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236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导热装置,具体地系一种的导热油炉。
技术背景[0002]在现有技术中,国内现行的燃煤导热油炉炉膛一般采用层燃的链条炉排,上部 用螺旋盘管作为辐射受热段,高温烟气与盘管热交换后直接进入后面的由多排蛇形管组 成的对流段。其存在的不足是高温烟气流程短,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浪费能源。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导热 油炉,其燃烧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明显。[0004]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辐 射受热装置、对流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辐射受热装置的下部为燃烧室,燃烧室设 有出灰口、给风管、送煤装置,上部为辐射传热部件,辐射传热部件为纵向膜式壁管结 构;在辐射受热装置、对流传热部件之间设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为漏斗状,上端 连通对流传热部件,下端连通燃烧室;对流传热部件为多组对流管束,在对流传热部件 下方设有空气预热部件。[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纵向膜式 壁管围成辐射传热空间,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由下向上高速流动,膜式壁管内的导热 油沿管壁由下向上以大于2米/秒的速度运动,并与高温烟气完成热交换。中部,高温烟 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向上转弯进入右侧对流室,在分离器内旋转分离出来的煤灰向下流 动,回到燃烧室进一步燃烧,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对流传热部件的多组对流管束与烟气 对流换热,下部为空气预热装置,回收余热,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被加热后的热空气送 到左侧的燃烧室内,以利于燃烧。本实用新型煤燃烧是循环流动的,燃烧效率高,可以 燃烧劣质煤、降低锅炉运行的成本,节能效果显著。辐射受热装置采用独特的膜式壁管 结构,顺着烟气流动的方向纵向布置,减小管子与烟气的摩擦,从而减小管子的磨损, 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空气预热装置与锅炉设计成一体,可提高锅炉的热效 率。


[000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简图。[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传热部件结构简图。[0009]图中标记1-辐射受热装置、2-对流传热部件、3-燃烧室、4-出灰口、5-给 风管、6-送煤装置、7-辐射传热部件、8-旋风分离器、9-空气预热部件、10-集箱、 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辐射受热装置1、对流传热部件2,辐射受热 装置1的下部为燃烧室3,燃烧室3设有出灰口 4、给风管5、送煤装置6,上部为辐射传 热部件7,辐射传热部件7为纵向膜式壁管结构;在辐射受热装置1、对流传热部件2之 间设有旋风分离器8,旋风分离器8为漏斗状,上端连通对流传热部件2,下端连通燃烧 室3;对流传热部件2为多组对流管束,在对流传热部件2下方设有空气预热部件9。[001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传热部件7的上下端均设有集箱10,管与管之间 装设有连接板11。其特点如下一是管子之间用钢板连接(焊接结构),增加了受热面 积,提高了炉膛的热效率;二是管子方向与烟气流向一致,减小与烟气的摩擦,使用寿 命长;三是采用该结构,减小了炉管的用量,提高了钢材的利用率;四是炉膛四周全部 是膜式壁管,有利于换热。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其包括有辐射受热装置(1)、对流传热部件O),其 特征在于辐射受热装置(1)的下部为燃烧室(3),燃烧室C3)设有出灰口 0)、给风管 (5)、送煤装置(6),上部为辐射传热部件(7),辐射传热部件(7)为纵向膜式壁管结构; 在辐射受热装置(1)、对流传热部件( 之间设有旋风分离器(8),旋风分离器(8)为漏 斗状,上端连通对流传热部件0),下端连通燃烧室(3);对流传热部件( 为多组对流 管束,在对流传热部件( 下方设有空气预热部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辐射传热部件(7) 的上下端均设有集箱(10),管与管之间装设有连接板(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其包括有辐射受热装置(1)、对流传热部件(2),其特征在于辐射受热装置(10)的下部为燃烧室(3),燃烧室(3)设有出灰口(4)、给风管(5)、送煤装置(6),上部为辐射传热部件(7),辐射传热部件(7)为纵向膜式壁管结构;在辐射受热装置(1)、对流传热部件(2)之间设有旋风分离器(8);对流传热部件(2)为多组对流管束,在对流传热部件(2)下方设有空气预热部件(9)。本实用新型辐射传热部件膜式壁管内的导热油与高温烟气热交换,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向上转弯进入对流室,在分离器内旋转分离出来的煤灰向下流动回到燃烧室进一步燃烧,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对流传热部件的多组对流管束与烟气对流换热,空气预热装置回收余热,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燃烧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F24H7/00GK201811432SQ201020551068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史文彬, 张文国, 牟丙义, 牟春涛, 董素花 申请人:河北艺能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