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860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煤提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
背景技术
褐煤的形成距地表很浅,自身含水量较大,加之在形成煤的过程中夹杂一定数量的砂、土等杂质,燃烧热值很低,因此,褐煤作为工业动力用煤,在市场竞争中与其它煤种相争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突出的问题有水分高、密度低、热值低(大卡低)、挥发份高。本发明针对专利号ZL200810136962. 4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原有的罐体内热量不够足、褐煤烘干效果不够理想,褐煤在罐内转动形成阻碍加热热源的流通,加热不均匀,从而导致加热效率低,影响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针对滚筒式脱水离心加温罐内加热设备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产能的同时使结构更加简单、效率更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如下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包括排潮管道、上料输送机、罐体、封闭帽、供热送风机、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供煤粉/煤气管道、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存灰斗、供热管和产品输出机,罐体的一端为进料端,进料端开有进料口,上料输送机与进料口连接,其上端连接有排潮管道,排潮管道的下端与存灰斗连接,存灰斗与供煤粉/煤气管道的一端连接,供煤粉/煤气管道另外一端与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连接,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与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连接,罐体的另外一端为出料端,出料端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封闭帽下端,出料口连接有产品输出机,本设备还包括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和补充供热管,供热管和补充供热管安装在罐体内,补充供热管套在供热管外部,补充供热管长度小于供热管;供热管和补充供热管同向的一端位于与封闭帽内,并与供热送风机的热源输出口相对应,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的热源输出端与供热送风机的底部连接,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的热源输出端与封闭帽的侧面或者顶部连接,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的一端与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连接,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的另外一端与供煤粉/煤气管道连接;两个煤粉/煤气加热炉所产生的热源经过封闭帽后,分别沿罐体与补充供热管之间的空隙、供热管内部、供热管与补充供热管之间的空隙向进料端流通,将罐体内的褐煤原料均匀加热。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I、所述的加热管或/和补充供热管为多层,每层之间留有空气流通的空隙。2、所述的罐体与水平面成3-10度倾角,进料端为高端,出料端为低端。3、所述的罐体的进料端安装有引风机。4、所述的罐体为滚桶式,内壁安装有多个扬料板,通过滚桶转动,将扬料板上的褐煤原料扬下受热干燥。5、所述的罐体外部安装有齿轮和多个滚圈,齿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每个滚圈安装在两个托轮上,每个托轮固定安装于设备基础上。本发明结构合理、效率高、安全性好、比原有的干燥加热设备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其中I、排潮管道,2、上料输送机,3、罐体,4、齿轮,5、滚圈,6、补充供热管,7、封闭帽,8、供热送风机,9、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10、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11、驱动电机,12、供热管,13、托轮,14、供煤粉/煤气管道,15、存灰斗,16、产品输出机,17、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18、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 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包括排潮管道I、上料输送机2、罐体3、封闭帽
7、供热送风机8、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10、供煤粉/煤气管道14、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9、存灰斗15、供热管12和产品输出机16,罐体3的一端为进料端,进料端开有进料口,上料输送机与进料口连接,其上端连接有排潮管道1,排潮管道I的下端与存灰斗15连接,存灰斗15与供煤粉/煤气管道14的一端连接,供煤粉/煤气管道14另外一端与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10连接,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10与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9连接,罐体3的另外一端为出料端,出料端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封闭帽7下端,出料口连接有产品输出机16,本设备还包括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17、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18和补充供热管6,供热管12和补充供热管6安装在罐体7内,补充供热管6套在供热管12外部,补充供热管6长度小于供热管12 ;供热管12和补充供热管6同向的一端位于与封闭帽7内,并与供热送风机8的热源输出口相对应,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9的热源输出端与供热送风机8的底部连接,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18的热源输出端与封闭帽7的侧面或者顶部连接,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17的一端与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18连接,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17的另外一端与供煤粉/煤气管道连接;两个煤粉/煤气加热炉所产生的热源经过封闭帽7后,分别沿罐体7与补充供热管6之间的空隙、供热管12内部、供热管12与补充供热管6之间的空隙向进料端流通,将罐体7内的褐煤原料均匀加热。