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感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026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频感应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感应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炉是一种金属熔炼设备,其炉体包括炉架、感应器和坩锅,它的倾炉方式有三种电动方式、液压驱动和手动方式,前两种方式在浇注过程中因金属液体容易喷溅而会造成损失,尽管喷溅量不大,但这种喷溅对贵金属黄金来说损失则是巨大的,加上成品金锭的模具浇口相对较小,要想减少喷溅,难度更大;另外,成品金锭的外观光洁度还会受浇注时液体流速的影响,为了保证金锭的外观质量要求浇注时液体流速随浇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该要求对于电动、液压驱动方式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浇铸成品金锭一般选择手动倾炉方式,人工操作,能简单方便的控制流速,并尽可能的减少喷溅,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感应器提升起来以实现人工浇铸成品金锭的中频感应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中频感应炉,包括坩锅、套装在坩锅外部并能与之分离的感应器和感应器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上部的卷扬式提升机构和装设在固定架上的竖直导轨以及盛装感应器的吊篮,所述卷扬式提升机构的钢丝绳与所述吊篮联接,吊篮通过滑轮组件作用在所述竖直导轨上;所述卷扬式提升机构包括依次驱动联接的电机、减速机和缠绕有钢丝绳的卷筒;
所述滑轮组件设置在吊篮背面,吊篮上部靠近其背面的横向中间位置设有把手,所述卷筒偏离把手所在的垂面;所述固定架上部还装有钢丝绳导向轮,该导向轮基本处于所述把手所在垂面,卷筒上的钢丝绳绕过导向轮与把手联接;所述感应器的内圈设有石棉泥保护层;所述卷扬式提升机构上设有用以安装手驱动提升装置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为一手摇柄插孔。
本实用新型在黄金熔炼好后利用感应器的提升装置将感应器提升起来,与坩锅分离,再利用天车吊着坩锅,即可实施手动倾炉浇铸金锭,实现人为控制浇注流量和流速,从而可以方便有效地减少浇注喷溅及因此造成的损失,同时也保证了金锭浇铸的外观质量,并能及时发现坩锅渗漏以便及时得到维修。感应器内圈所设的石棉泥保护层解决了感应器线圈怕热烧坏的问题;工作过程中若临时停电,则可利用提升机构上设置的手摇柄插孔以手驱动的方式提升感应器,防止感应器线圈被烧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感应器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频感应炉,包括坩锅、套装在坩锅外部并能与之分离的感应器和感应器的提升装置,感应器的内圈设有石棉泥保护层。
图1、图2所示的感应器的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架1、安装在固定架1上部靠后的卷扬式提升机构和装设在固定架1上的竖直导轨2以及用来盛装感应器的吊篮3,固定架1上部还装有钢丝绳导向轮10。卷扬式提升机构包括依次驱动联接的电机5、减速机6和缠绕有钢丝绳4的卷筒7,减速机6上设有用以安装手驱动提升装置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为一手摇柄插孔。钢丝绳4绕过导向轮10与设在吊篮3上部靠近其背面横向中间位置的把手9联接;吊篮3背面还安装有作用在竖直导轨2上的滑轮8。吊篮3带着感应器在钢丝绳4的牵引下通过滑轮8沿竖直导轨上升,使感应器与坩锅脱离开,以便天车吊着坩锅实现手动倾炉浇注成品金锭。
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感应炉,包括坩锅和套装在坩锅外部并能与之分离的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器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上部的卷扬式提升机构和装设在固定架上的竖直导轨以及盛装感应器的吊篮,所述卷扬式提升机构的钢丝绳与所述吊篮联接,吊篮通过滑轮组件作用在所述竖直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感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式提升机构包括依次驱动联接的电机、减速机和缠绕有钢丝绳的卷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感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设置在吊篮背面,吊篮上部靠近其背面的横向中间位置设有把手,所述卷筒偏离把手所在的垂面;所述固定架上部还装有钢丝绳导向轮,该导向轮基本处于所述把手所在垂面,卷筒上的钢丝绳绕过导向轮与把手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中频感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的内圈设有石棉泥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频感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式提升机构上设有用以安装手驱动提升装置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为一手摇柄插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频感应炉,包括坩锅和套装在坩锅外部并能与之分离的感应器及感应器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上部的卷扬式提升机构和装设在固定架上的竖直导轨以及盛装感应器的吊篮,所述卷扬式提升机构的钢丝绳与所述吊篮联接,吊篮通过滑轮组件作用在所述竖直导轨上。本实用新型在黄金熔炼好后利用感应器的提升装置将感应器提升起来,与坩锅分离,再利用天车吊着坩锅,即可实施手动倾炉浇铸金锭,实现人为控制浇注流量和流速,从而可以方便有效地减少浇注喷溅及因此造成的损失,同时也保证了金锭浇铸的外观质量,并能及时发现坩锅渗漏以便及时得到维修。
文档编号F27B14/06GK2856898SQ20052003167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安理, 范尚立, 赵金宁 申请人:灵宝市金源桐辉精炼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