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949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调节车辆内气温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被蒸发器冷却的空气流被分流到加热流路用开口和通气用开口。加热流路用开口是用于使经过加热器芯的空气流通过的开口。通气用开口是用于使从蒸发器喷出的空气流不经过加热器芯而供给的开口。在这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空气流被分流到加热流路用开口和通气用开口来调节调和空气的温度。上述加热流路用开口和通气用开口一并设置。为了调节这些开口的开口比例,车辆用空调装置例如具备具有滑动门的装置。上述那样的滑动门装置一般利用齿轮齿条方式进行滑动门的移动。若更详细地说明滑动门的结构和动作,则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在沿空气流的流向看时,在滑动门的上游侧配置有轴。而且,在轴上固定有小齿轮(C 二才7·)。在滑动门上设置有齿条,该齿条与小齿轮啮合。根据这种结构,驱动小齿轮使其旋转,从而将小齿轮的旋转运动向齿条传递。随着向该齿条传递旋转运动而使滑动门移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227129号公报但是,在现有的滑动门装置中,在上述轴与滑动门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一部分空气流被轴卷入或碰到滑动门而转换方向,并通过所述间隙。这样,当空气流通过轴与滑动门之间的间隙时,该通过的空气流与通过开口的干流空气流碰撞。由此,存在形成紊流而导致产生噪音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抑制滑动门装置中产生噪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1]本发明一方案的滑动门装置具备框架壳体,其形成有使空气流通过的开口 ; 滑动门,其相对于所述开口相对移动来调节所述开口的开口率;轴,沿所述空气流的流向看时,其被配置在所述滑动门的上游侧并且使该滑动门相对移动;以及防风部件,其将该轴与所述滑动门之间的间隙堵塞。[2]在上述[1]所述的滑动门装置中,所述防风部件可以是从所述轴的周面朝向该轴的径向竖立设置的板材。[3]在上述[2]所述的滑动门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即还具备小齿轮,其固定在所述轴上;以及齿条,其设置于所述滑动门并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所述防风部件在所述径向的高度尺寸比所述小齿轮的齿根的径向高度尺寸大且比所述小齿轮的齿顶的径向高度尺寸小。[4]在上述[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门装置中,可以还具备支撑所述防风部件的支承部件。
根据上述[1]方案的滑动门装置,由于能够利用防风部件将滑动门与轴之间的间隙堵塞,所以能够抑制空气流通过轴与滑动门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通过开口的空气流与通过轴和滑动门之间的间隙的空气流碰撞而形成紊流。由此,能够抑制产生风噪声之类的杂音,因此能够抑制产生噪音。在上述[2]的情况下,由于防风部件被固定在轴上,所以能够利用树脂材料等可塑性物质一体成形防风部件和轴。在上述[3]的情况下,由于防风部件的高度尺寸被设定成在小齿轮的齿根的径向高度尺寸以上且在小齿轮的齿顶的径向高度尺寸以下,所以在轴旋转时,防风部件不会与滑动门接触。由此,防风部件不会妨碍小齿轮旋转,能够最大限度地堵塞轴与滑动门之间的间隙。其结果是,在发挥防风部件截断空气流的效果的同时能够得到滑动门的顺畅的滑动动作。在上述[4]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支承部件防止防风部件的弯曲或破损。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空气流通过轴与滑动门之间的间隙。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2是该滑动门装置的包含轴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3是从图1的A-A线看该滑动门装置时的剖视图4是该滑动门装置的轴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壳体Ia开口部Ib开口面Ic加热流路用开口
Id通气用开口Ie支承壁If引导槽2滑动门