所述的罐体3内滚筒式内壁安装有多个扬料板,通过滚桶转动,将扬料板上的褐煤原料扬下受热干燥。所述的罐体外部安装有齿轮4和多个滚圈5,齿轮4通过驱动电机11驱动,每个滚圈5安装在两个托轮13上,每个托轮13固定安装于设备基础上。所述的罐体7与水平面成3度左右倾角,进料端为高端,出料端为低端。本加热罐与有机易燃体/煤粉/水蒸气分离设备、水雾式烟/气/粉净化设备和烟道配套使用。其中,具体实施时存灰斗与煤粉仓连接,排潮管道与除尘/引风设备连接。煤粉/煤气加热炉以及供热送风机设在加热罐的底端,供热送风机将热源送入到加热管内,以补充热源。实施例2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管和补充供热管为3层,每层之间留有空气流通的空隙,罐体7的进料端安装有引风机。所述的罐体7与水平面成10度倾角。
本设备中各部件均可以由已有技术得到,在风机的作用下将滚筒式脱水离心加温储煤罐体内的粉尘、蒸气、烟尘等易燃、易爆物质分离出来,以离心手段防止褐煤在滚筒式脱水离心加温储煤罐体内受热产生粉尘煤气爆炸,然后对粉尘、蒸汽等杂质通过净化系统处理,杂质则产生沉淀进入净化系统,蒸汽通过烟囱排出。本实施例1-2中烟尘等经分离系 统、净化设备处理未画出,不在申请范围之内。本设备除分离出土、砂矸石外,还最大极限地脱出原煤中全水分90%以上的水分,生产出的褐煤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物理结构,密度收缩加强,将褐煤中的焦油、碏提涂于产品表面起到防产品水分回吸,及抑制扬尘等的作用。同时也解决了褐煤在罐内加热不彻底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包括排潮管道、上料输送机、罐体、封闭帽、供热送风机、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供煤粉/煤气管道、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存灰斗、供热管和产品输出机,罐体的一端为进料端,进料端开有进料口,上料输送机与进料口连接,其上端连接有排潮管道,排潮管道的下端与存灰斗连接,存灰斗与供煤粉/煤气管道的一端连接,供煤粉/煤气管道另外一端与第一离心风机连接,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与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连接,罐体的另外一端为出料端,出料端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封闭帽下端,出料口连接有产品输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和补充供热管,供热管和补充供热管安装在罐体内,补充供热管套在供热管外部,补充供热管长度小于供热管;供热管和补充供热管同向的一端位于与封闭帽内,并与供热送风机的热源输出口相对应,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的热源输出端与供热送风机的底部连接,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的热源输出端与封闭帽的侧面或者顶部连接,第二离心风机的一端与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连接,第二离心风机的另外一端与供煤粉/煤气管道连接;两个煤粉/煤气加热炉所产生的热源经过封闭帽后,分别沿罐体与补充供热管之间的空隙、供热管内部、供热管与补充供热管之间的空隙向进料端流通将罐体内的褐煤原料均匀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或/和补充供热管为多层,每层之间留有空气流通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与水平面成3-10度倾角,进料端为高端,出料端为低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的进料端安装有引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为滚桶式,内壁上安装有多个扬料板,通过滚桶转动,将扬料板上的褐煤原料扬下受热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1-6项任一所述的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外部安装有齿轮和多个滚圈,齿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每个滚圈安装在两个托轮上,每个托轮固定安装于设备基础上。
全文摘要
一种高产能褐煤干燥提质加热罐,包括排潮管道、上料输送机、罐体、封闭帽、供热送风机、第一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供煤粉/煤气管道、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存灰斗、供热管和产品输出机,本加热罐还包括第二供煤粉/煤气离心风机、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和补充供热管,供热管和补充供热管安装在罐体内,补充供热管套在供热管外部,补充供热管长度小于供热管;第一煤粉/煤气加热炉的热源输出端与供热送风机的底部连接,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的热源输出端与封闭帽的侧面或者顶部连接,第二离心风机的一端与第二煤粉/煤气加热炉连接。本设备结构合理、效率高、安全性好、比原有的干燥加热设备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文档编号F26B25/00GK102914125SQ20121043471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王远大 申请人:王远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