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54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水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特别是电热水器在现代社会的使用越来越 广泛,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器在技术上不够完善,因此存在一定的用电隐患,容易引 发安全事故,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威胁;同时,由于技术的不足,现阶段的电热水器耗电量 大,但达到的换热效果却并不理想,已不能满足节能、高效的社会发展新要求。热水器的换 热装置是热水器的关键部位和技术要点,其技术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对热水器在使用中 所取得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销售使用的热水器其换热装置中的电发热体直 接与水接触,长时间在水中浸泡,通电的发热体其绝缘处理需经受重大考验,众所周知,水 是导电介质, 一旦发热体的绝缘处理遭到破坏或出现其他质量问题,发热体的电直接传到 流经的水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并且,由于换热装置设计不合理,要使水的温度升得更高,通 过采用大功率的电热丝,以高耗电转化更大热能使水升温,由此,消耗了大量能源。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热水器的换热装置存在高耗能、安全性低、效果差等技术缺 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安 全性高的热水器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配合的板体1、板体II,所 述板体1、板体II的边沿处设置有若干装配孔,两板体配合时,可以通过所述装配孔用螺栓
锁紧,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以紧固,所述板体I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板体n的出水
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板体1、所述板体II的配合端设置有若干导水凹槽,所述板体1、所 述板体II相交错进行间隙配合,所产生的间隙形成迂回曲折的换热水道,所述换热水道截 面呈JUl状,所述板体1、所述板体II的背面在相邻的所述导水凹槽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插 槽,所述发热片插槽内配合有陶瓷发热片;所述板体I和/或所述板体II的端部设置有温 度探测孔,所述温度探测孔设置有温度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换热水道内的水温;所述板体 1、所述板体II为铝质材料,铝材料导热性能好,使发热体所发出的热量可以最大程度地用 于对水的加热。当然,所述板体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相互配合的板体1、板体II的配合端设 置有若干导水凹槽,在两板体相互交错进行间隙配合时,所产生的间隙形成迂回曲折的换 热水道,所述换热水道截面呈JVL状,使得水与板体的接触面更大,板体1、板体II的背面 在相邻的导水凹槽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插槽,发热片插槽内配合有陶瓷发热片,由陶瓷发热 片发出热量通过板体对换热水道内的水进行立体化的反复加热,所取得的加热效果良好, 由此使电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0007] 若使水升到同等温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耗电量更少,有效达到节能目 的;陶瓷发热片的绝缘性能良好,并且导热效率极佳,本实用新型中陶瓷发热片并不与水直 接接触,而是镶嵌在板体1、板体II的背面在相邻的导水凹槽之间,实现水电分离,陶瓷发 热片发出的热量通过板体进行全面的热传递,对水进行加热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的 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板体II的配合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配合的板体II、 板体112,所述板体11、板体112的边沿处设置有若干装配孔9,板体11、板体112配合时, 可以通过所述装配孔用螺栓锁紧,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以紧固,所述板体II的进水端设置 有进水口 3、所述板体112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口 4,工作时,冷水由所述进水口 3流入,加 热成热水后由所述出水口 4流出,所述板体11、所述板体112的配合端设置有若干导水凹 槽5,所述板体11、所述板体112相交错进行间隙配合,所产生的间隙形成迂回曲折的换热 水道6,所述换热水道6截面呈JlfL状,所述板体11、所述板体112的背面在相邻的所述导 水凹槽5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插槽7,所述发热片插槽7内配合有陶瓷发热片,工作时,冷水 由所述进水口 3流入截面呈JUnL状的所述换热水道6,所述发热片插槽7内的陶瓷发热片
所放出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板体11、所述板体112,再由所述板体11、所述板体112对流经所 述换热水道6内的水进行立体化的迂回反复加热,加热后的热水由所述出水口4流出;所述 陶瓷发热片不与水直接接触,而是镶嵌在所述板体11、所述板体112的背面在相邻的所述 导水凹槽5之间,实现水电分离,通过热传递由所述板体11、所述板体112对水进行加热工 作,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板体I和/或所述板体II的端部设置有温度探测孔8,所述温度探测孔8设 置有温度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换热水道6内的水温;所述板体11、所述板体112为铝质材
料,铝材料导热性能好,使陶瓷发热片所放出的热量可以最大程度传给所述板体I1、所述板 体II2,再对所述换热水道6内的水进行加热;当然,所述所述板体I1、所述板体II2还可以
采用其他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如铜或者合金材料。
权利要求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板体I(1)、板体II(2),所述板体I(1)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口(3)、所述板体II(2)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I(1)、所述板体II(2)的配合端设置有若干导水凹槽(5),所述板体I(1)、所述板体II(2)相交错进行间隙配合,所产生的间隙形成迂回曲折的换热水道(6),所述板体I(1)、所述板体II(2)的背面在相邻的所述导水凹槽(5)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插槽(7),所述发热片插槽(7)内配合有陶瓷发热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I (1)和/或所 述板体I1(2)的端部设置有温度探测孔(8),所述温度探测孔(8)设置有温度探测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I(1)、所述 板体11(2)为铝质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安全性高的热水器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板体I(1)、板体II(2),所述板体I(1)、所述板体II(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出水口(4),所述板体I(1)、所述板体II(2)的配合端设置有若干导水凹槽(5),所述板体I(1)、所述板体II(2)相交错进行间隙配合,所产生的间隙形成迂回曲折的换热水道(6),所述板体I(1)、所述板体II(2)的背面在相邻的所述导水凹槽(5)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插槽(7),所述发热片插槽(7)内配合有陶瓷发热片。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热水器领域。
文档编号F24H1/16GK201443847SQ20082020284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4日
发明者吴章杰 申请人:珠海市好特耐电器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