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827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设备领域,涉及带有板式换热器热能回收装置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装置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使用环境无法与外界新风交换,即使有新风交换也会带走一大部分能量,不仅浪费能源,还使室内温度受到影响。研制一种带有热能回收装置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来完成与外界新风交换时,进行热能量的回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选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以解决原有高大空间采暖制冷通风空气处理单元能量利用率不高的不足之处,提高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的能源利用率和取暖制冷效果;同时实现采暖、制冷、通风和换热一体化的单元化设计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它包括一体化风道部分、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所述板式换热器(8)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内,一体化风道部分包括与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流体输入端连接的新空气输入风道、与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流体输出端连接的新空气输出风道、与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连接的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出端连接的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所述新空气输入风道的出口,位于适于与室外连通的位置,在新空气输入风道中设有新空气挡水板和新空气过滤器,在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流体输入端设置新空气的风阀;所述新空气输出风道设有送风风机(9)并且通过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的风道与室内连通;所述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室内连通并且设有排风过滤器(1),在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设置一个旁通风阀O),该旁通风阀O)由排风阀门和旁通阀门一开一闭或全闭并列设置,排风阀门安装在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上;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与室外连通并且设有第二排风机 (7),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出端并联接有旁通重力阀(6),由旁通风阀O)的旁通阀门与旁通重力阀(6)构成室内循环风输入与输出的非热交换的旁通风道;在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新空气输出风道之间有一个安装有室内循环风阀(10)的室内循环风通道。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形为T形,T形的上半部为一体化风道部分,新空气输入风道和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上部,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和新空气输出风道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下部,板式换热器(8)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中部;T形的下半部为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所述T形的上半部位于室外,下半部位于室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0008]1、能够实现多种空气调节运行模式。2、板式换热器的热能回收功能,避免能源浪费,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使采暖制冷通风效果更佳。3、设置一个旁通风阀,该旁通风阀由排风阀门和旁通阀门一开一闭并列设置,使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风换气热能回收工作模式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风输入工作模式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风工作模式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室内循环工作模式原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夏季夜间制冷工作模式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它包括一体化风道部分、一体化风道内的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所述一体化风道包括与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流体输入端连接的新空气输入风道、与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流体输出端连接的新空气输出风道、与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连接的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出端连接的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所述新空气输入风道的出口,位于适于与室外连通的位置,在新空气输入风道中设有新空气挡水板和新空气过滤器。在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流体输入端设置新空气的风阀;所述新空气输出风道设有送风风机9并且通过铜铝复合换热器11和涡流送风执行器12部分的风道与室内连通;所述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室内连通并且设有排风过滤器1,在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设置一个旁通风阀2,该旁通风阀2由排风阀门和旁通阀门一开一闭或全闭并列设置,排风阀门安装在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上;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与室外连通并且设有第二排风机7,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出端并联接有旁通重力阀6,由旁通风阀2的旁通阀门与旁通重力阀6构成室内循环风输入与输出的非热交换的旁通风道;在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新空气输出风道之间有一个安装有室内循环风阀10的室内循环风通道。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形为T形,T形的上半部为一体化风道部分,新空气输入风道和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上部,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和新空气输出风道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下部,板式换热器8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中部;T形的下半部为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所述T形的上半部位于室外,下半部位于室内。本装置是将外界新鲜空气吹入室内并且排出室内污染空气,在冬季时,吸入的外界气体温度较低,同时排出的室内空气温度较高,会损失一部分热量,浪费能源。鉴于此,带有板式换热器的热能回收装置的高大空间处理单元,可以将吸入的外界冷空气和排出的室内热空气同时通过板式换热器将排出的热空气的热能回收来加热吸入室内的冷空气,已达到能源充分利用,使用效果最佳的状态。同理,夏季的换风原理一样。[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模式说明如下通风换气热能回收工作模式参见图2,新风通过新风挡水板3经过新风过滤器4, 此时新风风阀5打开,室内循环风阀10关闭,外界新风经过板式换热器8,由送风风机9进入室内。室内热空气通过排风过滤器1,此时正常排风阀门打开,经板式换热器8,在排风风机7的作用下排出;此时排出室外的热风和吸入的室外冷风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能量传递,实现排风温度的降低和吸入的冷风温度升高,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新风输入工作模式参见图3,新风通过新风挡水板3经过新风过滤器4,此时新风风阀5打开,室内循环风阀10关闭,外界新风经过板式换热器8,由送风风机9进入室内。排风工作模式参见图4,排风模式时,空气不经过板式换热器,直接由旁通阀门排
出ο室内循环工作模式参见图5,此时旁通风阀2呈全闭状态,室内循环风阀10开启, 室内风由排风过滤器1通过室内循环风阀10回到涡流送风执行器。夏季夜间制冷工作模式参加图6,在夏季,外界低温新风经由板式换热器进入室内,室内热风不经过板式换热器,而由旁通阀门排出室外,达到夏季夜间室内空气制冷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它包括一体化风道部分、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8)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内,一体化风道部分包括与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流体输入端连接的新空气输入风道、与板式换热器 (8)的第一流体输出端连接的新空气输出风道、与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连接的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出端连接的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所述新空气输入风道的出口,位于适于与室外连通的位置,在新空气输入风道中设有新空气挡水板和新空气过滤器,在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流体输入端设置新空气的风阀;所述新空气输出风道设有送风风机(9)并且通过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的风道与室内连通;所述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室内连通并且设有排风过滤器(1),在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设置一个旁通风阀O),该旁通风阀O)由排风阀门和旁通阀门一开一闭或全闭并列设置,排风阀门安装在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上;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与室外连通并且设有第二排风机(7),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出端并联接有旁通重力阀(6),由旁通风阀O)的旁通阀门与旁通重力阀(6)构成室内循环风输入与输出的非热交换的旁通风道;在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与新空气输出风道之间有一个安装有室内循环风阀(10)的室内循环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形为T形,T形的上半部为一体化风道部分,新空气输入风道和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上部,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和新空气输出风道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下部,板式换热器(8)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的中部;T形的下半部为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所述T形的上半部位于室外,下半部位于室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高大空间空气处理装置,它包括一体化风道部分、板式换热器和涡流送风执行器部分;所述板式换热器位于一体化风道部分内,一体化风道部分包括新空气输入风道、新空气输出风道、室内循环风输入风道、室内循环风输出风道;板式换热器各气体流入口设有通风控制阀门,其中在板式换热器第二流体输入端设置一个旁通风阀,该旁通风阀由排风阀门和旁通阀门一开一闭或全闭并列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原有高大空间采暖制冷通风空气处理单元能量利用率不高的不足之处,提高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的能源利用率和取暖制冷效果;同时实现采暖、制冷、通风和换热一体化的单元化设计的目的。
文档编号F24F11/02GK202303670SQ2011204174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周翔, 师永丽, 文志强, 管仲海 申请人:周翔, 师永丽, 文志强, 管仲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