3齿条4小齿轮4a齿根4b齿顶5轴
轴线6防风部件6a第一防风部件6b第二防风部件
6c第三防风部件6d、6e、6f前端7支承部件9轴承
H防风部件的径向高度hi齿根的径向高度h2齿顶的径向高度
Sl滑动门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滑动门装置的一实施例。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把各部件设为能够识别的大小而适当变更了各部件的比例尺。在以下的说明中,例举将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在此表示的例子,也能够适用于具备滑动门的其他滑动门装置。具体而言,例如能够适用于调节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吹出口的开口率的模式风门装置和为了进行内外气体切换而对鼓风机的吸入口进行开闭控制的内外气体切换风门装置等。 而且,只要是具备滑动门的滑动门装置,则也能够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之外的其他装置。图1是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的立体图。该滑动门装置Sl收纳在被单元化了的车辆空调装置(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内的加热器壳体(图示省略)内。加热器壳体是用于收纳加热器芯和蒸发器的壳体。
滑动门装置Sl根据被设定的温度来调节从蒸发器供给的冷风向加热流路供给的流量。由此,加热流路被加热而得到的热风与直接吹送到混合部的冷风的混合比例被调节。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具备框架壳体1、滑动门2、齿条3、小齿轮4、轴5、防风部件6、支承部件7、驱动装置8。首先说明框架壳体1。框架壳体1被固定在上述加热器壳体上。在框架壳体1上形成有使空气流通过的开口部la。以下,把由该开口部Ia形成的假想开口面称为开口面 lb。开口部Ia中的、与加热流路连通的开口作为加热流路用开口 Ic使用,将从蒸发器喷出的空气流直接吹送到混合部的开口作为通气用开口 Id使用。另外,在框架壳体1的加热流路用开口 Ic和通气用开口 Id的两侧,竖立设置有一对支承壁le。在这些支承壁Ie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承轴5两端的轴承9。在轴承9上设置有贯通轴5的通孔。在实际将滑动门装置Sl向车辆用空调装置安装时,框架壳体1也可以作为所述加热器壳体的一部分而构成。而且,在框架壳体1上设置有一对用于自由移动地支承滑动门2的弯曲状引导槽 If。这些引导槽If作为槽而形成于支承壁le。通过把滑动门2的各侧边缘嵌合在各引导槽If内而自由移动地支承滑动门2。接着说明滑动门2。滑动门2是弯曲的板状部件。滑动门2具有选择加热流路用开口 Ic或通气用开口 Id的任一个而能够将其堵塞的大小。而且,滑动门2的两侧边缘能够滑动地与各引导槽If嵌合。利用这种结构,滑动门2从齿条3和小齿轮4受力而沿引导槽If滑动。滑动门2相对于加热流路用开口 Ic和通气用开口 Id相对移动来调节所述开口(加热流路用开口 Ic和通气用开口 Id)的开口率。接着说明齿条3。如图1所示,齿条3以沿滑动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滑动门2的两侧边缘。齿条 3与滑动门2形成一体。这些齿条3与对应的小齿轮4啮合。接着说明小齿轮4。小齿轮4分别固定在轴5的两端部,根据轴5的旋转而一体地旋转。根据该旋转, 小齿轮4作为使齿条3滑动的驱动齿轮起作用。接着说明轴5。轴5在其两端部固定有小齿轮4,并利用安装于所述支承壁Ie的轴承9自由旋转地被支承。轴5能够以其轴线fe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沿空气流的流向看时,该轴5被配置在加热流路用开口 Ic和通气用开口 Id的上游侧。通过使轴5旋转,驱动装置8的动力向小齿轮4、齿条3和滑动门2传递,从而使滑动门2相对于加热流路用开口 Ic和通气用开口 Id相对移动。接着说明防风部件6。防风部件6是用于防止空气流在轴5与滑动门2之间通过的板材,其被配置成将轴5与滑动门2之间的间隙堵塞。作为在轴5与滑动门2之间通过的空气流,能够例举碰到滑动门2的表面而转换方向并沿滑动门2表面流动的空气流和被轴5卷入的空气流。接着,使用图2、图3来详细说明防风部件6的形状和竖立设置的位置。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所具备的轴5和防风部件6的剖视图。图3是从图1的A-A 线看滑动门装置Sl时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中,三个防风部件6固定在轴5的外周面。