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665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还原炉的连接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属于化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改造前现有的技术为直接利用铜排连接还原炉电气柜跟还原炉底电极。安装人员得通过现场的安装调试发现问题,其缺点如下安装极不方便,铜排连接直上直下且不易变向;铜排裸露太多且铜排之间距离太小容易引发电气事故,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有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具有很高承载能力和高可靠性,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增强了还原炉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节约了人力资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包括含有冷却腔的炉体和布置有电极的底盘,炉体和底盘依次与底座连接,其还包括电气柜,电气柜和电极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电缆两端用热缩管封紧。优化的,上述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其电缆的截面积为100-400mm2。优化的,上述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其电缆的两端设有用铜线鼻制成的端头。优化的,上述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其电缆和电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现场安装人员的安装难度,同时又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没有因为改变连接方式降低设备的性能或影响产品质量;增强了还原炉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方便的电缆代替老式铜排,从而达到还原炉电气柜与还原炉底电极连接的目的,只需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电缆就能完成此新型连接;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保证了设备性能跟产品质量不受影响;并且增强了还原炉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以下结合附图
及其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包括含有冷却腔的炉体I和布置有电极2的底盘3,炉体I和底盘3依次与底座4连接,其还包括电气柜5,电气柜5和电极2之间通过电缆6连接;所述电缆6两端用热缩管封紧。其电缆6的截面积为100-400mm2。其电缆6的两端设有用铜线鼻制成的端头。其电缆6和电极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方形降低了现场安装人员的安装难度,同时又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没有因为改变连接方式降低设备的性能或影响产品质量;增强了还原炉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方便的电缆代替老式铜排,从而达到还原炉电气柜与还原炉底电极的目的,只需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电缆就能完成此新型连接;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保证了设备性能跟产品质量不受影响;并且增强了还原炉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硬件实施选用截面积足够且符合设计要求的电缆,根据现场需要截取足够长度;电缆两端用铜线鼻做头并用热缩管封紧两端;并对电缆进行耐压试验,使其符合正常使用要求;调整好电极方向后用螺栓把电缆连接的两端固定紧实,并使其保持间距,以防止放电。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 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包括含有冷却腔的炉体和布置有电极的底盘,炉体和底盘依次与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柜,电气柜和电极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电缆两端用热缩管封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的截面积为100_400mm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的两端设有用铜线鼻制成的端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和电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还原炉电气新型连接装置,包括含有冷却腔的炉体和布置有电极的底盘,炉体和底盘依次与底座连接,其还包括电气柜,电气柜和电极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电缆两端用热缩管封紧。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现场安装人员的安装难度,同时又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没有因为改变连接方式降低设备的性能或影响产品质量;增强了还原炉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方便的电缆代替老式铜排,从而达到还原炉电气柜与还原炉底电极的目的,只需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电缆就能完成此新型连接;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保证了设备性能跟产品质量不受影响;并且增强了还原炉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F27D11/00GK202562300SQ20122022297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李晓明, 刘成格, 寇敏, 李斌, 孙德亮, 张磊, 张云鹏 申请人:山东瑞阳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