盘管换热器,6-3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燃烧器3、燃烧室2、板式换热器4、余热回收装置5和油箱6。板式换热器4包括板式换热器本体、前烟室4-1和后烟室4-2。燃烧室2与板式换热器4的前烟室4-1相连通,燃烧室2和板式换热器4置于热风炉炉体1内。余热回收装置5通过烟囱4-3与板式换热器4的后烟室4-2相连通。燃烧器3分别与燃烧室2、油箱6和余热回收装置5相连通。板式换热器4和余热回收装置5中设有换热元件。
上述换热元件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隔板4-5、隔条4-6、正面改向条4-7和背面改向条4-8组成。隔板4-5为一平板,平板的第一相对两侧边向上翻起,第二相对两侧边向下翻起,隔条4-6平行且等距离置于向上翻起的相对两侧边之间,隔条4-6的高度与侧边翻起的高度相等。正面改向条4-7平行且等距离置于隔条4-6之间,正面改向条的高度是隔条高度的二分之一。背面改向条置于正面改向条背面的对应位置上,两者互相垂直交错,背面改向条的高度是隔条高度的二分之一。
热风炉中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板式换热器4的前烟箱4-1与燃烧室2连通,它将燃烧室2燃烧的高温烟气导入板式换热器4中的各个流道,与相临流道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由后烟箱搜集进入烟囱4-3,并经过余热回收装置5,回收余热后排入大气。
板式换热器中的组件见图3、图4、图5,它由许多相同的换热元件相互交错180度叠加焊接而成,参见图5和图7,其中A为冷空气入口,B为热空气出口,C为烟气入口,D为烟气出口。隔条4-6将上下相邻隔板之间隔离成多个流道,流道上设有改向条,从一端进入的气体,在流道的改向条的作用下呈波浪一上一下前进,可提高传热效率。高温烟气和冷空气交错90度同时流过换热元件两侧,烟气的热量通过隔板传给了冷空气,获得了热交换。
热风炉中的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换热组件5-4、保温外壳5-5和过流通道5-6,其中的换热组件5-4有上、下两组,同时置于余热回收装置中。换热组件5-4由许多相同的换热元件相互交错180度叠加焊接而成,其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A为冷空气入口,B为热空气出口,C为烟气入口,D为烟气出口。换热元件的结构与板式换热器中的换热元件相同,如图4所示。利用热风炉排烟的余热,加热热风炉本身所需的助燃空气和燃油,一方面降低了排烟温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助燃空气和燃油的温度,从而改善了燃烧条件,提高了燃烧质量,仅此以上两项改进,提高了热效率达90%以上,并提高了炉温,节约燃料6-10%。
燃油通过油泵6-1被送入盘管热交换器6-2,通过盘管热交换器6-2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被加热的燃油通过油管6-3送到燃烧器3的油泵,经加压送至燃烧室2燃烧。
权利要求1.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该热风炉包括燃烧器、燃烧室、板式换热器、余热回收装置和油箱;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本体、前烟室和后烟室,燃烧室与板式换热器的前烟室相连通,燃烧室和板式换热器置于热风炉炉体内;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烟囱与板式换热器的后烟室相连通;所述的燃烧器分别与燃烧室、油箱和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和余热回收装置中分别设有换热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换热元件由隔板、隔条、正面改向条和背面改向条组成;所述的隔板为一平板,平板的第一相对两侧向上翻起,第二相对两侧向下翻起,隔条平行且等距离置于向上翻起的相对两侧边之间,隔条的高度与侧边翻起的高度相等;所述的正面改向条平行且等距离置于隔条之间,正面改向条的高度是隔条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的背面改向条置于正面改向条背面的对应位置上,两者互相垂直交错,背面改向条的高度是隔条高度的二分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板式换热并带有余热回收的热风炉,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热风炉包括燃烧器、燃烧室、板式换热器、余热回收装置和油箱。板式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本体、前烟室和后烟室,燃烧室与板式换热器的前烟室相连通,燃烧室和板式换热器置于热风炉炉体内。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烟囱与板式换热器的后烟室相连通。燃烧器分别与燃烧室、油箱和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和余热回收装置中分别设有换热元件。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热风炉,利用板式换热器回收余热,加热助燃空气和燃油,降低了排烟温度,从而改善了燃烧条件,提高了燃烧质量。本热风炉可用于汽车行业集装生产线、化工、建材、食品、造纸等领域。
文档编号F24H3/10GK2676101SQ200420005830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4日
发明者王传君, 钱影鸿 申请人:王传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