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式节能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408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蝶式节能窑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窑炉,尤其是烧结软磁铁氧体的氮窑。
技术背景由于软磁铁氧体在高频下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等特点,并且 具有批量生产容易、性能稳定、机械加工性能高、成本低、可利用模具制成各 种形状的磁芯的优点,近年来在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 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软磁铁氧体是在高达130(TC的氮窑(由于窑炉内充满高温氮气,故称为氮 窑)中烧结完成的。由图l所示的氮窑示意图可知,该氮窑1一般长约20米, 从氮窑的进口 1-1到氮窑的出口 1-2依次分为升温区A (约长5米;图中用双 点划线表示)、保温区B (约长8米;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和降温区C (约长 5米;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氮窑的高度约为2米,宽度约为1.5米。模具成 型后的锰锌半成品放在特制的推板上从进口 1-1进入窑中的升温区A,产品在 这个部位被加热升温(一般用电热器加热),从常温升到1300'C左右;然后将 产品移到保温区B,充入氮气使产品在这期间不被氧化,让产品中的各成分能够 充分互相反应;然后将产品移至降温区C,用冷水降温法把产品冷却到IO(TC左 右,然后将产品从氮窑的出口 1-2推出(整个烧结过程约需24小时)。之后推 板继续沿着氮窑外部的轨道缓慢往氮窑的进口 1-1前进(方向为F),操作人员 及时从推板上取下完成烧结的成品,然后把待烧结的成型锰锌半成品叠放在推 板以便进入氮窑进行烧结加工。这是常规的软磁铁氧体的烧制工艺过程。现有氮窑中的降温区C中的温度是采用冷水降温法强行降低的,所以这部 分热量被冷水吸收后白白浪费掉;另外,由于氮窑是连续化生产,长期处于高
温环境下,就连氮窑的外壳表面的温度也高达10(TC以上;这就使得车间的作业环境变得恶劣,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 磁铁氧体氮窑的改进,该氮窑应具有节能效果显著、作业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劳 动条件均有较大改善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蝶式节能窑炉,包括软磁铁氧体氮窑,该 窑炉是在氮窑降温区的外壳表面设置一保温罩壳,保温罩壳与氮窑降温区的外 壳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形成空腔,另外采用至少一个连通管道,分别接通该密 闭空腔以及氮窑升温区部位的内腔;所述的连通管道上装有风机,保温罩壳的 适当部位制有进风口 ,以便将保温罩壳空腔内的高温热量输送至氮窑升温区。所述的保温罩壳和连通管道的外部均包敷有保温材料。所述的软磁铁氧体氮窑包括两条平行排列、排列方向相反的氮窑,其中一 条氮窑中的升温区内腔与降温区保温罩壳,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连通管道接通另 一条氮窑中的降温区保温罩壳与升温区内腔。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现有氮窑中的升温区共采用6组电热器接力式 加热来逐步提高窑内温度的,6组电热器加热的目标温度分别是10(TC、 200°C、 400°C、 800°C、 120(TC和1600°C。本实用新型中的连通管道将保温罩壳内高温 热量输送至升温区的20(TC和40(rC区域,就可停用该区域的二组电热器(由于 目标温度已经达到,所以二组电热器自动断电停止使用)。从而达到显著节能 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构造,能够使得氮窑降温区的热量得到有效回用, 氮窑的用电量从原先的540千瓦时降到420千瓦时,节能20%以上,具有显著
的节能效果;而且氮窑降温区外层表面设置保温罩壳后,挥发到空气中的热量大幅度减少,车间的作业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变,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随之显著改善。


图1是现有氮窑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氮窑降温区的横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l、图3可知现有氮窑的窑体座落在底座11上,窑体中间的内腔5作为推板运动的通道,推板(图中省略未画)上的软磁铁氧体半成品在内腔5 中缓慢运动被高温加热;氮窑的外壳7—般用铁板制成,外壳7与内腔5之间 填充有较厚的耐火保温材料6 (—般是耐火砖和石棉材料,为图面清晰省略不 画)。还有若干氮气通道10从外部穿越耐火保温材料层与内腔5导通,以便将 氮气输送进入窑体中间的内腔5。这就是现有氮窑的常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氮窑降温区的外壳表面设置一保温罩壳8(图2中用双点划线 表示),该罩壳一般应采用金属制作;保温罩壳与氮窑降温区的外壳之间保持一 定的间距形成空腔,另外采用至少一个连通管道3,分别接通该保温罩壳内的空 腔以及氮窑升温区部位的内腔;所述的连通管道上装有风机(图中省略未画), 保温罩壳的适当部位制有进风口 12,该进风口直接引入室内空气,以形成空气 流通,将保温罩壳内高温热量输送至氮窑升温区。进风口 12的数量以及进风口 12的设定位置,完全可根据设计者需要而定。所述的保温罩壳的外部包敷有保温材料9;连通管道3的外部也包敷有保温 材料;以便减少输送时的热量损耗。
该蝶式节能窑炉,可以在一条氮窑上实施,也可在两条氮窑上实施。图2 所示的是两条平行排列的氮窑,但首尾的排列方向相反(称为蝶式)。如此排列的目的是为了缩短连通管道的长度,以减少热量输送时的能量损失。图中可知:氮窑1中升温区与氮窑2中降温区保温罩壳之间采用了连通管道3(图中显示有2个)接通;而氮窑1中降温区保温罩壳与氮窑2中升温区之间也采用了连通管道3 (图中显示也有2个)接通。
权利要求1. 蝶式节能窑炉,包括软磁铁氧体氮窑,其特征在于该窑炉是在氮窑降温区(C)的外壳表面设置一保温罩壳(8),保温罩壳与氮窑降温区的外壳(7)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形成空腔,另外采用至少一个连通管道(3),分别接通该空腔以及氮窑升温区(A)部位的内腔;所述的连通管道上装有风机,保温罩壳的适当部位制有进风口(12),以便将保温罩壳空腔内的高温热量输送至氮窑升温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式节能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罩壳外部 均包敷有保温材料(9),连通管道的外部均包敷有保温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蝶式节能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磁铁氧体氮 窑包括两条平行排列、排列方向相反的氮窑,其中氮窑(1)中的升温区内腔与 降温区保温罩壳,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连通管道接通氮窑(2)中的降温区保温罩 壳与升温区内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软磁铁氧体的氮窑。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氮窑应具有节能效果显著、作业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均有较大改善的特点。技术方案是蝶式节能窑炉,包括软磁铁氧体氮窑,该窑炉是在氮窑降温区的外壳表面设置一保温罩壳,保温罩壳与氮窑降温区的外壳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形成密闭空腔,另外采用至少一个连通管道,分别接通该密闭空腔以及氮窑升温区部位的内腔;所述的连通管道上装有风机,保温罩壳的适当部位制有进风口,以便将保温罩壳空腔内的高温热量输送至氮窑升温区。所述的保温罩壳和连通管道的外部均包敷有保温材料。
文档编号F27B9/04GK201081539SQ20072011243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日
发明者谢永球 申请人:谢永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