各防风部件6沿轴5的延伸方向延伸。而且,各防风部件6是朝向轴5的径向竖立设置的板状部件。 根据这种结构,在轴5旋转时,防风部件6以轴线fe为旋转轴与轴5 —体地旋转。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门装置Sl的三个防风部件6以如下方式确定各防风部件6在轴5外周面的周向位置,即在加热流路用开口 Ic的开口率是10^^30^^60%时使各自的前端6d、6e、6f最接近滑动门2。参照图3说明各防风部件6在轴5外周面的周向的配置情况。三个防风部件6中的一个即第一防风部件6a被配置在如下位置,即在滑动门2处于使加热流路用开口 Ic敞开10%的位置时,使前端6d最接近滑动门2。第二防风部件6b被配置在如下位置,即在滑动门2处于使加热流路用开口 Ic敞开30%的位置时,使前端6e最接近滑动门2。第三防风部件6c被配置在如下位置,即在滑动门2处于使加热流路用开口 Ic敞开60%的位置时,使前端6f最接近滑动门2。并且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中的各防风部件6的高度尺寸H优选设定成在小齿轮4的齿根如的径向高度hi以上且在小齿轮4的齿顶4b的径向高度h2以下。防风部件6并不限定于在轴5的径向竖立设置,也可以竖立设置在滑动门2的一表面侧(后面叙述)。在该情况下,也优选防风部件6是沿轴线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另外,防风部件6的个数和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情况,也可以根据条件而适当变更。接着说明支承部件7。支承部件7支承防风部件6,如图2、图3所示,支承部件7 垂直固定在轴5上,并将相邻的防风部件6之间连结。更详细地说明支承部件7的配置,即支承部件7a连结第一防风部件6a和第二防风部件6b,支承部件7b连结第二防风部件6b和第三防风部件6c。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中,单个支承部件7配置在轴5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但支承部件7的形成部位和形成数量并不仅限定于图2所示的情况,也可以在任意部位形成多个支承部件。接着说明图1所示的驱动装置8。作为驱动装置8例如能够使用电动机,但只要能够向轴5传递动力,也可以使用其他驱动源。驱动装置8与轴5连结。轴5因从驱动装置 8被传递动力而以轴线fe为旋转轴旋转。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中,当利用所述驱动装置8使轴5以轴线fe为旋转轴旋转时,小齿轮4也随着该旋转而旋转。小齿轮4的旋转动力向齿条3传递,并变换成朝向滑动方向的力。由于齿条3被施加朝向滑动方向的力,所以滑动门2滑动移动。由此,滑动门2在仅把加热流路用开口 Ic完全封闭的位置和仅把通气用开口 Id完全封闭的位置之间滑动移动。此时,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来控制小齿轮4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由此,滑动门 2的滑动位置被控制。通过控制滑动门2的滑动位置来调节加热流路用开口 Ic和通气用开口 Id的开口面积比例(开口率)。其结果是,从蒸发器喷出的空气流与从加热器芯喷出的空气流的混合比例被调节。由此,能够根据小齿轮4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来调节车辆内的温度。在此,在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中,由于配置有防风部件6以堵塞轴5与滑动门2之间的间隙,所以能够抑制空气流通过轴5与滑动门2之间的间隙。因此,如图3所示,即使一部分空气流X由于轴5的旋转和向滑动门2的碰撞而改变了流路方向,因存在防风部件6,故上述空气流也不会通过轴5与滑动门2之间的间隙。 由此,空气流X不会与通过加热流路用开口 Ic (或通气用开口 Id)的空气流Y碰撞。因此, 能够抑制形成紊流,所以能够抑制产生由风噪声之类的杂音所引起的噪音。而且,由于防风部件6固定在轴5上,所以能够利用树脂材料等可塑性物质一体成形防风部件6和轴5。此时,由于防风部件6是板状,因此能够将形成防风部件6所需的可塑性物质的量抑制到最低限度。并且,由于防风部件6是板状,所以轴5难以因缩痕(Sink Marks)而产生变形。因此能够抑制轴5变形。另外,如图4所示,由于各防风部件6的径向高度H被设定为在小齿轮4的齿根如的径向高度hi以上且在小齿轮4的齿顶4b的径向高度h2以下,所以在轴5旋转时防风部件6不会与滑动门2接触。