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进气调节开关的燃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982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进气调节开关的燃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炉,特别是一种带有进气调节开关的燃煤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在煤炉上一般不设置空气进气调节开关,因此不能对进入煤炉的空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也就无法根据需要对煤炉的燃烧进行控制,这样往往在不需要火时煤炉燃烧很旺,而在需要用火时煤炉却半天燃不起来,既影响使用,又造成了煤的浪费。尤其是在过夜时,为了避免火熄灭,需要晚上起来换煤,既麻烦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进入煤炉中的空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控制煤炉的燃烧,节约煤,节能且方便使用的带有进气调节开关的燃煤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在煤炉(1)的炉桥(11)下方设有进风口(10),在进风口(10)的下方装有与设在煤炉(1)炉体外的手柄(12)相连接的风量调节板(3),风量调节板(3)由支撑杆(9)支撑在煤炉(1)下部的底座(2)中。
在风量调节板(3)上固定有推板(5),在推板(5)上与风量调节板(3)相连的一端固定有立杆(6),在立杆(6)上套有螺帽(7),拉杆(4)的一端固定在螺帽(7)上,另一端连接手柄(12);在推板(5)上远离风量调节板(3)的一端固定有螺母(8),在支撑杆(9)上设有螺纹,螺母(8)连接在支撑杆(9)的一端上,支撑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煤炉(1)的底座(2)中。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推拉手柄即可由拉杆带动风量调节板旋转,从而调节由进风口进入到煤炉中的空气量,以灵活控制煤炉的燃烧,在需要燃烧时打开风量调节板,加大空气进入量,帮助煤炉燃烧,当不需要燃烧时,关闭风量调节板,即可减少空气进入量,达到节煤的目的。尤其在晚上过夜时,拉动手柄,通过拉杆将风量调节板紧贴在进风口上,将进风口封闭,即可防止空气进入煤炉中,使煤炉既不燃烧,但也不会熄灭,减少晚上起来换煤的麻烦。使用时,握住拉杆的手柄,推进去开,拉出来关,使用轻松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灵活控制煤炉的燃烧,节能且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对烧蜂窝煤有明显的作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煤炉(1),在煤炉(1)的炉桥(11)下方设有进风口(10),进风口(10)为一个设在煤炉(1)的底座(2)顶面上的圆形孔,在进风口(10)的正下方设有圆形的风量调节板(3),风量调节板(3)的直径要大于或等于进风口(10)的直径,进风口(10)和风量调节板(3)也可为方形或其他形状。在风量调节板(3)上焊接有推板(5),也可将推板(5)与风量调节板(3)制作为一体,在推板(5)上与风量调节板(3)相连的一端焊接有立杆(6),立杆(6)采用螺纹杆或光杆,在立杆(6)上套有螺帽(7),拉杆(4)的一端固定在螺帽(7)上,另一端连接手柄(12),为便于螺帽(7)在立杆(6)上可以灵活转动,螺帽(7)的内径一般要大于立杆(6)的直径10mm~50mm。在推板(5)上远离风量调节板(3)的一端焊接有螺母(8),螺母(8)与底部焊接在底座(2)中的带有螺纹的支撑杆(9)配合,利用螺母(8)在支撑杆(9)上的上升或下降来关闭或打开风量调节板(3)。在安装支撑杆(9)和螺母(8)时,需先将支撑杆(9)和螺母(8)的位置调整好后再进行焊接,以保证风量调节板(3)在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将进风口(10)严密堵住。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进气调节开关的燃煤炉,它包括煤炉(1),其特征在于在煤炉(1)的炉桥(11)下方设有进风口(10),在进风口(10)的下方装有与设在煤炉(1)炉体外的手柄(12)相连接的风量调节板(3),风量调节板(3)由支撑杆(9)支撑在煤炉(1)下部的底座(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进气调节开关的燃煤炉,其特征在于在风量调节板(3)上固定有推板(5),在推板(5)上与风量调节板(3)相连的一端固定有立杆(6),在立杆(6)上套有螺帽(7),拉杆(4)的一端固定在螺帽(7)上,另一端连接手柄(12);在推板(5)上远离风量调节板(3)的一端固定有螺母(8),在支撑杆(9)上设有螺纹,螺母(8)连接在支撑杆(9)的一端上,支撑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煤炉(1)的底座(2)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进气调节开关的燃煤炉,它包括煤炉,在煤炉的炉桥下方设有进风口,在进风口的下方装有与设在煤炉炉体外的手柄相连接的风量调节板,风量调节板用支撑杆支撑在煤炉下部的底座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灵活控制煤炉的燃烧,节能且使用方便,特别对烧蜂窝煤有明显的作用。
文档编号F24B1/19GK2872128SQ200620200139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4日
发明者杨长国 申请人:杨长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