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82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日光温室加温补温的热风炉装置,特别是涉及 一种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
背景技术
在冬季寒冷天气, 一座大型温棚,仅仅一夜的降温,就使得棚内 成千上万斤的农产品受冻成灾,农民数月的心血付诸东流。近年来随
着极端天气不断的袭击,温棚防寒的问题凸显,2007年初春的降温, 就造成我区数百座温棚受冻灾绝产,损失巨大。目前,常用的温棚防 寒热风炉基本采用在炉体内垂直设置若干根加热风管,利用热交换将 空气加热后送入温棚内从而解决温棚防寒问题。但是此结构的热风炉 能源消耗高,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最大限 度的将很低煤耗所产生的热量转换成为热空气,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热效率的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包括炉壳体及设在炉壳体内的炉排,其 特征是所述炉壳体为夹套式;在所述炉排上方的炉腔内设置有隔热钢板 套,螺旋加热管盘旋安装在隔热钢板套外侧,其下端入口通往炉体外,上 端出口与夹套式炉壳体连通,夹套式炉壳体的上侧开有出风口;
上述出风口处安装有引风机,引风机通过支架固定在炉壳体上;
所述的隔热钢板套为锥形圆筒。
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炉体内设置螺旋加热管,通过延长空气在加热室内 的流程及热交换面积,使空气与热能进行最大限度的热交换,从而大大提 高了热交换效能,并节约能源。同时,由于螺旋加热管很长,能使冷空气 得到充分的加热,所以本热风炉得以能够源源不断的供给高温的热空气。 而且,与之匹配的引风机以适当的风压、流量、能迅速的将热气体在温棚 内进行强制循环,可在短时间内均匀的提高棚内温度。为了保证引风机电 机不被这种高温空气损坏,本实用新型将炉体设置成夹套式,这样,可将 螺旋加热管内的高温空气与夹套式炉体内的较低的热空气混合后再用引 风机引到温棚就不会损坏引风机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可将所需要 的热空气与炉内排出的烟及有害气体完全隔离开来,对温棚内的作物及人员毫无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炉结构合理、体积小、轻便、造价低,耗煤很少,
仅为其他区同类产品的l/3实现了低成本、低消耗、高效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式高效节能热风炉,包括炉壳体1及设在炉壳体1
内下部的炉排2,所述炉壳体l为夹套式,其上方为烟气出口12,上侧方 设有出风口7,出风口 7出安装有引风机9,引风机9通过支架8固定安 装在炉壳体1上。在炉壳体1上还设有加煤炉门10和清灰门11。
在炉排2上方的炉腔内设置有隔热钢板套3,所述的隔热钢板套3为 锥形圆筒状,炉排上的煤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可沿锥形圆筒上升,最终从炉 壳体1上部的烟气出口 12排出。螺旋加热管4盘旋安装在隔热钢板套3 外侧,螺旋加热管4遵循下进上出的原则,即下端入口5设在下方,上端 出口6设在上方,所述的下端入口5通往炉体1夕卜,上端出口6与夹套式 炉壳体1连通,这样,温棚内的冷空气就可以从螺旋加热管4的下端入口 5进入,被炉体内热烟气加热后,从上端出口 6进入夹套式炉壳体1,并 与夹套式炉壳体l内的稍低温度人空气混合后,最终由引风机引出炉体。
权利要求1.一种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包括炉壳体(1)及设在炉壳体(1)内的炉排(2),其特征是所述炉壳体(1)为夹套式;在所述炉排(2)上方的炉腔内设置有隔热钢板套(3),螺旋加热管(4)盘旋安装在隔热钢板套(3)外侧,其下端入口(5)通往炉体(1)外,上端出口(6)与夹套式炉壳体(1)连通,夹套式炉壳体(1)的上侧开有出风口(7)。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其特征是上述出风口 (7)处安装有引风机(9),引风机(9)通过支架(8)固定在炉 壳体(1)上。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其特征是所述 的隔热钢板套(3)为锥形圆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包括炉壳体及设在炉壳体内的炉排,其特征是所述炉壳体为夹套式;在所述炉排上方的炉腔内设置有隔热钢板套,螺旋加热管盘旋安装在隔热钢板套外侧,其下端入口通往炉体外,上端出口与夹套式炉壳体连通,夹套式炉壳体的上侧开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炉体内设置螺旋加热管,通过延长空气在加热室内的流程及热交换面积,使空气与热能进行最大限度的热交换,从而大大提高了热交换效能,并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炉结构合理、体积小、轻便、造价低,耗煤很少,仅为其他区同类产品的1/3,实现了低成本、低消耗、高效能。
文档编号F24H3/02GK201363897SQ20092014384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0日
发明者李延群 申请人:李延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