因此,防风部件6不会妨碍小齿轮4旋转,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堵塞轴5与滑动门2 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通过滑动门2与轴5之间的间隙的空气流X。其结果是,能够有效抑制使用滑动门装置Sl时的噪音。另外,因设置有支撑防风部件6的支承部件7,所以能够防止防风部件6的弯曲或破损。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空气流通过轴5与滑动门2之间的间隙。而且,由于能够利用支承部件7支承板状防风部件6的侧面,所以能够防止防风部件6倾斜。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冷风通过轴5与滑动门2之间的间隙。进行使空气流在未设置防风部件6的滑动门装置流动的实验,结果是在滑动门2 的加热流路用开口 Ic的开口率是10^^30^^60%时噪音有变大的趋势。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滑动门装置Sl中,通过以如下方式配置防风部件6,即在由滑动门2形成的加热流路用开口 Ic的开口率是10%、30%、60%时使防风部件6的前端(6d 6f)最接近滑动门2,由此在容易产生紊流的条件下尤其可以防止产生紊流。因此,在加热流路用开口 Ic的开口率是10^^30^^60%时能够使冷风难以通过轴5与滑动门2之间的间隙。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开口率,例如也可以根据轴5、 防风部件6或支承部件7的制造容易性来适当配置防风部件6。上述实施例说明了设置三个防风部件6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定防风部件6的个数,例如设定为1个、2个、4个以上等。这样,根据噪音有增大趋势的加热流路用开口 Ic的开口率来配置防风部件6,从而能够在极力抑制防风部件6的数量的同时有效减小噪音。以上,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表示的各结构部件的各形状和组合等仅是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把板状的防风部件6竖立设置在轴5上的结构。但本发明的防风部件6的结构并不仅限定于此。例如作为防风部件6,能够使用在与滑动门2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和块状部件,只要能够将轴5与滑动门2之间的间隙堵塞,则该防风部件的形状和设置位置并未被限定。在防风部件6是块状的情况下,不一定需要设置支承部件7。另外,作为防风部件 6的支承机构,也可以使用支承部件7之外的部件。本申请根据2010年2月17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0-032672号专利申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架壳体,其形成有使空气流通过的开口 ;滑动门,其相对于所述开口相对移动来调节所述开口的开口率; 轴,沿所述空气流的流向看时,其被配置在所述滑动门的上游侧并且使该滑动门相对移动;以及防风部件,其将该轴与所述滑动门之间的间隙堵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部件是从所述轴的周面朝向该轴的径向竖立设置的板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小齿轮,其固定在所述轴上;以及齿条,其设置于所述滑动门并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所述防风部件在所述径向的高度尺寸比所述小齿轮的齿根的径向高度尺寸大且比所述小齿轮的齿顶的径向高度尺寸小。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支撑所述防风部件的支承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门装置,该滑动门装置具备框架壳体,其形成有使空气流通过的开口;滑动门,其相对于所述开口相对移动来调节所述开口的开口率;轴,沿所述空气流的流向看时,其被配置在所述滑动门的上游侧并且使该滑动门相对移动;以及防风部件,其将该轴与所述滑动门之间的间隙堵塞。
文档编号F24F13/12GK102162674SQ20111003882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7日
发明者比嘉直毅, 野村大辅 申请人:株式会社京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