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825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晶体烧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烧结机炉膛是单独个体,炉膛内部温场的温度是由氢氧气火焰从炉膛顶端到底部形成的,由于烧结机炉膛内部竖直距离有40cm,顶端温度能达到2000°C 2080°C,底部最低温度在800 1000摄氏度左右,最终造成炉膛内部的温场不均勻、温差很大,在制备人工晶体的过程中,其炉膛内部温场温度的极端高温到极端低温区,会使产品内部结构发生爆裂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其产品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烧结机炉膛内温度均勻性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炉体, 所述炉体外圆周上设置有助燃剂供给管,该助燃剂供给管在穿过炉体后与炉体内部的炉膛连通。进一步的是,所述助燃剂供给管包括导管、调节阀、流量计、接头、不锈钢耐温管以及导出扩型管,固定在炉体外部的导管上设置有调节阀和流量计,穿过炉体的不锈钢耐温管一端与导管通过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导出扩型管与炉膛连通。进一步的是,所述导管为金属材料,其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进一步的是,所述助燃剂供给管设置在炉体底部向上80至120mm处。进一步的是,所述炉体外圆周上均勻设置有多套助燃剂供给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原来烧结机炉膛增加温度控制系统后,炉膛顶端温度在2000°C 2080摄氏度,而炉膛底部温度从800-1000摄氏度提高到1200 1500摄氏度,减小了炉膛内部的上下温度的温差,并且保证了温度从上到下均勻变化。在制备人工晶体的过程中,其炉膛内部高温区域的差异,不会使产品内部结构发生爆裂现象,从而保障了其产品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I部分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炉体1、导管2、调节阀3、流量计4、隔热层5、接头6、不锈钢耐温管7、 导出扩型管8、炉膛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6]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晶体烧结设备,尤其涉及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该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I外圆周上设置有助燃剂供给管,该助燃剂供给管在穿过炉体I后与炉体I内部的炉膛9连通。[0017]在原来烧结机炉体I上增加温度控制系统后,炉膛9顶端温度在200(TC 2080摄氏度,而炉膛9底部温度从800-1000摄氏度提高到1200 1500摄氏度左右,减小了炉膛9 内部的上下温度的温差,并且保证了温度从上到下均匀变化。在制备人工晶体的过程中,晶体刚开始固定在炉膛9内,之后是以10-20_/小时的速度垂直向下滑动,其炉膛9内部温度均匀变化,不会使产品内部结构发生爆裂现象,从而保障了其产品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0018]所述助燃剂供给管包括导管2、调节阀3、流量计4、接头6、不锈钢耐温管7和导出扩型管8,固定在炉体I外部的导管2上设置有调节阀3和流量计4,穿过炉体I的不锈钢耐温管7 —端与导管2通过接头6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的导出扩型管8与炉膛9连通。 该助燃剂供给管从导管2的管口导入氧气,氧气为助燃剂,氧气在炉膛9内与氢气火焰接触后,产生热能提高温度。氧气进入导管2后,开启调节阀3,并视炉内温度情况按照流量计4 的显示数据流量,用调节阀3来控制氧气的输入量,经过不锈钢耐温管7及导出扩型管8向上往炉膛9内持续输入氧气以均衡温度,避免出现局部特高温或特低温现象。[0019]由于导管2和不锈钢耐温管7的直径较小,气体的流速较快,会在炉膛9内产生较大的冲击回旋,影响到产品的正常生长,因而在助燃剂供给管与炉膛9连接处采用出口直径较大的喇叭型导出扩型管8,以减小气体的冲击力。为了保证助燃剂供给管的密封性,所述导出扩型管8是焊接在不锈钢耐温管7上。[0020]所述导管2可采用多种材料,由于炉膛9内部温度较高,虽然在炉体I上设置了隔热防护层,但是因为热传递的距离较近,传递的温度也较高,为了防止导管2因高温损坏, 所述导管2为金属材料,为了防止高温的导管2烫伤操作者,减小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危险发生的机率,导管2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5。[0021]为了达到温度控制的最佳效果,所述助燃剂供给管设置在炉体I底部向上80至120mm 处。[0022]在炉体I外圆周上均匀设置的助燃剂供给管可以为一套或者多套。产品生长时是竖直方向,如果设置一套,气流是单个方向吹入,不能很好控制炉膛9内温度的对称性和均匀性,受温度影响,产品生长时向着一个方位生长,出现弯曲现象,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此,所述炉体I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套助燃剂供给管。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选用3套助燃剂供给管,其均匀设置在炉体I外圆周方向,其间距为120度,这样便能够很好控制炉膛 9内温度的对称性和均匀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炉体a),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a)外圆周上设置有助燃剂供给管,该助燃剂供给管在穿过炉体(I)后与炉体(I)内部的炉膛(9)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剂供给管包括导管⑵、调节阀⑶、流量计⑷、接头(6)、不锈钢耐温管(7)以及导出扩型管⑶,固定在炉体(I)外部的导管(2)上设置有调节阀(3)和流量计(4),穿过炉体(I)的不锈钢耐温管(7) —端与导管(2)通过接头(6)连接,另一端通过导出扩型管(8)与炉膛(9)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为金属材料,其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5)。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剂供给管设置在炉体⑴底部向上80至120mm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I)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套助燃剂供给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机炉膛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外圆周上设置有助燃剂供给管,该助燃剂供给管在穿过炉体后与炉体内部的炉膛连接。所述助燃剂供给管包括导管、调节阀、流量计、接头、不锈钢耐温管和导出扩型管,固定在炉体外部的导管上设置有调节阀和流量计,穿过炉体的不锈钢耐温管一端与导管通过接头连接,另一端设置的导出扩型管与炉膛连通。增加温度控制系统后,炉膛底部温度从800-1000摄氏度提高到1200~1500摄氏度,减小了炉膛内部的上下温度的温差,并且保证了温度从上到下均匀变化,不会使产品内部结构发生爆裂现象,从而保障了其产品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适合在人工晶体烧结设备推广运用。
文档编号F27B21/14GK202304415SQ20112041610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代成, 唐大林, 杨力, 钱幼平 申请人:四川鑫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